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恨雨 《清逸满园》215cmx195cm,2025
山居杂咏
王贞友
山色看难足,松声听已谙。
每逢心有事,总会与云谈。
樊旭东荐评:闲逸旷达之中隐含的那份孤独于我心有戚戚焉。
往日时光
王 聪
日子今天有,时光昨日无。
明天先莫问,且尽手中壶!
王霓虹荐评:日子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公平的三天:昨天、今天、明天。逝去昨天 走在今天 迎来明天。“今日”看似拥有、如不珍惜 却转瞬即逝。“昨日”已逝却因物事存忆而永恒。“明日”先莫问 不管,且尽手中壶。“人生得意须尽欢”诗仙的豪情尽情彰显。简洁的语言和日常场景的截取,展现了深沉的时间哲思与人生感慨。日子今天有,时光昨日无。有此一句自是臻言,当谨诲后学也!
张恨雨 《陇上梵音》 165cmx175cm,2022
打工告别
刘道平
惜别依依步又停,回头掩袖泣无声。
哽喉一句叮咛语,莫让手机空响铃。
徐家勇荐评:此七绝以细节写尽打工离别之真。“步又停”“掩袖泣”绘出不舍之态,动作传神;“哽喉叮咛”承托浓浓之情,结句“莫让手机空响铃”,将现代通讯融入牵挂,弃俗套,取生活实感。全诗无华丽辞藻,却以质朴语道尽社会底层离别深情,余味绵长。
仲 夏
邓建秋
茶烟初散碧梧阴,闲坐楼前听鸟吟。
最是南风能解意,偶携荷气入衣襟。
耿春艳荐评:此诗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夏日闲适的意境,全诗通过视觉、听觉、嗅觉的多重感官交织,营造出清凉雅致的氛围。首句以袅袅茶烟与梧桐树影的静态画面开篇,暗示午后时光的静谧。次句转入听觉描写,鸟鸣声更反衬环境的幽静。后两句尤为精妙,“南风解意”将自然拟人化,而“偶携荷气”则以嗅觉收束,暗合“心静自然凉”的禅意。全诗未言“清凉”,却通过碧梧、荷气等意象传递出沁人心脾的凉意,完美诠释了“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之妙,堪称以景写情的典范。
渠江竹枝词(五句式)
孙和平
总忆纤夫不晓愁,千山万水下渝州。
一肩纤索牵风雨,岁岁年年不到头,
拉得长江水倒流。
张小萍荐评:小尺幅勾画出一幅曾经纤夫劳作艰辛的大画面。上联写实,从万水千山地理纵深,揭示出纤夫生活讨之不易。下联虚实相间,由纤绳想到牵风雨,由一路埋头艰难前行忘却千愁百忧,到只知江水在相对反向流动的感慨,体现了作者对下层劳动者的深切关注与同情。
张恨雨 《承天寺夜游记之一》33cmx50cm,2024
加勒万河谷二章(其二)
彭诗云
战士边关忘死生,版图界线血勾成。
深情最是昆仑月,长照冰河夜色清。
向咏梅荐评:白居易说“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任何一个时代的任何一种文学形式,都应该是与这个时代紧密结合,能反映时代鲜明特征的。彭诗云老师的这首诗,就是这样一首结合时代之佳作!这首绝句语言质朴,却不乏典雅,情景交融,情感饱满,化典故于无形。一二句以议论开门见山直入主题,表达作者观点。第三四句以景结情,表达对牺牲将士们的深情赞扬和怀念,韵味悠长,意在言外,言尽而意深,留给我们无限的想象。此绝句是深得渔阳绝句法之妙的。
