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后裔诸葛冰西赴山西运城临猗县天兴村考察记
本网山西讯中秋团圆节期间,江苏金坛永墅村诸葛亮五十五世裔孙诸葛冰西兄弟驱车千里来到运城,在同学王尚文(原运城市公安局办公室主任)的帮助下联系临猗县诸葛亮文化研究会。十月四日上午会长严耀国,及孙青贤,王增耀接待了他们,诸葛冰西拿出了珍藏的《诸葛氏宗谱》:《蜀志》《一统志》均载:后主景耀六年冬,邓艾入蜀,瞻及尚皆战没。时京与乔子攀,攀子显,移居河东,以奉宗祀,故未舆国难。闻天兴村有诸葛亮故里之称,与宗谱记载有关联,吾本有心再续谱谍,于是即刻千里奔赴,详加考证。我们将多年研究成果《诸葛亮故里临猗天兴村》,《诸葛亮与河东天兴村》画册,郭清华老师著《中国武侯祠墓碑匾联集》赠给诸葛后裔,他们感动,赞扬我们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坚守者。
下午诸葛冰西在我们的陪同下到天兴实地考察,孙吉镇人大主席范自生,村委主任樊跃兵热情接待,在村委会召开座谈会,介绍了天兴村及周边村镇村民对诸葛亮祟敬热忱,世代相传的诸葛亮故事精神,在场村民纷纷发言,热情高涨。
会后诸葛冰西观看天兴诸葛武侯庙墓遗址地。返回时已夜幕降临,细细秋雨绵绵。
回到江苏后诸葛冰西发来《天兴考察有感》的微信。中秋节又发来《赴山西运城临猗县天兴村考察后记》。赞扬临猗诸葛亮文化研究会为往圣继绝学习的精神。
诸葛亮后裔诸葛冰西赴山西运城临猗县天兴村考察后记
今闻山西运城临猗县有天兴村者传为诸葛孔明故里,此地自秦行郡县以来即为河东之属,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其有关孔明之说与吾《诸葛氏宗谱》记载似有关联,吾本有心再续谱谍,于是即刻千里奔赴,详加考证。《蜀志》《晋书》均载:京与乔子攀、攀子显于咸熙元年(264年)内徙河东入晋,诸葛瑾、诸葛亮子孙皆于河东归宗,以奉宗祀。然所谓奉宗祀者其先人必有庙堂、神位在焉。按周制:小宗之有祠也,宗其继高曾者,惟五世则迁,故孝思所致,分祖以降,犹得推崇祢祖之祀。由是观之,诸葛京等归宗奉祀应至少上溯五代在河东大地上生活过。又据《荣河县志》《平阳府志》《太平御览》等记载:诸葛武侯庙在县城东南三十里天兴村,世传武侯生于天兴、长于寺底。考之即今庙遗址所在焉,其旁有地曰“诸家地”。天下事乃有奇巧若此者?吾《诸葛氏宗谱》亦有相似记载,况蒲剧唱腔中历来有唱词:我本生在荣河天兴村。每年两次大型庙会,以奉宗祠、凝聚族心、香火旺盛,周边村镇人民历来对武侯怀有深厚感情,敬畏不遑,方志、族谱足资互证,此地信为孔明故里不诬矣。我诸葛氏之迁于江苏金坛永墅村,自宋理宗景定年间迄今已760多年,数百年间宗谱之修盖亦累矣,考我族宋末元初爰始聚庐,未睱及此,及至明成化己亥年(1479年)亮公三十九世孙以昂公子字仲章以优贡赴广东高州府石城县(今廉江市)任县令,于衙署内得武侯公全传于败籍中,而以所藏家乘质之,若合符节。遂于抚循之睱,详加参考,编辑粗成。因薄书烦冗,恐事难成,随即千里寄之于昆弟以旻公(贡生),以旻公急向族中能者并力合修,赖同志者众工,告竣于戊子(1481年)冬瑞。自是我云墅谨慎堂与云阳大华堂族谱分修,有了独自的宗谱。盖谱学源于春秋,成制于北宋,兴盛于明清,故存世宗谱者大多始成明清而宋以前百不存一。云墅谨慎堂之《诸葛氏宗谱》源自时间更早的云阳大华堂宋代族谱,有成谱时间早、史料丰富、编辑严谨、考证详实的特点。现存最早的一部宗谱修于民国四年,距今也已经111年了,可惜一部清道光八年的族谱原存于我曾祖父德润公处,不幸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焚毁于“破四旧”运动。