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分五彩,笔有筋骨。”在吉林公主岭,画家杨术范以水墨为语、以人物为魂,让传统国画在当代焕发新机。近日,走近这位写意人物高手,聆听他笔端的风雷与温情。

杨术范老师
从“白山黑水”到“国家主题”:作品屡登国家级展台
杨术范先后进修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班并获硕士学位,现为吉林省书协会员、吉林省政协书画院画家、中华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山印社常务理事、公主岭美协常务副主席、公主岭市关东书画院院长。
作品《凌寒待春风》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白山黑水美丽四平中国画展;《终身的信仰》与人合作入选文化和旅游部“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项目展;《秋到我家》获全国人大常委会书画研究会、中共中央党校校刊社主办的庆祝建国六十周年全国书画展一等奖;《铁骨铮铮》获人民日报社《民生周刊》庆祝建国六十五周年全国书画展一等奖。作品多次参加国家、省、市美展并获奖。 “写意”不“写形”:让人物从宣纸里走出来。

在杨术范的画室里,一幅幅水墨人物或蹙眉沉思,或眉眼含笑,墨线顿挫间,骨肉俱现。杨术范擅长写意国画人物。他以笔墨为语言,看见打动他的形象后,即用精巧的笔墨展示意象,让生动的艺术形象展现独有的精神气质,或眉眼含笑,或神情专注,每一个细节都刻画得栩栩如生,仿佛画中的人物随时都会从画中走出来,与观者对话。
花鸟寓吉:一只雄鸡的多重祝福,除人物外,杨术范的花鸟画亦别具匠心。

他画雄鸡立于大石,寓意“室上大吉”;与牡丹同景,则表“富贵大吉”。传统题材被赋予吉祥寓意,使作品兼具艺术价值与文化内涵。杨术范既注重传统艺术形式,又吸收当代绘画新观念,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找到平衡,使古老的绘画艺术在当代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一方宣纸,几滴水墨,便可写尽人间烟火与山河岁月。杨术范以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证明了中国画在当代仍具澎湃生命力。相信这位关东画家将继续在艺术的道路上砥砺前行,创作出更多优秀作品,为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