山中见滑竿
何革
攀行千级力将衰,云上风光久费猜。
不死心思登绝顶,最关键处要人抬。
郭定乾荐评:此诗写的是一次登山体验。首句“力将衰”直白道出登山窘态,次句“久费猜”暗含对顶峰风光的向往。转句“不死心思”平中见奇,既显执着又带幽默;结句“要人抬”点睛之笔,既写实道出滑竿功能,又暗含人生哲理——攀登之路,有时需借他力,有一语双关之妙。诗能于俗事中见雅趣,自嘲中见豁达,语言浅白而意蕴深长,不愧当代绝句佳作。
螃 蟹
何阳义
横行八足有何凭?列将龙宫地位升。
甲厚虽能敌刀剑,绝无一计破清蒸。
张明新荐评:宋诗一脉,以理趣胜。螃蟹,无论八足如何横行,无论龙宫如何位升,无论厚甲如何敌刀剑,都难脱被蒸结局。咏物讽世,正合诗教。
张恨雨 《峨眉飞雪》94cmx45cm,2025
客 舍
李荣聪
醉眠乡宅梦回家,醒倚孤窗看月斜。
一树清辉应不重,三更压落紫桐花。
何革荐评:醉眠乡宅而梦见回家,可见这乡宅与“家”之间在冥冥中有着某种契合,也许是乡宅中的这些景象太熟悉,跟自己生活多年的老家有着许多相似。回家的梦醒了,思乡之情却被撩拨起来,难以复睡,于是斜倚窗沿遥望明月。此时作者平静的外表下应该是心潮澎湃的,继续着回乡之梦,少年时代的一幕幕场景在脑海中翻滚着。可是,光阴不可逆转,那些人,那些事,都一一远去了。此时,四围寂寂,淡淡的月光洒在梓桐树上,几朵花瓣在悄无声息地脱落。花开花谢,本是自然规律,然而作者却忽生奇想,仿佛这些花瓣是给月光压落的。在诗人的眼中,月光是有质感、有重量的,亦得无理而妙之趣。料想作者此时内心惆怅之极,那一瓣瓣飘落的,岂止是成熟的花朵,更是岁月的匆匆脚步。怅望星空无声的冷月,作者也许有着张若虚面对春江花月一样的感慨吧:人生代代无穷已,山月年年望相似。
当选县诗词学会副会长戏题
廖万平
每将诗作细推敲,博得虚名自解嘲。
年少此身真会长,哪才一米五般高。
伍全荐评:此作以自嘲笔法书写荣任之感,“会长”职称双关,怨身材短矮,不会长,体现了艺学造诣与不循规蹈矩,令人佩服,也只有“会长”才有此奇诗妙绝。全篇举重若轻,在幽默自贬中透出诗者风骨,恰似微躯可撑诗界,矮檐偏纳碧空。
冬 至
何智
檐头霜叶日飘萧,土灶无声归影遥。
一线寒光来瓦隙,白头人抱老花猫。
张建兰荐评:首句以“霜叶”“飘萧”总写冬至冷清环境;次句“土灶无声”“归影遥”,以平常物象暗蕴室空人独,深化冷清背景;第三句“寒光漏瓦隙”细节破全景之静,并照应“无声”;第四句以人物静物为特写,收束全篇,照应“影遥”。全诗脉络紧扣,以景衬情,用白描烘托移情换景等技艺,刻画了农村留守老人的孤寂之情,全诗无一“孤”字,却将老人无人共暖的落寞、惆怅藏于画面,反映了在大时代背景下,农村青壮进城务工,空巢老人留守的普实现象,岁月无声,静物不语,看似什么也没说,却又什么都说了,余味绵长,引人泪下。
北川清溪沟雨中撑筏
吴长骏
水绿沟青林萼红,微凉小雨景朦胧。
轻撑一筏穿桥过,不在诗中即画中。
汪大翔荐评:读这首诗,仿佛跟着诗人进行了一场宁静的雨中漫游。前两句是全景镜头:溪水碧绿,山沟青翠,林间点缀着红花,而凉凉细雨为这一切蒙上了一层薄纱。最打动人的,是后两句那瞬间的恍惚——当撑着竹筏轻轻穿过桥洞,竟分不清自己是在诗中还是画中。这一念之间的出神,比任何赞美都更有力地道出了景色的极致之美,那是一种让人忘却现实、完全沉浸其中的醉人体验。
晨
毛华兵
