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念我那美丽如画的故乡
作者:郑国需
月是故乡明,
水是故乡甜,
山是故乡绿,
人是故乡亲。
我的老家是名闻遐迩的刘仁八镇,位于大冶市城南的丘陵山区。
绵延起伏的幕阜山余脉延伸过来围绕包围着刘仁八镇。
因这里盛产各类水果,故又名果城里。
果城里的地形似圆又方,地势险要。
东南北三面的崇山峻岭间,依次有洪口、白沙口、水口、和铜山口四个进出口。
这里,东面和南面外接阳新县的白沙、三溪,西壤灵乡,北邻陈贵。
果城里的公路呈西南——东北走向,穿越其中心地带,犹如一道长长的黑色飘带,串起了刘仁八和殷祖两座古镇,经水口直通大冶市区。

这是一块神奇的沃土。
这里山清水秀,
这里气候宜人,
这里四季分明。
这里万物葱茏,
这里鱼肥米香,
这里人杰地灵……
美丽富饶的果城里,
土地肥沃,
阡陌纵横,
山丘起伏,
道路交错,
村庄如棋,
人丁兴旺,
六畜繁衍,
百业昌盛。
我的老家就住在刘仁八镇政府傍边。

这里春夏秋冬水果繁多。
大米小麦红苕,
各领季节风骚。
杂粮分次成熟,
豆类更是繁多。
尤为可贵的是:
这里的人们勤劳勇敢,
这里的男人能吃苦又肯干,爱国又爱家。
这里的女人善良而美丽,勤俭会持家。
这里的民风淳朴。
自古以来没有听说过有什么土匪出没。
这里可以:
夜不闭户,
路不拾遗。
村村礼仪厚道,
家家耕读传家;
子孝母慈,
悌兄友弟。
世代繁衍播迁,
开枝散叶, 后继有人。

这里的父老乡亲心灵手巧。
这里的印子粑图案精美,洁白晶莹,是家家户户过年必备的美食。是全国独有的特产。
也是每年一次的菩萨会上用来供奉当官为民的土主菩萨的。
印子粑中间的那一点红,代表了乡亲父老的赤诚之心。
热气腾腾的芋头圆子,是招待最珍贵的客人的美味。
润滑爽口黑里透亮的苕粉肉,更是充饥填腹的佳品。
西南角的尖山殿古寺,千百年来缭绕不绝的香火,寄托着乡亲们对子嗣和丰收的期盼。
一年一度热闹非凡的土主会,走村串湾,是联系远近不同姓氏的纽带。

更有那庄重肃穆的红三军团建军旧址,是千千万万革命先辈留下的不朽丰碑!
而今誉满全国的中国劲酒,就在这里酝酿而成。
还有那独具特色的金柯辣椒,因种植在高山之巅,饱含云雾之润,颜色呈白黄色,加工腌制后更爽脆可口,是下饭的好菜,也是馈赠的佳品。
果城里还有一个最令人神往的原始地带,就是地处西南边名叫邹华国的地方。
那里有一堵高耸云端的幕墙,峻峭奇特,它就是赫赫有名的白山崖(白石崖)。
白山崖下面就是邹华国,这里是理想的天然氧吧。
这里山岭连绵起伏,溪水潺潺。春天,鸟语花香,野樱花漫山竞放;秋日,野果挂满枝头,红枫叶遍地点染,与青山翠竹相互映衬,犹如人间仙境。

这里,即将会精心打造成为旅游胜地,供四方游客观光避暑。
邹华国将以避暑休闲为主题,共同打造刘仁八的新品牌,构建果城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刘仁八是一块神奇富饶的沃土。
这是天上掉下来的大花园。
这是大自然赐给果城人民的乐土。
我爱你,可爱的家乡。
我爱你,古老而充满生机的瓜果之乡果城里。
2019年9月10日北京

作者简介:郑国需,商人中的文化人,文化人中的商人。一辈子没有离开过书本。相信一切都会成为过去,只有文化永存。出生于三年自然灾害之年,父母都是老实的农民。先天性营养不良,后天的补给不足,从小与饥饿打交道,只能在旧书堆里寻找精神食粮。几十年来坚持写作。以写长篇历史史诗为主,短篇小说为辅,也写了很多散文、随笔,写过多部电影剧本、电视剧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