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至县第三中学(以下简称“东至三中”)是安徽省示范高中,地处东至县大渡口镇解放街88号,位于 206 国道与318 国道交汇处,与历史文化名城、黄梅戏之乡安庆市隔江相望,是池州市对外展示教育风采的重要北窗口。学校作为积极响应并服务“一江两岸、拥江发展”战略的教育典范,致力于持续提升办学水平,为广大学子搭建优质发展平台。
01学校历史沿革
一、2023年之前:两所独立学校的发展历程
(一)东至县大渡口中学时期(1958年—2023年8月)
1958年,“安庆市第八中学”在大渡口镇创立(1957 年,大渡口镇、王墩乡、庆丰乡划归安庆市为江南郊区)。1963年,随区划调整划归东至县,学校更名为“东至县大渡口中学”。1970年始设高中部学制两年;1978年正式设立高中部,为县直五年制完全中学;1988年高中学制改为三年,成为县直六年制完全中学;2001年12月被评为池州市示范高中。
(二)原东至县第三中学时期(1978年—2023年8月)
原东至三中1978年创建,坐落于东至县城尧河之滨, 校址县城尧渡镇建德路27号,初为普通初中。1984年增设县职业高中,实行“一校两制”;1990年职业高中部独立分离;1991年增设高中部,成为普通完全中学;1994年升格为池州地区重点中学;1997年获评“池州市示范高中” ;2004年升格为“安徽省示范高中”。1998年高考,应届考生金星以681分获全省理科第一名;2008年获评“池州市首届文明 校园”“安徽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示范学校”。
二、2023年8月至今(新东至县第三中学时期)
2023年6月,为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东至县启动教育布局调整工作。根据东编〔2023〕17号《关于全县中小学校机构编制事项调整的通知》,整合东至二中和原东至三中高中部,重新组建县第二中学,同时东至县第三中学的省示范高中品牌资源由东至县大渡口中学承接。同年8月16 日,原大渡口中学高中部正式更名为“东至县第三中学”,为安徽省示范高中,开启了传承优质教育基因、创新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02
学校以“让每一个人成为会思想的坚韧芦苇”为办学理念,致力于锤炼学生坚韧品格、培育独立思考能力、涵养人文素养、彰显生态情怀。
学校以“芦苇文化”为引领,擘画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构想与实践路径,提升学校文化建设与内涵发展。通过系统实施“七大工程”,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动“敦行树德, 尚善和美”的校训精神深度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与师生日常行为中,实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有机统一,助力实现“看见成长,感知幸福,回应期待”的育人蓝图。
自建市以来,学校荣誉卓著:连续八届蝉联“池州市文明单位”(其中前三届为“市文明单位标兵”),并两度荣获“池州市文明校园”称号。省级层面,学校先后被评为安徽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示范学校、安徽省交通安全示范学校、安徽省中学政治课教改实验基地学校、安徽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及安徽省毒品预防教育示范学校。国家级荣誉方面,学校亦荣获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活动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青少年足球特色学校、全国青少年优秀读书俱乐部、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先进单位和全国文明校园先进学校等多项殊荣,充分彰显了学校卓越的综合办学实力与深厚的文化育人底蕴。
近年,学校荣誉再添新彩:2022年被安徽省科协评为“2022-2026年度安徽省科普示范单位”,2023年获评教育部、中央军委政治部“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2024年荣 获安徽省文明委“安徽省第二届文明校园”称号。
展望未来,东至三中学将继续秉承优良传统,发扬创新精神,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办学品质,努力将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 高水平示范高中,为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 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编辑:梁亭亭 初审:陈沛俊 复审:方英 终审:张丰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