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自2021年云南省一级一等完中宣威六中帅亚高中建校以来,学校始终秉承孟国泰先生提出的“从个体出发,让不同的人成为不同的人,让不同的人成为快乐幸福的人,让不同的人共建同一个和谐社会”的办学宗旨,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取得了丰硕成果。2025年10月12日,在云南省名校长、帅亚教育集团总校长何学平的领导下,学校召开了“帅亚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推进会”,凝聚共识、擘画蓝图。会后,老师们纷纷写下听后感,字里行间洋溢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对未来发展的信心。今特选取刘超老师的听后感予以刊发,以飨读者,共同感受这份教育初心与使命担当。
作为高中教师,深入研究每个学生的学情,是教育精准发力的起点;坚信“好学生是夸出来的”,是唤醒学生成长动力的密钥;更要明白“只有自己有价值,进入编制才会有价值”,这是教师与学生共同的成长箴言。
“学生是发展中的人,需静待花开”“课堂是师生共长的土壤,无绝对优劣”“班主任要敢放手,不做保姆式管理”,这三句感悟,让我深知教育既要守好规则底线,更要给足成长空间。
在贯彻“六个每一个”教育要求、借鉴睿聪高中成功经验的背景下,我校物理教学可从精细化、学生规范实效化、教师改革精准化三方面发力,让教育的温度与精度覆盖每一位学生。
首先,物理教学需紧扣“研究高考联系”与“激发学习渴望”,将睿聪高中的标准化经验转化为帅亚特色。物理教研组深入教研,系统梳理近三年高考物理考点、题型及分值,绘制“知识点—题型—分值”树形图。例如,力学聚焦“牛顿运动定律”“机械能守恒”等高频考点,电磁学突破“复合场问题”“电路分析”等难点。借鉴“三标课堂”,每节课设定“基础—提升—拓展”三层目标,让不同学情的学生都能“跳一跳够得着”,践行“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课堂上,既要学习睿聪“无声自习”的专注,设置“15分钟限时训练”,教师通过巡视精准定位学生知识漏洞。对公式记不牢的,用“口诀法”强化;对思路混乱的,用“画图拆解”引导。又要打破枯燥,把抽象知识转化为趣味实验。比如讲摩擦力时,让学生分组做“斜面滑行”实验;讲电磁感应时,用特斯拉线圈演示“电流魔法”,让学生在动手与观察中点燃兴趣,实现“让每一个孩子享受充满生机的教育”。
课后搭建“物理自主空间站”,设基础巩固、实验探究、高考冲刺区,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小实验、研究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平时自习课,也要让学生“自己找到事做”,带着物理梦想飞得更高。
学生规范需融合睿聪“红线管理”与“放手理念”。明确“严禁吸烟、谈恋爱”两条红线,再补充“课堂不做无关事、自习保持安静”等行为规范,违者按“谈话—家校沟通—纪律处分”梯度处理,营造整洁有序的校园环境。借鉴“学生高度自律”经验,推行“班级自治”,让学生担任“物理学习委员”“纪律监督岗”,每周开“班级议事会”,讨论“如何提高自习效率”,教师仅做引导,让学生在管理中学会自律,践行“让每一个生命都有出彩的机会”。
同时牢记“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对违规学生不急于否定,而是建立“成长档案”。比如学生上课开小差,先了解是否因“听不懂物理”,再制定补学计划,用鼓励代替批评,让学生明白规范不是束缚,而是成长的保护盾,真正认同“每一个人都了不起”。
睿聪高中的标准化体系虽高效,但民办高中物理教学需规避“重分数轻成长”的误区。作为科任教师,要把“研究学情”落到实处,建立“学生物理学情台账”,记录每个学生的薄弱知识点、解题习惯。比如对女生侧重“力学思维”培养,对男生强化“实验细节”把控;课堂上多用“你这个思路很新颖”“再试一次肯定能突破”等鼓励性语言,践行“好学生是夸出来的”。
另外,还要反思“标准化”与“个性化”的平衡,不能让统一课件束缚教学创新。可在统一备课基础上,允许教师根据班级学情调整教学节奏。比如基础弱的班级多增加例题讲解,基础好的班级多开展拓展讨论。同时,民办高中教师要提升自我价值,主动研究高考趋势、打磨教学技能,而非仅追求编制。只有自身专业过硬,才能带领学生在物理学习中收获成长,助力“中国梦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的实现。
教育的真谛,是让每一个学生在适宜的土壤中绽放。我坚信,我们帅亚高中以“细”为笔,以“生”为墨,定能将“六个每一个”的要求写进每一节物理课、每一项规范管理中,让教育的光芒照亮每个孩子的追梦之路。
青力点评
刘超老师的文章紧扣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主题,从物理教学、学生规范等多方面阐述,结合实际经验与理念,内容丰富且具实操性。语言流畅,逻辑清晰,既体现对教育方法的思考,又展现对教育真谛的追求,是一篇有深度、有温度的教育感悟佳作。
责编:华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