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云彩近照
生命祭
文/王云彩
血,那液化的生命
在痉挛的音符间游走
穿过神秘之门
步入神圣殿堂
经受一场烈火的洗礼
这不是麦芽挣脱麦壳
也不是草尖刺破春泥
那宁静的生命延续
而是一次原子核的嬗变
一场生命的彻底裂变
妈妈呻吟默默
妈妈泪滴无声
惨白的炼狱之中
在疼痛与疼痛的罅隙里
我来到这个世界
生命是无底的谜
是天赋的希望与自然
是磨难拧成的死结
是人世间最悲怆的歌
“妈妈呀妈妈,
亲爱的妈妈……”
十月的囚禁
十月的黑暗
十月里孕育的全部历程
我不敢全然遗忘
我欠妈妈的房租永世难偿还
因我降生之时
正是妈妈受难之日
生命啊生命
那扇神秘之门
那座神圣殿堂
连同那孕育痛楚的天堂
后来的人们啊
请永远记取
永远珍视那炼狱的艰辛
天空未因一颗星而增辉
地球不曾为谁停转一刻
浩瀚大海不因一滴水澎湃
广袤大地不因一粒沙丰饶
这芸芸众生的婆娑世界
却诞生了一个个
真实而完整的小世界
那是一分宇宙的生机
那是一抹曙光的颜色
生命啊生命
妈妈呀妈妈,
亲爱的妈妈……
知者理事赏评
诗歌开篇便将“血”定义为“液化的生命”,这是一次对生命起源最赤诚、最本真的诗意回溯。血在“痉挛的音符间游走”,将分娩的痛楚升华为一曲交织着挣扎与崇高的交响乐。“神秘之门”与“神圣殿堂”的意象,并非指向宗教的虚无,而是落于母体这一真实且伟大的场域。
诗人刻意以否定句式划清界限——生命的诞生并非“麦芽挣脱麦壳”般的自然渐进,而是“原子核的嬗变”与“彻底裂变”。这石破天惊的比喻,将创造生命的瞬间能量提到物理哲学的层面,宣告这是一场颠覆存在、重塑宇宙秩序的壮烈事件。母亲的呻吟与泪滴在此背景下,不再是单纯的生理反应,而是这部伟大仪式中最为深沉、默然的祷词。
在“惨白的炼狱”与“疼痛的罅隙”中诞生的新生命,从一开始便被赋予了深刻的哲学重负。“生命是无底的谜”,但诗人旋即将其锚定为“磨难拧成的死结”与“人世间最悲怆的歌”。那一声“妈妈呀妈妈,亲爱的妈妈……”的呼唤,在此不再是温情的絮语,而是对存在本质的叩问——个体生命的获得,源于母亲一场实实在在的受难。
诗句“十月的囚禁”与“我欠妈妈的房租永世难偿还”的表述,以近乎残酷的直白,道出了生命关系中与生俱来、无法清偿的“原债”。这种债务意识的觉醒,是个体精神独立的起点,它让生命的喜悦与母性的悲怆交织成无法化开的复杂情感,构成了对存在真相最为深沉的了悟。
王云彩先生的笔触最终由个人体验升华至对普遍生命价值的礼赞。他巧妙地运用了“天空未因一颗星增辉”、“地球不曾为谁停转”的宇宙级漠然作为铺垫,旋即笔锋一转,指出尽管宏大的自然法则不为所动,但每一个“真实而完整的小世界”的诞生,都是对“芸芸众生的婆娑世界”的一次充盈。这一个个新生命,是“一分宇宙的生机”,是“一抹曙光的颜色”。
综上,个体的渺小与伟大完成了辩证的统一:于宇宙而言,生命如尘;但对于自身和创造它的母亲而言,每一个生命都是一个完整的、值得以全部苦难去换取的宇宙。结尾处再度响起的呼唤,已不再局限于血缘亲情,而是对一切生命创造者、对那股坚韧的母性力量的至高敬礼。
知者理事嵌名赋七绝一首,以期共情。
生命赋
云开炼狱见新生,彩落人间母子情。
血火涅槃燃夙梦,曙光一瞬耀长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