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美多彩贵州(十)
——石桥古造纸术
一个水池子,里面装满了水,上面悬着一块长方形的板块,他摇动板块在池中的水里翻几下,然后取下板块网状的芯部,在旁边轻轻地拿下一层薄得几乎看不到的东西,平展开来。他重复着这样的动作,那平展开的东西叠加的己有豆腐块那样的厚度了。再仔细观看那池中的水,有些混浊,还有些白色的丝状东西在里面。
这是“蔡伦”在造纸。
是否有点神乎其神,匪夷所思?但,这是真的。在贵州沅江上游的一个普通的苗族山寨———石桥,却能清晰的看到两千多年前蔡伦忙碌的身影和造纸的过程。今天,小周领队绕行几十公里,把我们带到了这个神奇的地方,是我们亲眼看到了石桥造纸工艺。

石桥造纸术距今己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整个工艺流程都是徙手操作,不使用任何现代工具,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被誉为中国古代造纸工艺的一颗活化石。
石桥古法造纸术以构皮、杉根、糯叶、滑树、弥猴桃藤为原料,而非砍伐成树伤及生态,这是得以传存千年的重要原因。要经过水沤、浆灰、煮料、河沤、地灰蒸、漂洗、选料、袋洗、打糟、打纸、压纸、晒纸、揭纸、打包等几十道工序,最后成纸。
石桥造纸沿用古法手工精造,防霉防蛀,经年久月色泽不变,其特点:纤维长,拉力大,纯天然。不但有白皮纸,还有用植物拼成各种图案的彩色皮纸。


在造纸的作坊里,我们看到了很多原材料,其中还有一个水池浸泡着一些植物,散发岀一股苦涩的气味。




水池中造纸用的浆,它是经过很多个工序才成这个样子的。

造纸工具。



两大包造纸的原料,芶树皮和杨桃藤。



这一摞摞,一卷卷很像花布,其实是用植物组拼成图案后制作的花纸,每张纸价格不菲。花纸价格每一张从四十元到八十元,白皮纸价格从几元到二十元一张。










同行的代大哥在家常练书法,对这种纸又拉又看,又提笔写几个字感受下这种纸的魅力,他竖起姆指赞不绝口。

我也打一下这用纸做成的花伞,感觉一下这种纸的神奇。





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我们历来脑海里只停留在书本的描述上,而现在身临其境,真切地感受到那久远年代约古法造纸,面对这恍如隔世却又鲜活生动的“活化石”,我们内心深深敬佩这位在这唯利是图,物欲横流的社会中,仍能坚守这方热土,如此执着地坚守这一古老手艺的师傅。
在和师傅的闲聊中我们知道,随着现代工业的冲击,传统手工逐步没有了市场,加上无论是白皮纸或是彩色皮纸,却只是一少部分人的需要,现在坚守这份工艺的人己经很少很少了。古法造纸已举步维艰,到了濒危状况。师傅说:石桥是目前中国唯一的古法造纸术研究基地,除此还有日本有一家,他们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来石桥偷学了这种技术的。
师傅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第十五代传承人,我们对他肃然起敬,感谢他的坚持,愿他守护的这一份文明后继有人,发扬光大,渊源流长。
李便竹
2019.3.24于丹寨石桥村

作者简介:李便竹,网名竹,中学退休教师,喜欢读书,偶写小文,崇尚自然,热爱山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