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乐县营丘镇唐姓大姓
唐福然
昌乐县唐姓遍布各地,有“马宋唐、高崖秦”之说,证实了唐姓的普遍性,有的村庄名称以唐姓命名,无不为之自豪。
据《昌乐县志》,明洪武二年(1369年),因元朝末年战乱和时疫流行,昌乐人口大减,明朝组织移民,迁居县境311户933人,多数来自山西洪洞县和河北枣强县,唐姓人就在其中。
据《前皇庄村志》,昌乐县营丘镇前皇庄村约建于元朝,马姓立村,名马家庄。明朝皇子衡王初期,土地被衡王府皇室圈占,与“皇”字沾边,改称皇庄。清中期,分为两个皇庄,前皇居前,称前皇庄;后皇居后,称后皇庄,迄今已约700多年历史。
2025年,前皇庄村有户数140户、人口426人,是一个不大不小的村庄。村域内有姓氏6个:唐氏、孙氏、王氏、刘氏、张氏、高氏,其中唐氏132户398人,分别占全村总户数、总人数的94.3%和93.4%,为户数、人数最多者。
前皇庄村唐氏人员中,又分为后街唐氏和前街唐氏两支,入住流源分别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年代,但同祖同根,血脉相连。根据《家谱》考证,前皇庄村前街唐氏与后街唐氏,同属唐虞与母郝氏后裔孙辈。
后街唐氏支
后街唐氏分2支,一支为尚友支(三支),一支为尚礼支(四支)。
始祖唐虞与始母郝氏,明朝洪武四年(1371年),携三子一侄,自河北枣强县王均村迁居山东,虞祖与长子子仲落户今淄博市临淄区南仇村,郝祖母与二子一侄落户今昌乐县乔官镇山唐村,一至三世失考。四世时兄弟4人,长子九思、次子九立、三子尚友、四子尚礼,分为4支。长子九思落户后皇庄村、次子九立落户河西村、三子尚有和四子尚礼落户前皇庄村。后街唐氏为先祖四世三子尚友支和四子尚礼支。这是家谱中最早的文字记载,具有一定的可考性和可信度。
后街唐氏尚友支中,现在的代表辈分为“林然在钟汝”,已繁衍传至第21世“升”字辈。2025年统计,前皇庄村尚友支在籍户口80户239人,其中,21世“升”字辈已有7人。
后街唐氏尚礼支中,现在的代表辈分为“景(京)巨桥耀增”。2025年统计,前皇庄村尚礼支在籍户口13户40人。
前街唐氏支
据咸丰九年前(1859年)前街唐氏老谱记载,明洪武初年,始祖唐虞与母郝氏,携三子一侄,自河北枣强县迁居山东古青州昌乐县马宋镇涝洼庄,祖茔在涝洼庄前有碑可查。前世祖讳均无可考,相传祖讳以进、以选,祖讳继业、继曾、继荣世系无存,再传林公兄弟4人河、泌、树三支,其后或绝或逃亦无可考。清顺治年间(1644-1661年),先生之太高祖国辅公及林公徙居前皇庄村,子孙繁衍。现在的代表辈分为“凤玉振家隆(龙)、保业汝成能”,已繁衍传至第22世“成”字辈。2025年统计,前皇庄村唐氏前街支在籍户口39户119人。其中,22世“成”字辈已有2人。


▲前皇庄村唐氏始祖唐虞与郝母及三子一侄分手图/2017年画作

2025年,昌乐县营丘镇前皇庄村外貌/王少智摄
2025年11月20日





茶水分离 市树市花,扫码聆听超然楼赋
超然杯订购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
丛书号、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