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儿个阅卷,有一道应该说比较容易做的题,就是写出与酒有关的诗文名句和一个故事(名称或梗概)。从答题情况来看,就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第二个问题答不上来。因此,唾手可得的得分却在这些同学手里丢掉了。
记得在收藏家中,常用一个词叫“把玩”,意思是把某些古玩握在或置在手中反反复复欣赏玩味。另外,这个词本身还有一种爱不释手的含义和感情在里面。那么,学习知识也是一个道理。假如说有同样两个人,他们的经历兴趣爱好与阅历完完全全相同,那么,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其中一人将已经接触过学习过经见过的事物或其它什么东西经常“把玩”,这里可不一定是非放在手掌上,也可以是不断的思考琢磨,亲身尝试去做,等等,那么,经过他这样一番“把玩”之后,他的经验、感受、认识、知识抑或能力、技术等就会相比较于不这样做的人有更为丰富深刻的认识,甚至有一个质的飞跃。孔子所语“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说的正是这种情形。
那么,在平日的学习当中,我们不能只做知识的接收器,还要做知识学习的把玩者,即对学习的知识也要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欣赏玩味,就譬如前面所举的例子那样。我们见过酒,也多多少少品尝过,那么与酒相关的故事为什么就在这些同学的脑海里反映不上来呢?
归根结底,还是对这一类知识把玩得少——再打个比方就如跟见过一次两次面的某个人一样关顾得少,问候得少,了解得少。不然,平日里见过听过的“李白斗酒诗百篇”、“武松景阳冈三碗不过岗”、三国“煮酒论英雄”,与宋太祖赵匡胤有关的“杯酒释兵权”等酒故事怎么能在此时此刻就反应不上来呢?
——知识学习一定一定要讲究把玩才行。
(扫描二维码,查看作者更多作品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