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一定要送给孩子的8本书(珍藏版)
希望这8本书能给您家青春期的孩子带来成长的力量。

一:《靠自己去成功》
作者:刘墉
内容简介:这本书是刘庸专门写给女儿的书,在这本书中,刘墉和女儿真是无所不谈,小到吃饭、穿衣,大到人生、世界。《当习惯成了自然》、《恨老师》、《谁不希望睡到自然醒》、《有赢有输才是人生》……鲜活的语言、奇异的故事以及巧妙溶于其中的哲理,读来颇具兴味。
书中提出的两大观点:“自由教育”和“父爱引导”不仅指出了传统教子习惯中的种种陋习和盲点,而且以全新的角度对孩子的成长规律进行解读,平静温馨中不乏深入思考。
另外谈起恨老师,很多孩子都有过这种心理,就连家长上学的时候也有特别不喜欢的老师。看刘墉浓浓的父爱里,教给我们哪些方法,教导不爱老师的孩子。

二:《苏菲的世界》
作者:乔斯坦·贾德
内容简介:这本书以小说的形式,通过一名哲学导师向一个叫苏菲的女孩传授哲学知识的经过,揭示了西方哲学史发展的历程。由前苏格拉底时代到萨特,以及亚里士多德、笛卡儿、黑格尔、祁克果、柏拉图等人的思想都通过作者生动的笔触跃然纸上,并配以当时的历史背景加以解释,引人入胜。这本书为孩子的成长——使生命从混沌走向智慧、由困惑而进入觉悟之境,挂起了一盏盏明亮的桅灯。
三:《给莉莉的信:关于世界之道》
作者:艾伦·麦克法兰
内容简介:莉莉是本书作者艾伦·麦克法兰教授的外孙女,17岁,对世界之道充满好奇,经常向他提问:“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于是,教授写下这部专著,以30封信的形式,回答了莉莉的部分问题。身为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历史学家和教师,作者运用自己的丰富学识和经验,对莉莉的问题给出了深入浅出、极富创造性的回答。30封信纵观人类历史,纵览世界文明,笔锋的指向,从个人层面,直达哲学、宗教、政治等更宏观的领域。莉莉的问题没有时间性,它们是每一个思考者——从青少年到成年人的困惑。同样,教授的回答也没有时间性,它们是每一个思想家的可能答案。

四:《女生,我悄悄对你说》
作者:毕淑敏
内容简介:同是毕淑敏为女生写的书,她说:“美好的女生请你慢下来,听我悄悄对你说和暖温煦的警策。不要慌张,生命理应从容饱满,让精神的溪流奔涌清澈。即使此刻你是泥藕,我相信你必将盛开为莲。”知道君“年轻”时候特别喜欢看,文笔优美,如果你家女儿青春期,推荐给她。我想就连家长,也会被此书俘虏,因为勾起你太多对甜蜜青春的回忆。

五:《做最好的自己》
作者:李开复
内容简介:书中用了近百个真实案例,来阐述如何运用“成功同心圆”法则选择自己的价值观,阐述如何运用自己的智慧,“选择做一个融会中西的国际化人才”,最终说明“成功就是做最好的自己”。这些案例当中,有李开复自己的成败得失,也有如比尔·盖茨一般显赫人物的故事。名人类励志书知道君一般不怎么爱看,但是书里讲到的积极态度,同理心沟通,对建立孩子积极的态度和促进亲子关系,会发挥很大的功效,不信读读看。

六:《最熟悉的陌生人》
作者:提摩西.威尔逊
内容简介:“认识你自己”虽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如今依然有用。内省是了解自我的最佳途径吗?我们费尽心力,究竟想发现什么?正如现代心理学重新定义的那样,在颇具启发性的潜意识之旅中,提摩西?威尔逊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由判断、感觉和动机构成的潜藏的内心世界。我们为何不了解自己——我们的潜能、感觉或动机?因为我们建构了一个脱离适应性潜意识的、似是而非的自我叙事。威尔逊指出,如果我们想知道自己是谁、自己的感觉如何,可以关注一下我们正在做什么以及他人对自己的评价。
《最熟悉的陌生人》展示给我们的是一种比弗洛伊德式潜意识更强有力、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更普遍化的潜意识,并据此对了解自我的方式进行了创新性思考。阅读本书,我们不但能更深刻地理解自我之谜,还能借助实用的心理学方法开发自我的无限潜能,从而在不同的社会角色和身份之间找到平衡,成就理想的自我。
不能总安慰孩子,你很独特。之所以独特,是因为他具有别人没有的核心优势,而这优势很容易被忽略。希望通过此书中讲述的方法和家长恰当的引导,青少年能够重新挖掘自己,做最好的自己。

七:《一万小时天才理论》
作者:丹尼尔.科伊尔
内容简介:人们都想“变得更好”,丹尼尔·科伊尔深入挖掘了这种贪念的核心。书中罗列了大量鲜活的生活实例,全新诠释天才的“一万小时法则”
《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颠覆巨献,推翻你对天才的一切想象。《异类》背后的天才理论,为你打通通往异类的每个环节!

八:《亲爱的安德烈》
作者:龙应台
在龙应台与她十八岁的儿子安德烈的三十多封书信里,进行着弭平两代人之间代沟的努力。探讨了母子对新与旧、左派与右派、流行文化与人文关怀的看法,体现了母子不同的时代价值观。围绕青春期孩子与上一代的代沟的讨论,相信也会带给您和孩子不少启发。
暑期来了,这份书单送给您~记得提醒孩子,不要只顾玩耍,也要看点书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