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大清·重修邑庙碑记
道光二十五年岁次乙巳荷月谷丹(公元1845年)
原文
益闻治民事神者有司之职也颇畏国法幽畏冥报者庶民之良甚多也县治西北隅有
城隍庙由来久矣自李公重修以来十有余年又被风雨剥削残敝者使
不急为整理修葺则无以壮神威而肃民志也癸卯秋
仁侯时老父台朔望谒庙毕恻然动念周围观澜见前后殿宇舞楼门墙两廊廪(lin)梁椽(chuan)柱珊栏并鬼判俱大半损坏几乎倾颓又见 城隍尊神冠履蟒袍执事等件也已残旧淡然无色欲为修理虑财无所出因思独立者难众擎者易遂捐廉倡先令道会司赵嘉成约本城绅士乡地订立缘薄在城内王范募化善士貲⑥财又谕各里乡地在各里募化善士貲财以为修补绅士等轮流督工其事而布施出入由监生张天锦一人经管不意工未落成而天锦病故其子廪生长可继父志凡损坏者补之残旧者修之鸠工庀财⑦黝垩⑧丹漆自山门以及后殿舞楼两廊并冠履蟒袍执事等件俱焕然维新而光彩耀日庶可以显 神威而福佑无疆也工既竣谨将
仁侯美意施财姓名募化人督工者勒诸贞珉志不朽且以劝后云
钦加同知衔 知永宁县事 时式玉 捐钱五十仟
特授永宁县儒学教谕 贾光坛
署永宁县儒学训导 王光文
特授永宁县城守司 赵合鼎
特授永宁县典史·前署邓州同知 李桃
邑庠生员 焦自明 沐手 撰文
邑庠廪膳生员 韩绍琦 沐手 书丹
经理武生 王万清 李彦成
廪生 黄金声 焦华
增生 金秉南 王天魁
生员 焦自明 黄瑞亭
增生 韩景星 公天禄
廪生张长可 梅德
署内 沈立修 徐振文 赵兴
乡地 孟宗义 王万和 梅发印 贺举 吴聚顺
道会司 赵嘉成 徒张祥魁 杨祥林 赵祥德 曲祥来
徒孙 张宗顺
同立石
道光二十五年岁次乙巳荷月谷丹(公元1845年)
句读
益闻①,治民事神者,有司之职也。颇畏国法②幽畏冥报者③,庶民之良也。县治西北隅有城隍庙,由来久矣。自李公④重修以来,十有余年,又被风雨剥削,残敝者甚多。使不急为整理修葺则无以壮神威、而肃民志也。癸卯秋⑤,仁侯时老父台⑥朔望谒(ye)庙毕,恻然动念。周围观澜,见前后殿宇、舞楼、门墙、两廊、廪梁、檩柱、珊栏并鬼判,俱大半损坏,几乎倾颓;又见城隍尊神冠履蟒袍执事等件,也已残旧淡然无色。
欲为修理,虑财无所出。因思独立者难,众擎者易,遂捐廉倡先,令道会司赵嘉成约本城绅士、乡地订立缘薄,在城内、王范募化善士貲(zi)财⑦,又谕各里乡地,在各里募化善士貲财以为修补。绅士等轮流督工其事,而布施出入由监生张天锦一人经管,不意工未落成而天锦病故,其子廪生长可继父志。凡损坏者补之,残旧者修之。鸠工庀财,黝垩丹漆⑧,自山门以及后殿、舞楼、两廊并冠履蟒袍执事等件,俱焕然维新,而光彩耀日,庶可以显神威而福佑无疆也。工即竣,谨将仁侯美意、施财姓名、募化人、督工者,勒诸贞珉志不朽,且以劝后云。
钦加同知衔 知永宁县事⑨ 时式玉 捐钱 五十仟
特授永宁县儒学教谕⑩贾光坛
署永宁县儒学训导⑪王光文
特授永宁县城守司⑫赵合鼎
特授永宁县典史前署邓州同知⑬李 桃
邑庠生员⑭焦自明 沐手 撰文
邑庠廪膳生员⑮韩绍琦 沐手 书丹
经理 武生⑯王万清 李彦成
廪生⑰黄金声 焦华
增生⑱金秉南 王天魁
生员 焦自明 黄瑞亭
增生 韩景星 公天禄
廪生 张长可 梅德
署内⑲沈立修 徐振文 赵兴
