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常山,位于山东省诸城市城区以南约10 公里处,海拔297 米。形如卧虎,又名卧虎山。南坡多为悬崖陡壁,东、西两面坡势略平,北坡则最为平缓易登。古人常到山上神祠祈雨,“祷雨辄应,谓其有常德”,故名常山。宋代大文豪苏轼知密州期间曾多次登临,写下《江城子・密州出猎》《登常山绝顶广丽亭》等诸多经典诗文。山上的常山神祠、远览亭、雩泉亭、广丽亭以及诸多碑碣与摩崖题记等名胜古迹,见证着岁月变迁。如今的常山,景观资源丰富,山巅有三峰,西峰建有广丽亭,中峰建有安华塔,东南峰顶建碧霞宫,山脚下则建设了常山文化博物苑,该博物苑主体布局形似北京故宫,素有 “小故宫”“东方佛国” 之称。
千百年来,常山的雄奇风光与人文故事,始终牵动着文人墨客的心弦。今珠山樵夫循着历史的足迹,以笔为媒,将常山的山水之美、东坡遗韵与诸城文脉融于一体,写下《诸城常山赋》。其文辞典雅,意境深远,再现了常山的古今风貌。请欣赏!】

诸城常山风光
瞻彼常山,雄峙东鲁;控兹潍水,秀冠齐都。叠巘摩云,含清辉于晓雾;层峦耸翠,挹爽气于秋虚。当宋室承平之岁,有坡仙莅密之隅:苏子瞻来司郡事,政简刑清;苏东坡偶陟峰巅,情牵风物。曾携客登临,叹“云山已作蛾眉浅”;亦援毫赋咏,书“霜雪初消箭筈轻”。一时雅韵,永播齐疆;千古风流,长留岱麓。
观其峰回路转,径接烟霄;谷窈林深,泉鸣石窦。有古寺藏幽,飞檐映日;危亭倚壁,雕槛凌霄。昔坡公祈雨于此,设坛致祷,甘霖随至;携民谢神于斯,载酒欢歌,黎庶同谣。登绝顶以骋怀,见川原如绣,忆当年“试上超然台上望”;俯长川而极目,视帆影如蜩,念昔日“半壕春水一城花”。听松涛之澎湃,疑吟哦之在耳;挹涧露之晶莹,若墨迹之未消。碑碣犹存,记贤侯德政;风飙常送,传居士诗瓢。

冬日常山
尔乃地钟灵秀,代产英贤。诸葛卧龙,曾隐迹于东武;公冶赤子,亦垂名于古阡。而坡仙继起,以文治润密州之土;贤守躬行,以仁心暖齐地之天。疏盐法以苏民困,政声载道;修超然以寄遐思,词藻惊天。缅当年祈雨常山,清风满谷传德泽;想先哲题诗壁上,明月中天照管弦。至若岁时伏腊,士女嬉游,忆贤侯曾与民同乐;节序春秋,笙歌沸地,念坡老常随兴而迁。盖山川之助,既畅苏子之情志;贤侯之德,更增常山之辉光也。
嗟夫!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地不在广,有杰则灵。惟此常山,因坡仙而愈显;斯郡密州,赖贤守而弥馨。览斯丘之胜概,感前贤之遗风;诵东坡之佳句,叹天地之钟灵。愿此山之永固,与诗魂而共久;祝斯土之长安,随雅韵而长生。

常山文化博物苑
颂曰:
雄峙齐东势接天,翠屏千叠锁青烟。
坡仙祈雨留遗韵,古寺鸣钟伴暮蝉。
绝顶凭栏观沃野,深林撷露润心田。
沧桑不改峥嵘色,长护诸城万万年。(2025.10.10)

傅延法,笔名珠山樵夫,山东青岛人,青岛诗词学会会员,青岛胶南双珠诗社委员会副秘书长。青岛西海岸新区六汪文联副秘书长。
六十年代生人,爱好文学,诗词歌赋。在工商企业从事文秘工作多年。崇尚自由,热爱生活,乐于助人,知足常乐是自己的人生信念。散文诗词歌赋作品散见于国内网络及纸质刊物。

附:宋·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密州出猎图


“都市头条·乡村记忆”主编日月星辰,男,生于1962年8月,山东省高密市阚家镇人,曾在诸城市任职。退休,现居青岛西海岸新区,《六汪镇志》副主编、六汪镇文学艺术联合会顾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