红日破云云岭横,高楼俯仰耳风清。
林蝉念夏将归去,争与芦溪一早鸣。
李菁菁荐评:这首绝句生动勾勒出破晓时分的壮美与生机。起笔“红日破云”气势恢宏,与高楼听风的清逸形成张力。后两句林蝉与芦溪的“争鸣”,既捕捉了夏秋之交的特有声响,又将季节流转的淡淡怅惘,化为清晨蓬勃的生机。全诗在动静交织中,传递出诗人对自然律动的敏锐感知,读来如沐晨风,神清气爽。
张恨雨 《春望雪山水满溪》195cmx175cm,2021
修 竹
郭定乾
春日行竹林间偶忆谚云:“养儿不如种竹,三年即能获福。”心有所感,归而有作焉。
修竹有幽姿,猗猗满山谷。
引步行其间,凄然动感触。
子猷爱此君,终日赏未足。
东坡爱此君,宁可食无肉。
与可爱此君,胸中有成竹。
我亦爱此君,其趣不相复。
忆昔髫龄时,家无隔夜蓄。
时斫两三竿,换米填饥腹。
或避风雨侵,以之补破屋。
或避炎蒸苦,织席资偃伏。
织笼以养禽,织簟以晒谷。
日与此君亲,夜共此君宿。
悠悠数十年,其情愈转笃。
人生天地间,万事徒碌碌。
养儿或不孝,父子犹反目。
不如拓荒园,广种千竿绿。
莫辞一春劳,三年即获福。
可以济老衰,非为风雅逐。
王聪荐评:竹,在中国人的心目中,特别是文人士大夫的笔下雅致得太久了。从《诗·卫风·淇奥》“瞻彼淇奥,绿竹猗猗”到“看竹何须问主人”的王徽之(子猷);从苏东坡的狠语"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到文同(与可)画竹时的"胸有成竹”,真是风雅相逐,清气逸人,然无一有关生资。《修竹》作者为当今著名农民诗人,其意趣自与他人“不相复”。忆及在那“家无隔夜蓄"的年月,竹,真是不可或缺的。"悠悠数十年"来,对竹的依赖,与竹的情感,胜过那些个不孝子。《史记·货殖列传》:“齐鲁千亩桑麻;渭川千亩竹……此其人皆与千户侯等。”今日拓荒种竹,不啻养儿防老也。郑板桥画竹有“疑是民间疾苦声”“一枝一叶总关情”的诗句,那是县令身份的他在抒施仁惠民的抱;而这《修竹》诗,才是"货真价实"的民间之声。
张恨雨 《古镇醉春风》 180cmx195cm,2025
惊 蛰
周红梅
雷发千山动,春声一夕中。
蛇虫初觉醒,草木渐朦胧。
雨过云犹湿,泥香燕欲工。
农家闲日少,试种小园东。
冉明登荐评:红梅女士这首五律紧扣“惊蛰”主题,生动描绘节令之景。首联写春雷唤醒千山,春声一夜而至;颔联绘蛇虫苏醒,草木渐萌;颈联状雨后云湿,泥香燕忙;尾联展现农家趁时播种。全诗画面鲜活,洋溢着春的无限生机和浓厚的生活气息。
至长沙
王刚
岸渚葱茏橘子洲,多时梦里此间游。
湘江隽气千年阔,岳麓文华一脉收。
每论贾生空扼腕,长吟屈子更搔头。
尝言材具於斯盛,得挽天心振九州。
周成宗荐评:《至长沙》以"岸渚葱茏"起兴,草木间暗藏楚骚遗韵。"湘江隽气"二句,刚柔相济,如星斗淬剑,锋芒内敛。颈联写贾谊、屈原,不落窠臼,以"谪后""沉前"的未竟之态,拓开历史纵深。尾联忽作奇想,"挽天河"三字既承杜陵忧愤,又见放翁肝胆,使全篇在沉郁中迸发壮采。此诗骨气端翔,能于尺幅间吞吐千年文脉,非徒以工稳见长耳。
偶 感
向咏梅
枯风摇落已三秋,草木萧疏紫陌头。
雁过云前声渺远,菊开篱外影悠游。
琴心荒废何处著,绮梦惊回怎堪留。
长恨人间非我有,一襟离索怯登楼。