最近一部族谱由我父亲诸葛全(曾任空字027部队第三飞行训练团副政委,江苏丹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1990年离休,副厅级待遇)于2000年主修完成,并被上海图书馆,南京图书馆,成都武侯祠博物馆收藏。谨慎堂《诸葛氏宗谱》记载,诸葛氏出自汉司隶校尉葛丰,汉文帝追叙其祖灭秦之功封其为诸县侯(山东诸城),因并氏而覆姓诸葛。丰传七世至珪,珪生三子长瑾次亮三均,瑾仕东吴为左将军,封宛陵侯;亮仕蜀汉为丞相,封武乡侯;均无传。亮初无子,求兄子乔为嗣,后生瞻,瞻生尚、京,后主景耀六年(263年)冬,邓艾入蜀,瞻及尚皆战没,时瞻子京与乔子攀、攀子显移居河东,以奉宗祀,故未与国难。京生二子,长膺次肩,膺嗣伯尚归南阳为南阳派,肩承本生为河东派,膺生二子,长文次武,武无传,文生旦,旦生俊,自是而晋而宋而齐梁,历隋唐至唐宣宗大中年间,诸葛翱、诸葛翔兄弟为避战乱举家东迁,经两淮至广陵由瓜洲渡扬子江,历润州而东抵云阳大华里居焉,传至三十二世维贤公登绍定己丑(1228年)进士、授翰林五经博士。会宋末鼎沸,广陵以上悉为胡距,公致仕归,由云阳大华迁居金沙东乡澎溪渡口,名其居为永墅,因处大云之乡又名云墅,家而居之,遂成鼎族。至今维贤公与二位夫人墓冢犹在,墓表石碑仍可辨识。原碑由元代大书法家赵孟頫撰文书丹,现碑立于清乾隆年间,为金坛市文物保护单位。今天,祖国正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程,民族的复兴首先是民族文化的复兴。扬弃和发展优秀的民族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诸葛亮的精神品质、道德风范、遗文札牒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毛泽东主席曾说“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予总结,继承这一份宝贵的遗产。”梁任公(启超)视宗谱为有待开发的宝库,自古家国一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并称,古人云:夫天下者家积也,谱可以联天下,联天下为一家。允称其论。宗谱内容包罗万象,材料丰瞻,可为解剖社会民生之麻雀,可弥补方志正史之遗缺,在此基础上扬弃,古为今用,汲取营养,于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促进文明建设不无裨益,于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民族统一大业,或亦不容藐视也!临猗县诸葛亮文化研究会孙青贤先生嘱余作文以叙考察观感,吾德薄能鲜,不能一一叙之,不揣鄙陋略述大概如此,若能于诸葛故里有所裨益则更幸甚。
时在乙巳中秋亮公五十五世裔孙金坛云墅诸葛冰西谨识于无锡古运河畔。
诸葛亮后裔诸葛冰西简历:1962年8月出生在山西临汾市。1979年7月考入山西农业大学农机系学习。1984年7月毕业分配到山西省农机局鉴定站工作。1987年调无锡纺机厂工作。2022年8月退休。中共党员。
附件:亮公五十五世裔孙金坛云墅诸葛冰西天兴考察有感
三日驱车四千里,终于看到了心中的圣地。两千年后我还能站在祖宗曾经生活的土地上,那一刻仿佛远去的祖宗就轻盈盈地向我走来,祖宗们,你们在那边还好吗?心在激烈地跳动,自豪感油然而生,隔着两千年的时空与祖宗对话,这是多么幸运又幸福的事情啊。感谢有您这样为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的坚守者,没有您们为往圣继绝学的精神,天兴村或许就此湮灭在历史的尘埃中了,为您们伟大的工作点赞,再次谢谢您们。
都市头条编辑:张忠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