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为“春蚕到死丝方尽”点赞
文/逯家驹
操劳和用心是两个概念,所以我觉得父母对儿女用心可取,操劳大可不必。有一句名言叫"寓教于乐",我们做父母的就应该用这样的模式培养子女。孩子在娱乐中受到教育、得到锻炼,还用你操心吗?用你劳累吗?
不客气地说,我对我女儿43年没操劳过一次,而她也一直在快乐中成长和发展,如今已经是拥有24年教龄的特高教师了,年薪也在不少。她在孩提时就有看电视的嗜好,一直看到电视走。(当年电视节目播放到夜里10时左右就停播了,并不是像现在24小时不停。)她在读中学期间就有上课看小说的习惯,但成绩一直居高不下。
我们作为父母,不应该为了孩子宁可牺牲自己的一切,宁可节衣缩食、劳累过度甚至卖血来供子女以进行所谓读书深造。我们做父母的也是人,我们也有享受生活的权利。我一点也不赞成“春蚕到死丝方尽”那种所谓的无私奉献精神,而提倡和孩子共同进步、一起快乐成长。
假如一味歌颂父母为孩子没完没了地操劳,导致身心俱疲、憔悴之至,那将是严重的误导!试想,不操劳的童年和青年阶段充其量20几年,人生的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当父母。也就是说,一个人倘若操劳、辛苦大半辈子,人生还让人向往和留恋吗!那真的就应验了"“人来到世间就是来受苦的”这句话了。但是我讨厌这句话,我主张整个人生都应该是阳光的、快乐的、幸福的,即便对自己的孩子也大可不必“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一个人只考虑别人的幸福抑或前途之类,而将自己置身于奴隶地位,完全地牺牲自己,那是对人性和人生的亵渎。每个人都是“我”。如果每个人都按“蜡炬成灰泪始干”的逻辑设计人生,则每个人都沦为了牺牲品,那么整个社会就惨不忍睹了――只有“吐丝”,没有回报;只有“泪”,没有“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