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父亲生前常说两句话,一句是“人在落难时,更应该高看他一眼”,一句是“人啊,不服高人有罪”。就冲这一点,父亲也是民间的高人喽。
是啊,人在落难时真难啊,就拿武贠伍子胥来说,逃离楚国的追杀时,急急如丧家之犬,慌慌如漏网之鱼,被困在昭关也就是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的昭关镇时,急成了什么样?一下老了十几岁,“伍子胥过昭关一夜头白”的故事人尽皆知,京剧《文昭关》对这段故事的演绎精致至极,是广大观众喜爱的经典,至今久演不衰。
侥幸逃出昭关后,伍子胥流落到吴国都城姑苏也就是现在的苏州,在街市上吹箫要饭为生,幸好公子光也就是后来的吴王阖闾慧眼识才把他纳为亲信,从此他宏图大展,协助公子光成功的除掉暴君夺得王位,逐步强大了吴国,并领兵伐楚报了家仇。
阖闾元年也就是公元前514年,伍子胥重新筑造苏州城,始称阖闾大城,为子孙后代留下了一座举世闻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唐宋以后一直被称为人间天堂,是我国最富庶最优美的好地方。
后来在槜(zuì)李也就是浙江嘉兴县西部吴越大军摆开战场,结果吴军大败,阖闾受伤致死,儿子“夫差(fū chāi)”继承王位并兴兵报仇,越王“勾践(gōu jiàn)”诈降,伍子胥识破了他的计谋,诤谏夫差拒绝投降继续伐越。昏庸狂悖的夫差不听劝谏收留了勾践,并听信奸臣的谗言,赐给伍子胥“属镂”宝剑命他自刎,并将其尸体抛进钱塘江中,那天正是五月初五日。
吴地人民十分怀念这位忠臣,并命名胥门、胥江、胥口、胥山等地名以示永久纪念,还立了祠庙祭祀。今胥口镇就有胥王庙和伍子胥墓。
苏州人于五月初五祭奠伍子胥也就是苏州端午民俗文化节,这个节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遗产名录。
还有一位落难的历史人物叫韩信,年轻的时候家境贫寒,常常寄人篱下求生活,有一个恶少让他从裤裆下钻过去,他忍着巨大的屈辱照办了,从而落了个“胯夫”的外号,意思是钻裤裆的男人。他还曾向人称“漂母”的洗衣妇女讨饭,漂母不但没看不起他,反而激励他励志自强,不要以讨饭混日子。后来韩信投奔楚霸王项羽不甘心当个执戟郎也就是普通卫兵,出走后经张良、萧何举荐给汉王刘邦,被拜为大将,打下了汉朝的大半个江山,功成名就后,他并没有报复那个恶少,而且以千金酬谢漂母,后来又以贵族的礼仪厚葬了漂母,至今还留有“漂母墓”的遗址。
古代著名军事家韩信“乞食漂母”“受辱胯下”的故事流传至今,他的格局与风度为人们津津乐道,在民间享有极好的口誉。
原创首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