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园月 家国情——梁园辞赋走进商汤王”大型采风活动圆满举办
2025年10月5日,由梁园辞赋社主办的“梁园月 家国情——梁园辞赋走进商汤王”大型采风活动在商丘巿坞墙镇商朝第一都(南亳)成功举办,众多文化艺术界人士齐聚一堂,共同深入挖掘商汤文化内涵,传承和弘扬古代梁园文化精神,促进两种文化的融合与传承。
梁园月,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西汉时期,梁孝王刘武在睢阳(今商丘)大兴土木,建造了规模宏大、景色秀丽的梁园。梁园不仅是一座奢华的园林,更是当时文人雅士的汇聚之地。每至明月高悬,清辉洒落在梁园的亭台楼阁、湖光山色之上,营造出一种如梦如幻的意境。彼时,众多文人墨客如枚乘、司马相如等常于梁园聚会,他们在月下饮酒赋诗,畅谈人生理想,创作了许多流传千古的辞赋佳作。梁园月也因此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象征着文人的风雅、才情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代表着当时文学创作的繁荣与辉煌,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活动当天,举办了“梁园月 家国情——梁园辞赋走进商汤王座谈会、诗赋书画座谈会。梁园辞赋社常务副社长、当代书法墨玄学派开宗立派者、著名书道家墨玄子代表采风团对到场的领导、嘉宾和艺术家们表示热烈欢迎,并点明此次活动旨在将商汤文化与梁园文化深度融合。
出席此次“商朝第一都”(南亳)商汤王采风活动的艺术家阵容强大,涵盖了文学、书法、绘画、朗诵等多个领域。其中包括原商丘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二级巡视员、商丘日报报业集团董事长刘道明,原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河南炎黄文化研究会会长田启义、原商丘广播电视台副台长、当代书法墨玄学派墨玄导师、著名朗诵家于爱萍,梁园辞赋社学术副社长清闲等二十余位知名人士。
座谈会上,“商朝第一都”汤王祠景区管委会主任谢信民致欢迎词,并介绍了商汤文化的保护和开发情况。商汤作为商朝开国贤君,以仁义为基,德政广敷四海,其精神影响深远,南亳故都留存的千年胜迹和汤王庙宇彰显着万古精神。
梁园辞赋社常务副社长墨玄子在讲话中强调,此次活动意在深入探索商汤文化内涵,传承梁园古风精魂。他提及西汉梁孝王所筑梁园,曾是文学创作的摇篮,促进了文学流派的形成与发展。
原商丘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刘道明也发表了重要讲话。随后,于爱萍老师深情朗诵了墨玄子创作的《商汤雅集赋》,展现了商汤的伟绩和梁园文化的魅力。梁园辞赋社学术副社长清闲女士及采风团的艺术家成员也分别发言,分享了自己的见解和创作思路。
《商汤雅集赋》中提到,此次活动中二十位艺术家才情超卓,或挥毫作赋颂汤王之伟绩,或泼墨绘卷描圣主之丰神。活动旨在以诗赋书画为媒介,促进传统经典的更新,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碑林文化景观,推动商丘文化旅游和乡村产业的发展。
商丘市美术家协会示范区美术创作中心主席、墨玄教师、著名画家唐小琴,现在呈现了她的牡丹画作。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柘城诗词楹联协会会长、墨玄教师、著名诗人书法家李少华女士,柘城诗词楹联协会顾问、著名诗人书法家李德信先生,著名画家王立江先生,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画家朱春丽,豫慈安诗词社理事、诗人葛绪荣,豫慈安诗词社理事、诗人凌红先生,商丘市作家协会会员、柘城县诗词学会理事、诗人王凤仙,商丘市诗词楹联协会理事、诗人李兰金,等诸多艺术家都呈现了自己诗书画作。
墨玄子代表梁园辞赋社表示,将与诗赋界、书画界携手共进,促进创作者与爱好者的交流,提升创作水准,推动文学繁荣。同时,借助媒体报道和网络宣传,扩大活动影响,彰显古韵雄浑。这是由梁园辞赋社社长朱昆良部署的系列采风活动的第四站,此前三站分别聚焦于“恒康养老”“醉牛辣”“仓颉祠”,旨在全方位挖掘与传承地域文化,每一站都如同文化拼图中的一块,不断丰富着当地文化的完整图景。
此次“梁园月 家国情——梁园辞赋走进商汤王”大型采风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为文化交流搭建了平台,更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注入了新的活力,有望成为文化交流的典范,助力中国文明的发展。
编辑:张忠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