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0月10日至12日,本人全程参加了在大连新世界博览广场举办的2025(第二十届)大连国际老龄产业博览会暨首届银发经济博览会。三天里,目睹了开幕式盛况,聆听了省市领导和有关专家的致辞,见证了“大连智慧康养”服务平台发布和中山区、西岗区、甘井子区及大连康养产业集团等单位的养老项目推介,参加了康养产业融合发展暨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新消费推介会,比较细致地参观了各个展台,并同一些参展商做了交流。通过以上观察,本人对2025(第二十届)大连国际老龄产业博览会暨首届银发经济博览会有以下几点认知和思考。
关于本届博览会的认知
其一,有传承有创新。大连“国际老龄产业博览会”自2004年首展以来,已成功举办19届,累计展出面积超22万平方米,共吸引国内外3000余家展商参展,近80万人次专业观众参观,相继获评中国展会行业“最具发展潜力”的博览会、辽宁省优质品牌展会、辽宁省4A级展会,经过多年沉淀传承和经验积累,成为集展示交流、政策解读、产业对接、消费促进于一体的高水平平台。20载风雨兼程、砥砺前行,大连“国际老龄产业博览会”从最初聚焦养老服务的专业展示,到今天升级拓展为涵盖银发经济全产业链的综合性博览会。
省民政厅厅长周强在开幕式致辞中对此给予充分肯定:“大连养老打造了许多可圈可点的示范样板。20年来,大连国际老龄产业博览会从蹒跚起步到声名鹊起,见证了我省养老理念从保障基本到品质分享的深刻变革,目睹了养老产业形态从单点服务到生态布局的全面升级。本届博览会,紧扣银发促消费,康养新未来的主题,聚焦银发新机遇,全面展示了养老产业前沿技术,推动产业创新的融合发展,必将引领老龄产业向更高质量更优服务,更向高科技支撑方向发展,必将在银发经济大潮中塑造新动能,再创新的佳绩。”
中国社会福利与养老服务协会会长吴玉韶在致辞中给予高度评价:“大连老博会已成为中国老龄事业发展的重要缩影,它深耕东北,辅射全国,琏接全球,在整合产业资源,引领行业趋势,促进跨境合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大连作为重要的沿海开放城市,始终以开放包容姿态走在发展的前列。”
大连市民政局局长李子刚在致辞中深有感触地说:“本届博览会首次以银发经济为主题,不仅是名称的更新,更是内涵和外延的扩展,标志着我市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视角从 ‘事业’与 ‘产业’并重,向全面激活 ‘经济’新动能转变,意义非凡。”
其二、有温度有热情。本届博览会虽然不是政府主办,但大连市政府给予高度重视和支持。大连市政府副市长牟傲风不仅亲临开幕式宣布博览会开幕,而且会同省民政厅领导及有关专家深入展区巡展、观摩,并同参展商亲切交流。
本人注意到,领导和专家们每到一个展区,都似一股东风,让所到展区的工作人员精神抖擞、春风满面,纷纷展示或演示最好最新的产品,并用最清晰最流畅的语言来介绍。省市领导和有关专家的巡展,不光是了解老龄产业的情况,更是给从业人送温暖。
因此,三天来,各参展商都以极高的热情投入接待工作。金普新区民政局局长徐洋亲自做网络直播,推介老年用品。本人还注意到,即使到展览的最后一天,各参展商的工作热情仍不减,努力劲头仍不差。
其三,有亮点有高度。本届博览会紧扣“银发新消费,康养新未来”主线,聚焦银发经济新机遇,围绕养老服务、康复医疗、智慧养老、辅助器具等全产业链,紧密结合老年人“衣、食、住、行、乐”多元消费场景,重点呈现银发经济领域创新成果。
展会设置九大展区:城市展区,国际展区,养老服务展区,智能康复护理及辅助器具展区,老年用品展区,养老金融展区,抗衰生活护理展区,旅居养老及配套服务展区,3.15金秋购物节及老年消费权益保障、义诊展区,吸引了300余家国内外企业和机构,约500个品牌参展,展览面积超15000平方米,涵盖东软睿新、泰康养老、海尔健康、安徽中科家数智医疗、河村轮椅等行业龙头企业,全面展示了老龄产业各个领域的先进产品、技术与服务。大连市专设“大连银发经济展厅”,集中展示全市银发经济发展成就。
博览会举办的大连老龄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国有康养企业可持续发展高峰论坛和康养产业融合发展暨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新消费推介会,皆以高端精彩著称。国内外权威专家学者、行业领军企业代表围绕老龄产业政策导向、医养结合实践路径、智慧养老技术应用、银发经济市场机遇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研讨与交流,共同擘画银发消费新图景与康养产业新未来。
关于后续发展的几点思考
其一、既需要抢抓机遇,更需要审慎从事。我国正经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社会老龄化过程。辽宁作为老工业基地,老龄化进程尤其快,截至2024年底,辽宁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1295万人,占比达31.2%。大连市又是老龄化的排头兵,截止2024年底,60周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比例已超过31%,如果把像我本人这样投奔子女来大连的老年人算上,大连常住老年人口的比例还会高。
如此规模越来越大的银发群体汇成的新蓝海,必将催生出庞大的银发市场,银发经济必将成为潜力巨大的新动能。新形势孕育新机遇,老龄事业,既需要顺应人口老龄化发展大势,把发展银发经济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抢抓发展机遇,乘势而上,更需要以科学态度,审慎从事,一步一个脚印,切不可盲目冒进。因为时间紧迫,资源有限,财力也有限,不允许出现失误。
其二、既需要积极进取精神,更需要科学态度。由于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新技术的适老化运用与深度融合,养老服务业升级换代的步法会加快。在此背景下,养老行业既要有积极进取精神,尽快学习并接受新事物,以回应长者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更要以科学态度,坚持从养老机构实际出发,从长者可以接受的角度出发。
大连松山颐养院董事长、慧心源健康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广兴诚在康养产业融合发展暨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新消费推介会上的讲演中关于科技赋能提出的“从满足刚需角度思考、定位产品开发,从市场客户易于接受角度进行选择和应用”的观点就比较科学,值得借鉴。
其三、既需要品牌,更需要领军人物。没有品牌,就没有标准,没有高质量,品牌是老龄事业的生命线。培育一批让长者信赖和认可的银发经济中国品牌,是当务之急的大事。但品牌是要靠人来打造的,因此,要培育银发经济的中国品牌或辽宁品牌、大连品牌,更需要行业领军人物。
这些年,本人在大连采访了很多家养老机构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凡是经营状况较好、社会信誉度较高的单位,都是有一位精英级别的领头羊。老龄事业的未来及银发经济品牌的打造,特别需要一大批人品敦厚、视野宽广、专业素质较高、且具有大爱情怀的领军人物。
20载筑巢引凤,20载笃行坚守,大连通过坚持办国际老龄产业博览会,不仅扩大了大连的知名度,展示了大连这座沿海开放城市的新形象,而且撬动了大连老龄事业,提升了大连养老服务业的整体品质,培养锻炼了一批专家型的实干家和一支具有较好专业素质的队伍。好风凭借力,相信大连老龄事业一定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在银发经济蓝海上飞得更高更远。
2025年10月13日早
作者:卢祥云,辽宁老年报特约记者。多年从事老干部工作、老年问题研究工作,连续十多年跟踪报道大连老博会,深入多家养老机构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采访,在报刊和网络发表数百篇涉老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