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明互鉴 30
文/三木秉凤
东西方文明互鉴与融合的阻力将缘于有神无神之争以及孰为主神之争,但“神”之内涵外延的定位应该是什么?一切浓厚的宗教外衣都将在文明互鉴中大白于天下。与西方文化的有神源头相比,东方文化是以《易经》为源头的阴阳太极文化,宇宙本体就是太极,宇宙现象就是变化中的阴阳,中国文化对宇宙的诠释简单明晰,如日月般明亮有序,后人闻之则一目了然。百家中儒、法、道、墨、纵横、阴阳、兵、农、杂等各派诸子们,都以《易经》作为百家文化之源头,三国演义将中国文化影响的社会现象概纳为“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也是对宇宙本体——太极生出宇宙现象——阴阳,阴阳又复归太极的宇宙运动规律。对于宇宙本体的称谓,不管是称“太极”也好,称“大道”也罢,都是自然性的人文称谓,这些名称既没有神格化,也没有人格化,是地地道道的自然化。

然而,西方文化的发展却背离了太极阴阳的互动规律。同样创造万物现象的宇宙本体,“闪米特人”给它起的名字叫上帝,这本来是以人间帝王的尊贵与地位作对应比喻,来对宇宙本体作出相应的高贵称呼,却被后人将其神道化、人格化。这样形成的“一神论文化”,也是导致西方文化冲突、对立、分裂的根源之始。
在宗教、哲学、医学等领域,越具体的东西越容易对立,越升华的东西越容易和谐共荣,东西方文化就像中医西医的治疗过程一样。在中国,一个高明中医大夫几乎百病皆调,几把草药,几根灸针,几推手法,几个火罐,几句切入正题语言交流,就能手到病除,精神重抖;而西医却分的很具体,很细致,往往隔行如隔山,一个脑外科医生却不懂妇产科的普通基本病理。

从闪米特宗教中分出的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就是西方文化从“一统”走向“具体”的典型。三教均源自同一个古老的一神教,即崇拜宇宙唯一的造物主,信奉者对它有多个尊名,基督宗教和犹太教中名曰上帝、耶和华或雅威,伊斯兰教徒则名曰真主、阿拉。历史上,基督教是古犹太教的一个新兴教派。而传统上犹太教和基督教认为伊斯兰教是在吸收了犹太教与基督教的经典和教义思想的基础上创立的,但伊斯兰教徒(穆斯林)对此说法持否定态度。
根据“闪米特诸教”也称亚伯拉罕诸教的经书《圣经》和《古兰经》记载,亚伯拉罕有两个儿子,一个名叫以实玛利,是亚伯拉罕和原配妻子撒拉的女仆夏甲生的儿子,穆斯林根据《古兰经》认为他是阿拉伯人的祖先,基督教徒认为以实玛利只是穆斯林属灵上的祖先。据近代科学研究表明,阿拉伯帝国建立后,国境版图扩大,原居在阿拉伯半岛的阿拉伯征服者在前东罗马帝国及波斯帝国境内定居并和原住民姻亲,至今阿拉伯人的血统中只有一小部分是来自于“以实玛利”的。
亚伯拉罕的第二个儿子,名叫“以撒”,是亚伯拉罕与原配妻子撒拉之子,以撒又有两子──雅各与以扫。据《圣经•旧约》记载,雅各是犹太人的先祖,犹太教认为旧约是上帝和“以色列之子孙”的圣约。另一儿子“以扫”与以实玛利的女儿结婚,是阿拉伯人的祖先。不管阿拉伯人的祖先是“以实玛利”还是“以扫”,犹太人和阿拉伯人都认为亚伯拉罕是他们的祖先,在基督教信仰中,亚伯拉罕是信心的楷模,《古兰经》中则称亚伯拉罕为“众人的师表”。

三教共同的信仰圣地——耶路撒冷,穆斯林称为古都斯,城中有着对犹太人来说有重大意义的西墙,也有基督徒相信耶稣亦是在圣地钉在十字架上。他们共同的祖先亚伯拉罕,三支闪米特人相似的民族经历,三教共同的圣都耶路撒冷,这种由血缘、亲情、教情、族情、信仰情等共同凝结而成的一块圣地以及圣地上生活的人们,本应该如一家般团结和谐。然而,中东这块土地上几千年来成为宗教冲突、民族冲突、信仰冲突、文化冲突的爆发点及世界热点地区。如果同样的文化信仰问题发生在中国,不管是三皇还是五帝,大家都会认为这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祖先,因为我们都是炎黄的子孙,我们的骨子里镂刻着华夏的基因,我们的思想中流淌着祖传的文化!

三木秉凤先生,本名周凤森,1968年生,山东潍坊营里人,专业法律,道学、哲学、文学、世界古典哲学及战略学爱好者。为遵循中央十九大精神,传承经典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尽自己的一份责任,于2017年 2月以微信文化群的形式组建了【世界大同文化传媒】这支文化队伍,团队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初衷,与中央同频,与民族共振,从文化自信走向文化复兴,从文化复兴走向文化繁荣,从文化繁荣走向文化普世!承担起我们文人的责任!
自建队以来,不断地吸引全国各地有识之士加入团队,现已有三十多位主编老师,文章发布于腾讯微博,新浪微博,都市头条等多个媒体。欢迎全国各界有识之士自愿参与其中,让我们这支文化队伍不断地发展壮大!
三木秉凤先生微信号:www18363072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