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安诗词微刊【总240期】
五律·杜甫草堂
作者 纪明
避难来诗圣,结邻黄四娘。
竹林凝气节,纸墨透寒凉。
战乱民生苦,居安日子香。
如今多广厦,能否解君伤?
【评语】
《五律·杜甫草堂》一诗,以简练笔触勾勒诗圣杜甫寓居草堂时期的生活与精神世界。全诗通过时空交错的视角,既呈现历史情境,又暗含当代关怀,可谓意蕴深长。
首联“避难来诗圣,结邻黄四娘”,以叙事笔法点明杜甫因安史之乱流离蜀中的历史背景。黄四娘作为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中的人物,其形象在此具有双重意味:既暗示草堂时期杜甫诗中展现的民间烟火气,又暗喻诗人与平民百姓的精神共鸣。
颔联“竹林凝气节,纸墨透寒凉”造境尤妙。竹在中国传统意象中向来象征坚贞气节,此处暗合杜甫《咏竹》中“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的清峻品格。而“纸墨寒凉”四字,既写草堂生活的清贫,更传递出诗人笔下“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那般穿透历史的精神寒意。
颈联“战乱民生苦,居安日子香”形成强烈对比,前句凝练概括“三吏三别”中的民间苦难,后句则捕捉到《江村》中“清江一曲抱村流”的短暂安宁。这种苦乐交织的生存状态,正是杜甫草堂岁月的真实写照。
尾联“如今多广厦,能否解君伤”化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千古之问,将诗意推向更深远的思考。在广厦林立的今天,诗人以反诘语气叩问:物质丰盈是否真能抚慰精神伤痛?此问既是对杜甫“大庇天下寒士”理想的呼应,亦是对当代社会的深沉观照。
全诗在格律处理上颇见功力,中二联对仗工稳,颈联采用流水对法,使凝重主题具有流动气韵。尾联设问作结,保留开放性的诗意空间,与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形成跨越时空的对话。
【参考AI】
主编:陈立军
主办单位:兴安盟诗词学会
主管单位:兴安盟文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