

本辑主审:牧童

诗人风采

作者简介:网名雨村人,姓名吕赛,北京退休,热爱文学,曾发表些许文章。热衷于写些短文诗词,小小说散文之类文章。

传说故事(原創小说)
连续之五
期待,以后各集将在每周五刊出,不见不散。

神话传说(原創小说) 连续之五
关公少年时

作者/雨村人
…………
王老汉夫妇听说此事。甚是惊奇。王婆婆一时呆坐在椅孑上。两手直在头上抹汗。王老汉不相信有这样的怪事。围着孩子看了又看。摸着胡子对老和尚说:“不会是骗我吧!天下会有这等事情!怪哉怪哉。”

老和尚笑着说:“老衲从不说慌。佛祖面前是不打诳语的。你信也好。不信也罢。反正是这个孩儿他没爹也没娘的。阿弥陀佛……。”
王老汉这时许是信了老和尚的话。起身抱起孩子细心端祥起来。这一看。当下大惊。哎呀!天下竞有这样齐正的娃娃。只见小脸儿园盘似的粉嫩透红。蚕样的细眉。丹风似的一双黑亮明珠。肥嘟嘟的胳膊腿儿。雪白雪白的一个小活宝儿。真的让人爱不释手。壬老汉抱着婴儿真的不愿再撒手了。
小婴儿真的是有天意。竟然对着王老汉笑了起耒。两只小手挥舞着。想是要抓老汉的白胡须儿。王老汉乐了。对老和尚说:“老哥呀!看来我和这娃娃有缘。这样吧!这小娃儿我养了。”
老方丈略一思索。心里想。天意,天意呀。我这庙里上上下下火工、菜农、帮厨、大到轮值、堂办那一个不是五粗大汉。养着一个孩子。确实对外不好讲了。如今这王老汉愿意养这孩子。不是天大的好事吗。当下即对王老汉许喏每月庙里出白银五两。做为孩儿的抚养费用。
王老汉一听老和尚答应了。那管那五两白银黑银的。和王婆婆抱着孩子高高兴兴的回了家。
王婆婆和王老汉住在常平村的村东头,家里营生主要靠王老汉磨豆腐为生计。三间露风的茅草屋,房屋正中一尊石磨,每天三更之时王老汉便推磨磨豆腐,小小磨儿三尺三,短短路程走不完。每天每夜王老汉都在磨道里转圈圈。白花花的豆桨像是流不完的溪水,那摇啊摇啊的漏水大瓢,把清水和豆桨分离,嫩白的豆腐冒着热气,香甜的雪花豆腐锈人嘴馋。王老汉的豆腐生意十里八乡的百姓都爱买,解州城里更是每早必去挑上一挑,一到西门口便被等着的雇主们分抢走了预定的豆腐。这常平村的豆腐远近闻名,王老汉也算是当地一名人了。

中条山的夏夜虽说是凉风习习,但也是闷热燥人。王老汉每晚乘凉总要和王婆婆在屋门前的空地上,铺一领草编苇席,四周用扁担撑起来,防止小虫蝎子之类的虫虫爬上席来。一日夜晚,三人睡在屋前的苇席上,仰望蓝天月明星稀,青石扳上的银钉不停地眨着眼,圆圆的月亮皎白如雪,把大地照的如同白昼,桂花树的香气似乎也飘到了人间。嫦娥玉免的传说王婆婆每晚都要对着还不会说话的小儿郎讲上几遍,不厌其烦地对着宝贝儿子呵护母爱,一家人其乐融融。苇席上王老汉躺在左边,王婆婆睡在右边,宝贝儿子躺在两人中间,四周微风吹着百花味香,蟋蟀蝈蝈鸣叫不停,三人很快入睡了,夜半时静静的山坡上一片银光,一只青背野狼悄悄地窜入房前,绿色的狼眼紧盯着白胖胖的小儿郎,诱人的胖娃娃把野狼馋的口水直淌,疯狂了的青背野狼围着苇席转起了圈圈,一圈二圈十圈八圈地转个不停,两只狼眼由绿变红,看来这个小娃娃是非吃不可了。不知什么时候,小儿郎醒了,望着野狼嘻嘻地笑了起来,小手挥舞着似乎再说:快来呀,快抱抱我。

野狼终于叼走了小儿郎,疯狂地往山上跑去,后边王老汉拿着扁担在狂追,王婆婆疯了似的在喊人:“快救人呀!快救我的儿呀!狼叼走了我的儿呀”哭声在夜晚传的很远,乡亲们都拿着棍棒叉刀追了上去,有人点着了火把,星星点点的火把满山都是,中条山坡上找遍了,就是找不见小儿郎。
…………
待续之六
2019年9月19日于北京三春诗社原创稿
手机13120347663微信(吕赛)
以上图片来自网络

八仙庄鹤一堂诗坛编辑微信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