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心安处是吾乡 ----读杨明其人其字 李发模 1 当今,世界大洗牌,时势摸牌,谁摸到了自己的江山和社稷? 哪个对手 谁在赢得赞誉? 书法,白纸黑字,不见它,字也不存在。存在是什么呢?是眼见、心思。眼见与心思打成一片,什么是事实,纸可见证。先辈说,字是人生的打门锤。字能打开金木水火土、东西南北中,见字如见其人。 当今,名利的熙熙攘攘,买卖的双双对对,真人真字在哪?正好现在,现在,我看见一个人,一个个字,人叫杨明,字是他的木棒书和筷子书。 杨明,1955年出生于“书画艺术之乡”贵州绥阳旺草镇。他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一级书法师,著名木棒、筷子书法家。现任有关书法院院长,各种艺委会委员。其作品在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各大电视台和报刊频频亮相,并多次荣获国内外各类大奖,一些碑刻和馆藏都见他的简介和作品。 他艺业有成,反哺故土,50余年来,他为家乡和他乡义卖捐赠,助力校园育人。且义务写春联上万多幅,爱心满滿。 2
杨明从政、从文、从艺至今,他亲山爱水,尊老爱幼,仁心宅厚。给我的总体感觉是:言慢者贵,性柔有福,德厚者慧,知乐者足,乐施者顺。 他曾从政,是一个能解决问题的人。他从文,有跨界思维,勇于创新。他从艺,敢于对命运说不,自我求半予他人以满。我与他的交情,见面少,牵挂多,一转身已是几十年。他这人,自带阳光月色,正配他杨明之明,岁月因他有香味,友情因他多情意。每想起他姓杨,心中就有杨柳春风万千条的感觉。
3
记得前贤邵雍有过上下二吟,其大意是:自下观上,无限富贵,远;自上观下,无限贱贫,近;自心观物,何物能一,虚;自物观心,何心不均,实。这也许就是知民心似水载舟覆舟,悟民意似心可暖善焚恶。 杨明知道,把心挂在名人的名气之上,只是衣服;等众口铄金不如用好沉默是金,个人的是体现在书法中,也是一族群。杨明治学练字,他个人是在养蚕也在抽丝编织自己,心穿的那件衣服,才叫世界。 4 乙有人为亿,山有人为仙,人字拔节生长,扎根大地山水,枝桠天意日月,书者利众天时地利人和,艺术之岁数,感动时间就万岁。读杨明书法之字,可见一眼千年。我不是说他的字有多好,是指他文有元神,即生命最初之神,再时神,即所知之神。二者真藏须应物,应物须用心,神韵在握,则了了分明。 如果说书法艺术的笔画也像数术,内涵宇宙流变的概念,即与永恒的本源关系。那么,它便有上苍的活语,灵魂的解释。万物皆数术,非是完美而是自在,自在养心安即归处。 5 此心安处是吾乡。杨明,他知修养自己,学会谢谢自己,他知人心都连着道,尽人事而顺应天命,作自我内心生命的主人。他探寻形而上与形而下,诗意远方多远,也就是近在咫尺的油盐柴米。 人嘛!人与动物之别,心眼多一点,凑个数。活的意义,时间长一点,舒服一点,乃食色本能。物质之上的精神,如何求得,折腾着赚名赊利,苦就是自找的。 杨明深知,文字是一个个故事,书法需要天赋、灵感,乃至个人的特征、观念、呈现,字也像人,其唯一性是让人觉醒。觉醒像什么?打一比方:飞雪,是天地换毛,冬白赶往红,雪花十片百片千片万片,白茫茫一片都是为了放下心寒。艺术,首先是让自心温暖,成长之路上,才会有东风第一枝。 当今,艺术市场在变天,某些乡土特色被边缘化,一些原汁原味被当作韭菜。某些交易,在不懂、半懂、装懂的操作中扭曲真意。就这忧患而言,杨明的书法,也像乡下人进城,走在街上,他是庄稼;住进宾馆,他是土地;面对繁华,他一脸油菜花开了;乡音出口,是山水的故事。他的成就,像峭岩对天也敢指指点点,他心之明澈,面对人流欲流,他的内心清澈见底。 这就是德艺双馨的书法家杨明,他心可供人安居,他情是艺术的故乡。
2025,7,18
(作者简介:李发模 著名诗人,贵州省作协原副主席,贵州省诗人协会终身名誉主席,代表作《呼声》。) 杨明简介 杨明,1955年4月生于“书画艺术之乡”贵州省绥阳县旺草镇。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一级书法师,著名木棒、筷子书法家。现为中国木棒、筷子书法院院长、好人中国贵州书画院院长,中国中外名人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书法作品先后刊登在《人民日报》、《贵州日报》等报刊上。书法作品先后在“中央电视一台、二台”“贵州电视一台、五台”专题播出;曾参加“中国文化年”欧洲十国展出。 2010年7月,书法《樵父樵夫》集获文化部颁发二等奖。2010年10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获“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2015年,书法作品收录文化部文化艺术中心编辑的庆祝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70周年七大家”书法选集;
(来源:北京大学未名湖艺术研究所) |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