胡徳勤荐评:此律以深秋为布景,“已三秋”“紫陌头”“雁过云前”“菊开篱外”,勾勒出疏朗而苍茫的画卷。诗人笔锋一转,从荒废的琴心、惊回的绮梦里,透出无处安放的怅惘。尾联“长恨人间非我有”如一声长叹,将漂泊感推向极致,登楼怯望,余韵悠长。全诗气脉流转,离索之怀与萧瑟秋光交织,清寂而动人。
张恨雨 《承天寺夜游记之二》33cmx50cm,2024
蜀南竹海吟
孟大川
翠篁如海接云岑,五百峰峦尽竹阴。
遥瞰群龟齐拜寿,近聆彩瀑喜行吟。
含烟古刹烦襟远,戏水花溪野谷深。
欲借隙光留胜迹,暂抛俗务乐芳林。
郑建琼荐评:《蜀南竹海吟》首联以“翠篁如海”“五百峰峦”泼墨写意,总揽竹海磅礴气象。颔联取“群龟拜寿”之奇观、“彩瀑行吟”之灵动,遥瞰近聆间,赋予山水以生命情态。颈联笔触转向幽深:“含烟古刹”涤荡尘虑,“戏水花溪”暗藏野趣,一静一动间拓展审美纵深。尾联“借隙光”既显摄影家独到视角,更暗含对须臾永恒的哲思;“暂抛俗务”卒章显志,将自然胜景升华为心灵栖所,与王维“随意春芳歇”异曲同工,完成从物境到心境的诗意跨越。
何惠荐评:泉流石罅而不鸣,水弱无声。“无边落木萧萧下”,风声渐起,萧瑟之秋天已在眼前。月华为谁人所赏,霜打谁家之莺,诗人的怅惘了然诗中。惟欣的是菊花初绽,“燃暮涧”,山云长在,闲情可托。道逢隐士相问,田园风光怎寻?一半的田园已荒芜,无人耕耘。诗人借“寒泉,落木,严霜,山云,望月,菊绽,沮溺”等意象,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含蓄蕴藉,韵味无穷。不失为有悲悯情怀、心怀家国天下的佳作。
红色巴中之旅
王霓虹
晨行蜀道雾朦朦,百里追寻赤帜风。
八十年来家国泪,万千将士死生雄。
陵园柏翠埋忠骨,战地英魂耀碧空。
且看今朝兴业路,新花依旧胜春红。
胡桂华荐评:诗人以巴中红色历史为背景,运用自然景物晨雾、翠柏与人文符号如赤帜、陵园的巧妙融合,一句“战地英魂耀碧空”,将抽象的革命精神具象化,展现出诗人深深的家国情怀和崇高境界,尤喜尾联,既明示追寻的目的,又以“新花”隐喻新时代硕果,让人感受到革命精神持续绽放的顽强生命力,令人振奋,特此推荐!
张恨雨 《茶叙古镇》68cmx68cm,2025
咏 虎
甘平山
一啸山川万籁喑,猴哥斗胆妄横行。
生威列阵倭逃逸,添翼追风虎出林。
假借野狐矜得势,作伥厉鬼叱无情。
只惭浪迹到衙府,竟与蚊蝇罪孽名。
[注]反腐:老虎蚊蝇一齐打。
毛必成荐评:此诗以猛虎为喻,摹贪腐之形,揭权奸之恶,笔锋如刀,入木三分。首联起势沉雄,尽显昔日权倾一方、势压群伦之态;“猴哥斗胆”一句暗含讥诮,讽其纵容附庸、恣意横行。颔联“生威列阵”状其嚣张气焰,“添翼出林”喻其结党营私,而“倭逃逸”更暗涉史鉴,深化批判维度。颈联以“野狐假威”“厉鬼作伥”二典,层层剥露其勾结纵恶、冷酷无情之本质。尾联猛转,以“浪迹衙府”道出权谋终场,“竟与蚊蝇”句直指“虎蝇同打”之现实旨归——昔日山君,终沦阶囚,贪腐之流,不论巨细,同属一丘。全诗以物喻世,似讽实詈,似咏实檄,针砭时弊而不失诗家之厚,诚为咏虎讽世之佳构。
夜雨晓霁
何俊孝
电鞭裂宇势凝渊,万壑腾蛟雨倒悬。
忽有曦明浮断涧,乍疑飞瀑溯星躔。
猿窥崖壁苔痕老,鹤定松烟雪影翩。
谁借飓风开宿雾,心光直破九重天。
闫眀亨荐评:起笔雷霆裂宇,承以曦光飞瀑之奇变。猿窥鹤定,幽深精妙。尾联“松借天风驱宿雾,心光直破九重天”,气魄雄浑,一扫古语“浮云蔽日”之沉郁,托出光彻天宇的浩然境界,尽显诗家坦荡襟怀。
