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宪华原创作品
《在教书的日子里》(连载之八)
一一谨以此献给当年的民师朋友们
曾宪华
(八)
傍晚,全副“武装”的成明刚走到地坝,“明,天都要黑了,你还要走哪里去哟?等会要吃饭啦。”就被成伯母叫住了。
成明停住脚步,并转过身子,“就是要吃饭的时候才好找人呢!今天是腊月二十七,再过两天就过年了,我去找王书记签发票报账,不可能过年去找他报账要钱晒……”
未等成明说下去,成伯父拄着拐杖走到堂屋门槛,“明,天上在下雪,把我的大衣拿去披上,别感冒了,我们等你回来后吃饭。”
成明摆了手,“你们别等我,我等王书记签了字,还要找四队找出纳领钱,可能一时半会不回来。”
成明敲响了王书记家的门,堂屋三桌人正热火朝天地喝酒吃饭。
成明双手抱拳,“王书记,对不起打扰你们吃饭啦!你们慢慢吃,等会我找你办点事。”随后,成明拉了根凳子靠大门坐着。
王书记放筷子,起身拉了成明一把,“成老师,在边的坐着干啥,既然已踫上了,就先喝酒吃饭后再说事情。”
成明深知王书记当过兵,雷厉风行性格,急忙起身,再次双手抱拳,“王书记,谢啦!我在家里吃过了,来找你签这个学期的发票字……”
未等成明说下去,王书记就不由分说将成明拉到桌前,并按到凳子上,“你家的饭哪里有这么早哟,我不信。即便是吃了的,人们常说跨过沟沟,吃一篼篼,也得意思一下。”王书记提起酒瓶子,“各位,我给你们介绍一下,这是我们大队学校的成老师,今后无论是大队学校的事,还是成老师私人的事,大家都相互帮着点。”随后,王书记将半碗酒递到成明面前。
酒足饭饱,送走客人后,堂屋就剩下王书记和成明。王书记向成明打了手式,“成老师,你今天晚上我是说哪样事呢?”
见王书记精神焕发,醉意浓厚,成明当即撒了谎,“王书记,我没啥事,找你谈心和吹夸夸……”
未等成明说下去,王书记就站起身子,瞪着二筒,“成老师,你认为我喝麻了呀,其实我清醒得很,你是来找我签发票字,对不对。下午,几批人来找我签字报账,因大队账上没有钱,我点头哈腰费尽口舌才将他们打发走。你的钱不多吧,只要符合规定,拿出来我把字签了。”
成明将发票递给王书记,接着递出一支烟,“王书记,抽一支“歪”烟,我的发票确实不多,学校的十几块,大队的十几块……”
王书记接过发票,“本来大队学校每个学期只报一次账,仅限于办公费用,且又是花老师来签字报账。不过你这期才接手,不知道规定,且又找到了我,就破一次例吧。”
王书记戴上老花镜,左手指发票,右手敲算盘,念叨着,“红墨水一瓶,蓝墨水二瓶,合计九角六;白色粉笔30合,单价0.32元,合计9.60元;彩色粉笔5合,0.40元1合……”
王书记放下发票,指着算盘,表情十分严地,“成老师,你的发票共计金额是38块,严重超规定数额。”随后,王书记将红纸和墨汁那张发票抽了出来。
成明将红纸,墨汁发票拣到王书记面前,“王书记,红纸和墨汁是你安排写选举标语用的哟,难到你忘了……”
未等成明说下去,王书记就在粉笔,墨水发票上签了“同意支付”。“成老师,你老汉与我是老朋友。但熟人归熟人,平时抽烟喝酒,你买单,我付钱无所谓,但在工作上还是要坚挥原则的,这也是我王长江做人的底线。你38块钱,远远超出了公办教3块钱一个月的办公费标准……”
成明涨红着脸,提高嗓门,“王书记,王叔叔,看来你真是忘了,那天是你和公社的同志到学校安排写标语的,为写选举标语,我还加了三晚上的班……”
未等成明大声下去,拴着围裙的书记夫人就从灶屋出来,拍了成明的肩膀,“成老师,对不起,你先把发票收好,他今晚上可能喝麻了。”
成明刚跨出门槛,书记夫人就“当”的一声关了门,“搁老子,都是奔六的人啦,还不晓得天高地厚,喝那么多马尿(酒)干啥?到时喝出毛病,别想我侍候你……”
还未下课,赵长发就推开教室门,“成老师,到办公室来一下。”
成明放下课本走到办公室,见是大队的王书记,工作组叶组长公社领导,急忙掏出香烟,“见笑了,我只能抽二三角钱一合的烟。”
王书记划燃火柴点上烟,“我也不客套,就
长话短说,近期的选举工作需学校支持,经与工作组的同志商量,决定在新牌坊,万银号,直属库和大队学校挂四幅大标语,每个生产队张贴十幅小标语。写标语由学校负责,悬挂和张贴标语由社员负责……赵老师,你是公办教员,也是学校负责人,你的意见如何?”
