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笑弯的月亮
近日,女儿去省图看书,回来后满脸的不高兴。我问她怎么了?女儿说:“我在省图一楼大厅自修区看书,坐在座位上都已经半个小时了,这时候走过来一个年龄和我相仿的小女生对我说这个座位是她的。我抬头看了看她,一脸的理直气壮、不由分说的架势。我懒得跟这种人理论,站起来就把座位让给了她。但是我的心里啊,就是感觉有些气不公!就算半个小时之前她坐在这里,但是人已经离开那么长时间了,况且座位上什么也没有,凭什么座位还是她的?哼!省图这种占座的现象太普遍了。明明人已经离开了,可是还要把书包之类的东西放在座位上,半天半天不回来,想要看书学习的人没有座位可坐,这种只考虑自己不管别人的行为,实在应该制止!来图书馆看书的人,应该都有一点文化吧,怎么文化人还这么没素质?”
女儿的一番话,引发我深深的思考……
这件事情确实不是什么大事,但是往往在一件小事上,就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内心修为。一个人做事不能只考虑自己而不顾及他人,社会公德心是每一个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全民素质的提高,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共同来实施。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是培养一名德才兼备的优秀公民,具有良好的品德,一颗感恩的心,一颗利他的心,能够靠自身的技能独立生存于世,为自己创造幸福的同时,也能够为他人带来福利。
曾经在网上看过一篇关于一个海归博士痛打垃圾清运女工的报道。海归博士将垃圾清运工打得血流满面。只是因为一个女垃圾清运工在清运垃圾的时候不小心挡了路,于是遭到海归博士的毒打,打得血流满面。就算女清洁工挡路有一定责任,但是作为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博士,也不应该出手打人。才华是有,但是作为一个人,他的德行和善良绝对和所受的教育程度不匹配。
再看看另一则轰动一时的2015年的北大学子杀母案。死者儿子是北大成绩十分优秀的学生,多次获得国家的奖学金,属于高材生。那双罪恶的双手,缘何伸向自己的母亲?他的品德在哪里?他的感恩之心在哪里?
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一些高分数的人才,首先是让他具有良好的品德,一个感恩的心,一个具有良好素质的社会公民。如果知识和技能掌握在一个没有良知的人手里,那么他带给世界的害处,也许将会是毁灭性的。原子弹、人工智能等等一些高科技,更应该掌握在一些德才兼备的人手里。
“勿以恶小而为之,毋以善小而不为”,全社会要形成一个良好的大环境,从家庭、学校、社会各个层面,来共同提升全民素质,培养一个个品学兼优、德才兼备的人才。做个有德的人,才是首要任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