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互鉴(四) 作者/周凤森
我虽然将衡量“真理性思想”标准归纳为四个,其实,只要是“真理性思想”,几乎所有的人间标准都可以套用,因为它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我把真理性思想比喻称构成物质的最基本元素,就像《易经》中的阴阳一样,几乎所有的现象都是由最基础元素的一系列排列组合而构成的,所以,从这个角度说,“真理性思想”应该是最简单的,最基础的,最普遍的,最宇宙性的。

从思考到思想,再到智慧,需要距离,我们也需要分清这些概念之间的差别和联系。思想和思考属于意识形态的不同阶段,思考是对物质世界的感性反应,是肤浅的认识,是最基本的意识形式,是思维的初级阶段。而思想已经上升到理性的认识,是思维的沉淀,是意识形态的高级阶段。思想和智慧也不同。思想无论多么深邃,还是一种意识形态,是文化知 识的高度概纳和升华。而智慧则是“规律性思想”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智慧体现的是一种由思想到实践的动态过程,是人类由意识形态向社会实践转移过度中的能力显现。我们每个人都有思考的能力,都有自己或者肤浅或者深邃的想法,都有自己的思维模式和思辨手段。我们思想的成熟也都有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就像孔子所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我们从小学、中学、大学等各个阶段所进行地学习和深造,目的不是将知识累积,成为“书呆子”,而是将知识变 为思想,将思想从低级向高级进化,然后将高级的思想升华的人生的智慧,然后来指导我们正确地开展社会实践,为生命意义而服务。当人能够独自实现他的想法,并应用于实践,同时符合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时候,这个人的思想实际已经通过智慧表达出来了。

我常常将我的思考与世界的各类思想有意识地发生碰撞。对每一项人类的思想成果,我都是尊重地在吸纳中扬弃,我从不以我的个人爱好,来想当然地对思想的真伪进行定论,我的观点是“是驴是马拉出来遛遛”,以结果论英雄而不是以手段定乾坤。我的这个思考特点带来的是我视野的宽阔以及对自己“井蛙思想”的再充实。当然站在东方文化的大环境中去看看当今西方文化特点,我反而有种“庐山之外”的感觉。

西方文化起源于古希腊,发展于古罗马,中世纪一千多年的神权统治中 ,宗教文化占据核心位置,公元十五世纪前后的文艺复兴运动,使西方文化渐近雏形,十七世纪反对宗教的科学革命,十八世纪的思想启蒙运动,十九世纪的工业革命,以及三百年的殖民实践,让西方文化完全成熟,并随欧洲列国的军事扩张以及两次世界大战影响了全世界,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又通过瓦解苏联,收编东欧,以及伊阿战争等几次中东战争,使西方文化在全世界的地位和影响达到顶峰!
然而任何事物逃不出一个非常著名的东方阴阳互变的自然规则,那就是“盛极则衰”,“物极必反”。我们知道,西方文化前源是古埃及物质文明、古巴比伦制度文化、古希腊海商文明的结合物,也可以说是沙漠文化、农 耕文化、海洋文化的混合体。这种文化自它诞生起,就被框定于“术数”的范畴,因为这些初源文化特点是人与人的对立,如殖民主义,人与自然界的对立,如冒险主义。西方文化中融入了沙漠文化的独立性,游牧文化的扩张性,海洋文化的冒险性,使西方文化成为征服自然、控制世界而又用基督的虚伪“博爱”忏悔罪过的工具。在这个文化变异过程中,个人利益、财团利益、国家利益至高无上,并不惜以财团规章、部落规则、国内法律去约束其它民族以及其它被征服、被管理的对象,包括国家,故西方文化是一种对立文化,是竞争文化,是扩张文化,是功利文化,是一种自由放荡文化,是一种个人主义文化,若没有亚洲基督文化以及伊斯兰文化的传入和教化,我们完全将西方人称之为“野蛮的文明人”。西方名言是“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这种赤裸裸地自私自利将人与自然的对立,人与人的对立,民族 民族的对立,宗教与宗教的对立,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的对立,全盘托出。西方文化的“利己性”曾导致了全世界都差点成为西方人的殖民地,还导致了狼群之间因瓜分世界利益而引起两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的爆发,导致了基督文化影响区内的战火不断(特别是巴以问题)。这与五千年来东方思想的文化大同性,民族融合性,社会和谐性,国家睦邻性,人与自然的“天人合一”性等,东方传统思想形成鲜明的对比。这就是西方之术与东方之道的思想性揭示,我敢肯定地说,西方文化的长河必然融于东方文化的海洋之中,这是现象回归于本体的规律性选择。

三木秉凤,本名周凤森,1968年生,山东潍坊营里人,大学专业法律,道学、哲学、文学、佛学、国际关系学及战略学业余研究与爱好者,志愿与天下有识同仁鼎力助推华夏文明回归世界历史中的本尊正位,共推民族文化重立大国自信与自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贡献毕生之力。微信:www18363072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