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雨后
文‖菡妮(内蒙古)
整整一个夏天的干旱,终于在南国的一场台风中缓解了一下。雨后的天空格外的蓝,蓝的纯粹,蓝的高远,蓝的夺目,蓝的悠长,蓝的水灵,蓝的欢欣,蓝的心疼……
呼吸开始变得顺畅,透彻,心情湿漉漉的,柏油路面变得漆黑,泛着滋润的光,两侧的草地微弱的,但是广阔的绿色,不可阻挡的开始生长,在蓝天与绿草之间,一朵朵浓重的白云,惬意的翻飞,飘舞,追逐嘻嘻……
我们白色的车子在这之间趟过,懒散的羊群在褐色的山丘间流动,牧羊人的影子缩成一条细长的带子.……顺着斜斜的坡体,很容易的走上山头,开始有风吹来,凌冽而不尖锐,西斜的太阳藏在云边,只露出一抹淡红,她一点点下落,云也一点点的围裹,向着远方的山顶。
突然,她挣脱开云,坠落下来,撕下几缕白云,于是,一个鲜红的,圆圆的,柔和的夕阳,缠着几丝银纱挂在天际,整个天空的云朵都涂上了初醉的沱红……我们就在这样的时刻,这样的空间,玩耍,踯躅,寻觅,发呆……
雨后,是绝不会窝在家里的,这满天的彩霞,清新的空气,从四面八方笼罩着你,从你的每一个毛孔进入你的身体,让人有脱胎换骨的感觉。我们顺着小山坡向上走着,一路看到绿色的小草从枯黄的根部伸出嫩芽,一朵朵如雪莲般的小多肉,密密的开满山坡,山顶却无一例外的都是一块块竖直排列的石头,尖锐的直指天空,于是,绿色的小山,如戴了顶褐色的草帽,那些石块,经历了多少年的风吹雨打,居然还是有棱有角……

我想这里千万年前,肯定不是大海,又或,本来是大海,那一粒粒卵石在几千万年的风雨消磨里,变得棱角分明……
山坡下的小村庄,在这一时刻也是安静的,除了牧羊人,不见一个人影,村对面的缓坡上,有几片庄稼,与这面山坡上的羊群遥遥相望,农耕与游牧在这里交集,只是这村庄被人为的涂上了一样的色彩,在自然的山野中有一些做作,但她还是舒服的,缓慢的,安静的,没有谁会因为一样的外表走错家门!整个山野,除了我们四个,就是一群羊儿,和一个孤单的牧羊人。
“不要只看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司机兼摄影师,“护花”使者兼“哲人”,在“诗和远方”的憧憬里,兴高采烈……于是,我们也兴高采烈!于是,看到高飞的红嘴山鸭,低飞的喜鹊,排排坐在电杆上的乌鸦,像一个个音符,唱着叽叽呱呱的歌,还有这只野兔,穿过马路愣愣的看着我们的车,也许它也很好奇,摆了个很酷的pas,可在一声轻轻的“咔嚓”声里,“嗖”的无影无踪……
这山野真的也不是我们看到的那么寂寞,谁知还有多少鲜活的生命藏在这里的某一处,同享这份雨后的湿润与宁静,它们也有自己的“诗和远方”吧!细细的看着兔子留下的“倩影”,摄影师说,这是个母兔子,你看它身上的毛有一缕被撕掉了……莫名的一阵心疼,原来所有的“妈妈”,都是无私和不易的!我们三个女人,正好“祖孙三代”,那个还是“孩子”的“小女人”将来也会成为“母亲”……
山丘在暮色里一面越来越明亮,一面越来越朦胧……回去的速度是缓慢的,但我们却觉得好快,那如梦如幻的地方真的离我们那么遥远了吗……
作者简介:王海鸿(菡妮),从事妇产科工作39年,热爱诗歌,散文。腹有诗书气自华,女人,因为诗而更有韵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