赵长发摘下镜子,“本来期末近工作很多,但对王书记和各位领导安排的工作,我们学校绝对无条件完成。我年纪大了力不从心,花老师和李老师又要带小孩,成老师你年轻,又无家务负担,写标语就全靠你了。只是写标语的纸张笔墨……”
未等赵长发说下去,王书记就拍了胸膛表态,“赵老师,你放心,我安排学校做的事情,由我负责签字报销。我都是五十多岁的人啦,也当了二十多年的干部,说话算话,绝不拉稀摆带。”随后,王书记握住成明的手,“成老师,写标语的事就拜托你了。”
成明点了头,“王书记,看你把话说到哪里去了。没得问题,我放了午学就去百货大楼买红纸,争取两晚上写完……”
:傍晚,堂屋的桌子上摆了菜,虽然没有山珍海味,但嘎嘎和鸡鸭鱼还是有的。成伯父在香烛前双掌合作了三个拱手礼,“老人们,今晚是最后一晚上了,都回家吃年饭吧!”
片刻,成伯父挥了手,“老人们已吃过了,现在该我们吃了,大家都围拢来吧。”
“咚,咚,咚……”刚入坐门就被敲响了。成伯母打趣地,“这是哪个脚还冼得干净呢,早不来,晚不来……”
未等成伯母说下去,成伯父就瞪起二筒,“说话牙齿还是关点风(把门),要是被听到了多得罪人嘛!”
成明拉开围墙门,见是王书记,就朝堂屋拉开了嗓门,“老汉,王书记来了。”
成伯父拿起拐杖,也拉开了嗓门,“喊王书记进来喝酒。”
王书记双手抱拳,“老哥子,老嫂子,小弟给你们拜年了。”
成伯先拍凳子,随后指着半白酒,“客套话少说,先坐下喝酒。”
王书记再次抱拳,“酒肯定要喝,我先给成明说点事再喝。”
成伯父敲了桌子,“搁老子,大哥这几年穷,就瞧不起了嗦,有啥重要的事不能边喝边说。”
王书记坐到成伯父侧边,“老哥子,我怂,怎能瞧不起的,怎能忘记你的腿是为我致残的呢!”随后,王书记向成明打了手式,“成明,阼天晚上真对不起,我喝麻了,你走后,我被你婶骂了半晚上。你把发票给我。”
王书记接过发票,“怎么没有写标语的红纸,墨汁发票呢?”
成明瘪起嘴巴,“我认你记不起了,就把那张发票撕了,权当是为大队选举做点贡献吧……”
王书记摆了手,“撕了就撕了,没得啥子,我记得总数,好象是三十八块。”随后,王书记从油纸口袋抽出四张十元券,“两块钱就不用找了,就当我给老哥子舀两斤红苕酒。”
成明将两块钱递过去,“王书记,王叔叔,不是一是一,二是二的好。”
王书记按住成明的手,“啥子一是一,二是二,我私人给哥子舀两斤酒,为得还上纲上线啦!”随后,王书记端起洒碗,“喝酒,喝酒……”
王书记走了,望着远去的电筒光,成明很激动,“真不是跨过鸭绿江的老同志,好干部……”
“明,你不进屋,还在干啥子?”成伯父的喊声,才让成明从感慨中回过神来。
(未完待续,谢谢阅读)
作者简介,曾宪华,60儿童,重庆市垫江县人。曾有小小说,散文,诗词,论文等散见于报刊网络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