乡地⑳孟宗义 王万和 梅发印 贺举 吴聚顺
道会司 赵嘉成
徒 张祥魁 杨祥林 赵祥德 曲祥来
徒孙 张宗顺
同立石
道光二十五年岁次乙巳荷月谷丹(公元1845年)
注释
①益闻:益:早就、多次,闻:听说;早就多次听说过,熟知。
② 颇畏国法者:敬畏、遵从、惧怕王法国律的人,尊纪守法、远拒犯罪的人。
③ 幽畏冥报者:从心灵深处相信,冥冥之中存在着善恶报应规律的人。因为敬畏因果报应,而服服帖帖遵从抑恶扬善的人。
④ 李公:指隔任的上一任县长——李绳宗先生,任上曾修缮城隍庙。
⑤ 癸卯秋:指公元1843年秋天,即农历的葵卯年,清·道光二十三年。
⑥ 仁侯时老父台:老父台,旧时对县长的尊称。指广施仁政、爱民如子的现任县太爷——时式玉先生。
⑦ 貲财:计算财物的多少;寓意准备充足的资金(所费不赀:花费多得无法计算的资金。)
⑧ 鸠工庀财,黝垩丹漆:鸠工,召集、挑选熟练工匠;庀财,花钱购买材料、物资;黝(you),黑色;垩(e),白色;丹,红色;漆,油漆;四处挑选熟练工匠,花大价钱购买材料,准备各种颜色的油漆。指提前充分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⑨ 钦加同知衔 知永宁县事:钦加,由皇帝亲自加封;同知衔,相同级别的官衔,即由皇帝亲自加封的、和县长级别相同的官衔。知,知察、管理、主持;永宁县,古洛宁县;事,事务;主持永宁县事务(的人),即永宁知县,相当于现在的县长。
⑩ 特授永宁县儒学教谕:特授,由上级特殊、额外给于的;永宁县,现在的洛宁县;儒学教谕,元、明、清时期,县级主管儒学教育的官员,正八品,相当于现在的教育局局长,即上级特别授给的洛宁县教育局局长。
⑪ 训导:明清时期,于州、府、县的各级学校设立训导一职,负责辅助教授、学正、学谕、教诲生员,相当于教育局副局长、校长。
⑫ 特授永宁县城守司:特授,由上级主管部门特殊、额外给于的;县城守司,负责县城防务、治安的专职官员;由上级主管部门任命的负责县城治安防务的专职官员。
⑬ 特授永宁县典史 前署邓州同知:前邓州衙门官员,由上级主管部门同级平调到永宁县,任命为相当于现在的县办公室主任职务。
⑭ 邑庠生员:明清时期,县学秀才的一种称呼。
⑮邑庠廪膳生员:廪,仓库,这里指官方、政府机构;膳,膳食;廪膳,上级政府给予粮食补贴;廪膳生员,县学秀才中的优秀生,政府部门给予一定的生活补贴,以示优待,人数有限额。
⑯武生:武生员的简称。清代,通过本省各级考试录取的武童生,统称武秀才,属于科举制度中的初级功名。享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和免役特权,但整体地位低于文生员和廪生。
⑰廪生:廪膳生员的简称。有一定的社会待遇,可享受不服兵役、徭役,不受刑讯、鞭笞、逼供等特权。
⑱增生、附生、例生:增生是增广生员的简称。有些年份因形势需要,朝廷在额定的录取生员人数之外,再增加一定部分名额,这部分人员就叫作增广生员,相当于现在的扩大招生。有些特殊时期还要再三次的增加名额,这部分人员尾附于增广生员之后,就叫作附学生员,简称附生。例生,就是除考试之外获得的生员职称,当然是不太光彩的,例如捐赠钱粮、托人找关系走后门才得到的职称等,都是有钱有权有势人干的歪门邪道,是对科举制度的亵渎。
