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三嫂养猪是早些年前的事情了。
那时候,几乎家家户户都养猪。多数人养的是肉猪,一般养到一年或不到一年,在出栏后就卖掉再买来小猪仔继续饲养。毕竟,农家人,那些剩饭剩菜面汤之类不能吃掉,倒了又可惜。所以,这些东西再和上一些饲料呀,糠呀,细心的人家还时不时再佐以猪草,反正,搅和在一起做成猪食让猪吃了,既不显得浪费,也能够在一年下来积攒成为一大笔钱。说实话,那时候说养一头猪就是给一个农村家庭攒了一个储蓄罐的话也绝不夸张。
头两年,刘三嫂养猪也没有什么起色,反正,该买饲料就上镇上买饲料,该喂食就几乎顿顿不离青草给喂食,该领去配种就一路叫着到邻村配种,该为猪采取保暖措施就将土炕烧热,简直就跟照顾人一样没有多大差别。
在刘三嫂手里,她前后共饲养了三头母猪,前两头略去不说,单说这最后一头,刘三嫂还养出了感情来了。
由于每天每天要给小家伙喂奶喝,那小东西一见刘三嫂来那真叫是前呼后拥,把她跟前跟后,生怕刘三嫂给把自个儿忘了似的。等到头一坡猪崽喂了,其它没喝到的猪崽就挤到它母亲那儿去了。那母猪也很是配合,顺势一躺,任凭那些孩子在乳头上吮吸。这时候猪圈立刻安静了许多。刘三嫂心里此时此刻看着也舒心了不少。须知道,昨儿个听邻家三爷从集市上回来讲,一条一尺长的小猪仔都卖二佰多元呢!三爷家也养猪,只不过是肉猪。他有时候也会隔三差五来刘三嫂家和刘三嫂公公说说闲话,刘三嫂也就听到了一些外面的信息。
每次,看着母猪可能要压着小猪仔时,她便不高不低的一声:腿抬个子,把你娃压咧!这母猪就动一动,险情也就排出了。这母猪不小心压死小猪仔的事情刘三嫂先前也碰到过。你想一想,好不容易下了几头小猪仔,如果压死了那么一两个两三个来,那着实让人惋惜。
一个下雪的早晨,刘三嫂来到猪圈,忽然发现白白的猪窝门口有些异样。仔细一瞧,是很大的一滩尿迹。原来,天冷了,老母猪也怕冷。于是刘三嫂没好气的训了几句。说来也怪,打刘三嫂训了这几句后,老母猪一见刘三嫂来猪圈就赶紧跑回窝里。这让刘三嫂又为自己训斥感到一些懊悔,因为猪食是热的,时间大了,会很快凉的。在大冷天,让猪吃冰冷的猪食十有八九会和人一样闹毛病的。如果有什么不好,它怎么管它的娃呢?
嘻嘻嘻,真是成精了,这家伙好似爱理不理犹犹豫豫地试探着靠近猪食槽。几经三番,一切又回到了先前的状态,而母猪随意撒尿的表现再也没有出现过。
也许是先一年母猪气力用过了的缘故,刘三嫂赶了母猪前后配了三次种都没有成。最后又和公公合计了一番,家人的意见就是将这头生育了三窝有着三十三个“儿女”的英雄母亲卖掉。
言归正传,且说收猪的人是开了一辆后面有围栏一样的客货两用一类的车来的,而且还带了绾子。说到这个绾子,有些读者或许不知道,就是用一根两米长的木棍,在一端用铁做了个钩固定在木棍上,收猪的握住木棍另一端。一般情况下,只要有人要卖掉猪,在将猪进行从猪窝里往出赶,猪又不配合, 或者要称重包括要把猪弄到车上猪又不听人话,买主急着还要做后面的事情,这种人就会毫不留情地将收猪的绾子钩住猪脖子强行拖拽,这看上去的的确确残忍一些。稍有些怜悯之情的人会看不下去,而且一般人想说又不能说什么。毕竟,谁还对这种畜生表示同情呢?更何况猪属于买主——收猪的人了,人家想怎么处置就怎么处置,也不是你的任何物件了,你有什么权利再来说道人家呢?
稍远处,司机——收猪的叫来的司机,将车早退到一处土坎处,那车厢刚好与土坎上面齐平。这些,也是刘三嫂事先和公公,还有收猪的说好了的,不能对自家的这头母猪用绾子。不然,价钱再怎样好她是不会卖掉的。
看着母猪进来,刘三嫂赶紧出来,那司机也立刻关上了栅栏。此时,母猪转过来,呆呆地看着刘三嫂,似乎很诧异的样子,忽然,那头母猪的眼角,眼泪流了出来。这一切,刘三嫂看得真真切切的,那位司机也看得真真切切的。
从那以后,刘三嫂不管什么猪再也不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