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记者节表彰会
2025 年 11 月 8 日,是全国第 26 个记者节。日历翻过一页页,指尖触碰到这个属于新闻人的节日时,十七年前2008 年那个星光熠熠的夜晚,总会清晰地浮现在眼前 —— 那是中国第九个记者节前夕,在咸阳彩虹宾馆举办的记者节表彰大会上,我曾两度站上高高的领奖台,那份荣光与感动,至今记忆犹新,成为我新闻路上永不熄灭的灯塔。
2008 年 11 月 6 日,我还在乾县县委宣传部任副部长、县委通讯组组长。一通来自咸阳市委宣传部的电话,打破了办公室的日常:“明天晚上 7 点,请您到咸阳彩虹宾馆参加记者节表彰大会。” 挂了电话,我第一时间向时任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汇报。她听完笑着说:“祝贺你!” 这话让我愣了愣 —— 不过是去参加一场会议,何谈 “祝贺”呢?
第二天傍晚,夕阳的余晖还未完全褪去,我准时走进咸阳彩虹宾馆的会议大厅。一进门的瞬间,眼前的景象让我心头一热:来自全市各新闻单位的记者、编辑们,个个身着笔挺的西装,系着整齐的领带,脸上带着新闻人特有的干练与朝气,正陆续向会场聚拢。报到时,市委宣传部新闻科的同志笑着拍了拍我的肩膀:“杨部长,您可是今晚唯一能领两个奖的人!”
这话像一颗石子投进平静的湖面,我连忙摆手:“别开玩笑了!” 全市新闻队伍里藏龙卧虎,市级媒体的编辑记者们大多是高学历、高水平,既懂专业又肯深耕,我不过是来自县区的一名基层宣传干部,怎么可能超越这么多同行,一次拿两个奖?我嘴上没再多说,心里却泛起了嘀咕,只盼着晚会开始,解开这份 “难以置信”。
当晚 7 点,表彰大会在庄重的音乐中拉开帷幕。精彩的文艺节目轮番上演,歌声与掌声交织,会场里的气氛渐渐热烈起来。终于,主持人浑厚的声音透过麦克风传遍全场:“现在颁发新闻作品奖 ——《青山有幸掩忠魂 —— 追记乾县石牛乡何家塬村党支部书记肖宏斌》,作者:杨超,请上台领奖!”
听到自己名字的那一刻,所有的记忆瞬间涌上心头。为了采写这篇通讯,我带着 3 名同事一头扎进何家塬村,整整一周时间,白天采访村民,听他们讲肖宏斌书记带领大家修路、引水、种果树的故事;晚上加班整理素材,一字一句地打磨文字。那些感人的细节、滚烫的真情,我们生怕漏掉分毫。后来这篇 5000 多字的通讯在《咸阳日报》刊发,没想到会引起这么大的反响 —— 有读者写信说 “看哭了”,有乡镇干部说 “找到了工作的方向”。原来,用心写的文字真的能走进人心。
我理了理西装,系紧领带,一步步走向领奖台。耳边的掌声像潮水般涌来,带着温度,也带着认可。从市上领导手里接过证书的那一刻,指尖传来的分量,让我突然懂了“获奖” 的含义 —— 这不是简单的荣誉,是对我们基层新闻人 “脚踩泥土写新闻” 的肯定。
晚会继续进行,节目依旧精彩,但我的心却始终悬着 —— 刚才新闻科同志说的 “两个奖”,难道还有一个?就在我暗自思索时,主持人再次传来:“接下来颁发‘优秀新闻工作者’奖项,获得这一荣誉的有 —— 乾县县委宣传部杨超!”
这句话让我猛地站起身,惊喜与激动瞬间填满了胸膛。我再次整理好着装,迎着全场的目光走向领奖台。台下的掌声比刚才更热烈,许多熟悉的同行朝我点头微笑,那一刻,所有的辛苦都有了回报。后来我才知道,“优秀新闻工作者” 全市仅评 10 人,大多是咸阳日报、咸阳电视台、咸阳教育电视台等市级媒体和陕西日报、陕西广播电视台等省级媒体驻咸阳记者站的资深编辑记者,县区只有 3 人,我便是其中之一;更特别的是,评选有个不成文的原则:获新闻作品奖的,不再参与 “优秀新闻工作者” 评选,反之亦然 —— 一个人最多只能拿一个奖,可我却拿了两个。
散会后,评审委员会的资深老师、市级主流媒体的总编辑见到我,笑着解释:“你的获奖作品来自基层、质量高,是咸阳日报社推荐上去参评的;你的工作业绩也让所有人认可。在讨论表彰名单时,我们讨论了很久,最后一致决定:打破规则,给你两次奖励!”
“打破规则,两次奖励”—— 这八个字,它不是一份简单的荣誉,而是资深媒体人对基层新闻工作者的鼓励,是新闻行业对 “用心写好每一篇报道” 的认可。从那以后,我更加敬畏新闻这份职业:走基层时,会和村民多聊一会儿,多听几句他们的心里话;写稿件时,会反复打磨每一个细节,让文字带着温度、有深度。我始终记得,新闻工作者的价值,从来不是写了多少篇报道,而是写出的报道能否感动读者、能否凝聚社会力量。
如今,我从事新闻工作已经三十多年,也登上过很多次领奖台,但 2008 年那个夜晚,始终是我心中难忘的记忆。每当想起那个星光璀璨的夜晚,想起台下热烈的掌声,想起评委老师那句 “打破规则,两次奖励”,就浑身充满信心与力量。—— 因为那个难忘的表彰会告诉我:只要不忘初心,笔耕不辍,就永远有属于自己的星光。
(杨超 长期从事新闻宣传工作,乾县县委宣传部原常务副部长、乾县融媒体中心原主任,先后获“陕西新闻奖”等省市以上作品奖百余次;咸阳市委、市政府表彰的“十佳新闻工作者”“十佳文明宣传工作者”;陕西日报社连续七年表彰的“十佳通讯员”;陕西省委宣传部表彰的“全省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先进工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