⑲署内:指县政府机关以内的其他人员。
⑳乡地:指县政府以下乡镇的、地方上的基层管理人员。
译文(意译)
早已知晓,治理黎民百姓、祭祀各方神明,乃为政者职责所在。心怀敬畏、谨遵国家刑律,笃信善恶有报、因果循环,此乃普通民众的优良习惯与传统美德。
县城西北处,有一座城隍庙,为前人所留。自上上任县太爷李绳宗老先生对其重新修缮,至今已过去十有余年。岁月流转,历经风雨侵蚀,城隍庙多处出现残破损坏。若不及时整修,既无法充分彰显神灵之威严,亦难以表达民众之虔诚心意。
清·道光二十三年,岁次癸卯之秋,心怀民情的父母官时式玉大人,每逢初一、十五,皆循例按时虔诚祭拜城隍。礼毕,心中忽生怜悯。遂于庙内各处细细察看,只见前后殿宇、舞楼,门墙、两廊,廪梁、檩柱,乃至珊栏,还有小鬼、判官之塑像,大半已遭损坏,部分几近坍塌;再观城隍爷之冠帽、靴履、蟒袍及手中法器等物,亦残旧破败,色泽黯淡,不复往昔风采。
时大人有心修缮,却愁资金无着。忽念“独木难支,众擎易举”,遂号召官民勤俭行事、节约开支,倡导踊跃捐资,以尽快修缮城隍庙。时大人率先垂范,捐出俸银五十仟。旋即指令永宁县道教主管官员赵嘉成,召集县城达官士绅与乡间有声望之富户,订立捐献合约。
于县城及王范镇,大力褒扬良善开明之士,鼓励多捐银两,并以多种方式宣传至乡村,务使家喻户晓,众人踊跃募捐。同时,组织热心人士轮流督查施工。
募捐款项之收支账目,皆由德高望重的监生张天锦负责经管。岂料工程未竟,张天锦竟不幸病故,其子廪生张长可遂继承父业,继续推进修缮事宜。
但凡有所损坏之处,一律予以更换;若有残破,则精心修补;遇有颓旧,便重新敷新。特意聘请技艺娴熟的工匠,不惜重金厚备优质建材,黑、白、红漆,一应俱全。从入口的山门直至最后的后殿,无论是戏楼、厢廊等宏大建筑,还是帽、靴、衣物、法器等细小杂物,皆焕然一新。在日月的映照下,光影交相辉映。如此,足以彰显城隍爷的神圣法威,庇佑一城臣民安居乐业,永享福祉。
工程即将竣工之时,怀着无比虔诚之心,对仁厚慈爱的父母官——县老爷时式玉侯台,致以无上崇高的敬意。对于那些慷慨解囊捐献钱财、严密组织并认真监工的功臣们,将其姓名勒石铭记,使之永垂不朽。同时,劝导后世子孙,延续这份善缘。
简评
县太爷时式玉,每逢初一、十五,皆照例虔诚祭祀城隍,为满城百姓树立楷模,引导民众效仿,以此树立城隍在人们心中的权威与影响力。
这一举措,实则是封建社会统治阶级巩固政权的有力手段,亦是皇权在中国绵延数千年的内在驱动力。
故而,当城隍庙及其设施——这些重要“道具”有所损毁或不够彰显威严时,时式玉便率先捐出俸银五十仟,以身作则,动员并组织治下百姓积极修缮城隍庙。
如此,“善恶有报、三生轮回”“恪守封建道德、安做顺民”的观念,便深深烙印在百姓心中,让他们严守道德底线,不敢越雷池半步,生怕遭“天打雷劈”。
这般恐怖阴森的“道德牢笼”,不得不说,正是封建统治者维护统治的高明之处。
因此,碑文开宗明义倡导:“治民事神者,有司之职也。颇畏国法幽畏冥报者,庶民之良也”这一铁律信条。
作者简介:杨小沪,男,洛宁县景阳镇人,1947年生,中教一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