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二嫂家的电表没电了,加上是双休日,那个镇上电管所又不开门营业,所以,想交电费也是不能了。据说在手机上下载一个什么软件也能够交费,可不知是什么原因,还是没有办成。因此,晚上只能将就一下,等明天白天电管所开了门才能去交费用电。
记得若干年前,百姓是用多少电,用罢之后再交电费,相对来讲,那需要电管员一家一户上门还要抄电表,收取电费,从电是商品的角度来说,现在的手段杜绝了个别人当老赖而拖欠不交的现象,就这点来讲,笔者认为,采用插卡式交费也有合情合理之处,笔者理解和赞同。说白了,这电不是无偿来使用的。
可问题是,令笔者始终不解的是,既然没有电就需要交费买电这个规则大家都需要遵守,那么,为什么在客户想用电又要交费的时候不能交呢?这说明相关的配套服务还不健全,此其一。
其二,既然用电卡插卡给电表里面充电,为什么电卡的使用是一卡一户,为什么不能互用呢?
举个例子,像张三家的电表没电了,假如说李四的电卡里面还有费用,那完完全全可以用李四的电卡往张三家的电表上插用充电,这是可以办到的。当然,这是在双方你情我愿的情况下实现的。可惜的是,实际上各个电卡是不能互相插用的。就这点来讲,笔者认为这是不科学也不人性的地方。
所以,电卡交费在设计上应该考虑人性化,难道这里面还有什么不能做到的吗?
关键,还是看我们的电力主管部门是愿为还是不愿为,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