张恨雨 《平乐古镇》68cmx68cm,2024
八节长欢·情书
毛德慧
鸟语关关。正东风软,柳绾晴烟。花笺宜慢展,陈迹又重翻。行行俱是少年梦,读来时、春到眉弯。不觉心湖轻漾,漫作漪涟。
光阴瘦了清欢。簪两鬓、新霜乱点其间。箱匣且封存,留故事,几分意味难删。黄昏后,聊再温、豆蔻华年。料他日、同君逢处,回眸竟是无言。
王刚荐评:浣笺阁主之词,每觉悦目赏心,于字里行间见心思细腻。此词由重翻旧日情书,恍惚重见当年情事,那时的美好,竟上眉间。下片思绪回到如今,感叹流年暗度,光阴瘦了清欢,那些记忆只能封存在匣里,就算与君重逢,也恐已无言。词作从览旧日情书的心中涟漪,回想,一步步感叹年华易老,斯情不再,词脉清晰不绝,拨动读者心弦。深得词之温婉意味,是以为荐。作者毛德慧,号浣笺阁主,每以“秋阁阁”称之,绵阳人,长居淮扬。
青玉案·啁啾在耳声声又
王乔
啁啾在耳声声又。啅破处、春光漏。几个游蜂随马后。岸风塘雨,杏花堪就。深巷明朝售。
江南踏遍皴和皱。尺幅千山恁拖逗。一旦春归何处候?古亭惆怅,酒边消瘦。寄得梅花嗅。
陈明琴荐评:此词以春声破题,啁啾鸟鸣啄开光阴缝隙,“游蜂随马后”平添灵动,春色跃然眼前。上阕“深巷明朝售”五字绝妙,不写杏花凋零,而将落英喻为待售之物,于清雅中揉入市井气,别出心裁。下阕尺幅千山与寄梅嗅香形成巨微对撞,踏遍江南的足迹,终蜷缩为鼻尖一缕冷香。全篇在宏阔春归之问与微小信物间往复摆荡,古亭酒影里,浮动着所有时代共通的怅惘——我们永远在等候一场无法签收的春天。
金错刀·情万种
黄怀清
情万种,恨千般。人间常有梦难圆。田荒草满常浮眼,珠落红腮损玉颜。
屏影乱,月光寒,窗前竹木也魂牵。音书不解相思苦,何日君回我歇肩。
徐继才荐评:此词用语平实生动,表现一个留守妇女对爱情、婚姻、家庭的守望与痛苦挣扎。特别是“浮”字,形象生动,展现了田野荒草之多,扰人心情烦乱;同时,暗示出欲望也像荒草,不断疯长与茂盛,流露出作者的悲悯情怀。
鹧鸪天·宝胜村采风
陈明琴
雨溅铜牌字更明,客家土屋聚文星。砚池倒浸千家瓦,诗草轻缠五代藤。
龙破壁,鹤梳翎,稚童学辨仄平声。蜻蜓争睹新题句,撞得金花满院馨。
周晓英荐评:这首小令如灵秀村笛,将采风见闻谱成水墨清音。上阕“雨溅铜牌”的细节暗喻文化洗礼,“诗草缠藤”更把百年文脉凝为可视藤蔓。下阕稚童辨仄平与蜻蜓“撞”金花相映成趣,平仄声韵引蜻蜓争睹,“撞”字石破天惊,让诗情随桂香飞扬,活现传统文化在乡村的当代模样。全词以灵动笔触,见证古老韵律穿越五代藤蔓,在新时代枝头绽出璀璨金花。
张恨雨 《梦染湘水、船隐千迴》200cmx170cm,2024
特别鸣谢
感谢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张恨雨副教授慨允惠赐画作,为本集增光添彩。张教授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学博士,师从著名艺术家宋雨桂、卢禹舜先生。其作品屡获殊荣,多次入选全国重要展览,并出版多部学术专著。在此,谨向张教授致以诚挚的谢意。
平台编辑:李菁菁
原文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so1hw22sgASNp68Yhv7QG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