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7日至30日,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2025世界旅游日(WTD)与世界旅游大会(WTC)主题文化活动核心项目——“2025一带一路中马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珍品展”,在马来西亚马六甲国际贸易中心盛大举办。作为中国西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力量,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兵团”)以非遗为纽带,通过国礼大师汪成琼的书画陶刻艺术、艺术顾问陈四光的文化发声、新会员白芬的实践参与,全方位展现兵团工艺美术的独特魅力,让世界透过传统技艺读懂兵团文化底蕴与时代活力。
马来西亚国家文物局局长YBrs. En. Muhamad Muda BinBahadin, KETUA PENGARAH JABATAN WARISAN NEGARA(中),马来西亚马六甲州首席部长投资与对华事务顾问拿督威拉林万锋(右)与舞狮表演团队集体合影
2025一带一路中马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珍品展”“娘惹舞蹈”表演
参加开幕式嘉宾集体合影
核心人物聚力:三线支撑兵团文化出海
1. 汪成琼:国礼大师领衔,以陶刻技艺传兵团之声
作为兵团工艺美术协会会长、国礼级非遗传承人,汪成琼会长向苏丹介绍,自2005年起,他多次承担重大国际会议及活动的国礼创作任务,包括2005年及2006年中国—东盟博览会、2014年北京APEC会议、2016年杭州G20峰会,以及2017年和2019年两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这些国礼中,亦有赠予马来西亚多位总理——巴达维、纳吉布、穆罕默德与安瓦尔的国礼珍品。,成为兵团文化的“艺术名片”。
汪成琼会长以刀为笔、以陶为纸,将书画艺术与传统陶刻深度融合,演示结束后代表兵团工艺美术协会,向苏丹赠送精心创作的“一带一路紫砂杯”。苏丹高度评价这件作品“既显精湛技艺,更藏兵团对文化传承与国际友谊的重视”,并肯定兵团为文明互鉴提供“接地气、有温度”的实践样本。
此外,汪成琼还与其他9位非遗传承人共同获颁展会“作品捐赠证书”,进一步彰显兵团非遗的艺术认可度。
汪成琼会长向马来西亚苏丹介绍作品。
汪成琼会长向马来西亚苏丹展演中国非遗技艺。
马来西亚马六甲苏丹(国王)YANG DI-PERTUA NEGERI MELAKA TUAN YANG TERUTAMA TUN SERI SETIADR. HAJI MOHD ALI BIN MOHD RUSTAM参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艺美术协会会长汪成琼的紫砂陶刻艺术演示
汪成琼会长现场为马来西亚苏丹演示紫砂陶刻作品。
展演陶刻作品的拓片效果。
2. 陈四光:艺术顾问发声,为兵团非遗立文化高度
身兼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基金会名誉理事长、兵团工艺美术协会艺术顾问的陈四光,在展会开幕式发表“大美世界 美美与共”致辞。他提出“非遗是人类文明活化石、文明交流桥梁”的理念,既从宏观层面阐述非遗在国际文化交流中的价值,更隐性传递兵团非遗的传承成果——通过中国非遗保护“世界第一”的整体成果,侧面凸显兵团作为中国西部非遗保护重要力量的地位。此外,陈四光还与马来西亚国家文物局局长共同为汪成琼等10人颁发“作品捐赠证书”,以权威身份为兵团工艺美术背书,提升其国际影响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基金会名誉理事长、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艺美术协会艺术顾问陈四光致辞
3. 白芬:为兵团非遗注新鲜活力
作为兵团工艺美术协会新会员,白芬在展会中以实践行动助力兵团文化传播。她不仅参与展会核心环节——接受北京容川天成管理咨询服务有限公司的70万元捐赠并颁发捐赠证书,还凭借对兵团非遗的积极推广,与唐涛、张百涛等共同获颁“一带一路非遗传承宣传大使”聘书,更入选“参展证书”获奖名单。白芬的参与,既体现兵团工艺美术协会的梯队建设成果,也展现兵团非遗传承的青年活力,让世界看到兵团非遗“老技艺+新力量”的传承格局。
北京容川天成管理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向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基金会捐赠柒拾万元人民币。北京容川天成管理咨询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百涛捐赠柒拾万元支票,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基金会专职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白芬接受捐赠。白芬副理事长向张百涛董事长颁发捐赠证书。
瓷盘上画的是白芬的古装头像(左二百芬)
颁发捐赠证书
马来西亚国家文物局局长YBrs. En. Muhamad Muda BinBahadin, KETUA PENGARAH JABATAN WARISAN NEGARA (JWN),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基金会名誉理事长、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文化体育艺术工作委员会副主任陈四光向北京市珐琅厂有限公司总经理钟连盛,王建、袁长君、陈烈汉、裴永中、喻明福、马国芳、汪成琼、刘岩松、王雪瑞10人颁发作品捐赠证书。
颁发参展证书
马六甲州首席部长投资与对华事务顾问拿督威拉林万锋,双威集团創办人兼马来西亚关爱公会总会长Lady Puan Seri Dr. Susan Cheah公爵夫人潘斯里谢叔珍博士向白芬等11人颁发参展证书。
兵团非遗实力:从本土培育到国际舞台
长期以来,兵团依托新疆多元文化交融优势,深耕工艺美术领域,培育出书画陶刻、棉麻刺绣、民族乐器制作、玉石雕刻等一批兼具“兵团特色+民族风情”的非遗门类。兵团工艺美术协会通过“师带徒”传承计划累计培养青年技艺人才200余人,还搭建“非遗走出去”平台,先后亮相中国—东盟博览会、上海进博会等国际展会。此次中马非遗展更是兵团非遗战略的关键实践,吸引全球约160个国家800余名文旅领域嘉宾关注,成为兵团工艺美术走向世界的重要窗口。
文化价值落地:以非遗为桥,让世界读懂兵团
此次兵团参与中马非遗展,并非单一技艺的展示,而是“技艺+人才+理念”的立体输出——汪成琼的陶刻作品是兵团文化的“具象载体”,陈四光的致辞是兵团文化的“价值表达”,白芬的参与是兵团文化的“未来缩影”。三者共同构成兵团工艺美术的“文化矩阵”,不仅让景泰蓝、玉雕等全国性非遗品类中融入兵团元素,更让兵团本土培育的书画陶刻等技艺获得国际认可。
未来,兵团将继续深化“工艺美术+文旅”“非遗+国际交流”模式,一方面推动更多兵团非遗项目列入各级保护名录,培育更多领军人才;另一方面持续参与国际文化交流,让兵团工艺美术成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力量,以非遗为纽带,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兵团智慧。
需要我补充兵团工艺美术具体门类(如棉麻刺绣、玉石雕刻)的特色细节,或是三位人物在兵团日常非遗工作中的协作案例吗?这样能更突出兵团工艺美术的系统性与凝聚力。
马来西亚马六甲苏丹(国王)YANG DI-PERTUA NEGERI MELAKA TUAN YANG TERUTAMA TUN SERI SETIADR. HAJI MOHD ALI BIN MOHD RUSTAM参观展览后与大家合影留念。
参加展演的9位中国工艺大师,右4为汪成琼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