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洛宁城隍奶奶
相传,在某一年的三月三,正值城隍老爷武大烈诞辰,老城城隍庙依循旧例举办庙会,以表庆贺。上午九时,依照惯例开启赛神活动,众人会抬着城隍的木雕塑像四处巡游,城隍爷安坐于八抬大轿之中,仿若巡视乡里。
队伍前方,执事鸣锣开道,炮手点铳助威,众多仪仗紧随其后,前呼后拥,场面热闹非凡。看热闹的民众纷纷簇拥着观看,形成一条长长的人龙。
曾有一回,当城隍爷的巡游队伍行至城东余庄村时,李家院内的姑嫂二人,踩着凳子,隔着墙头,好奇地张望着这热闹场景。
依照彼时民俗,尚未出阁的闺中女子,不可随意出门去看热闹。只见城隍爷的巡游队伍吹吹打打,从远处缓缓而来,沿着墙边蜿蜒前行,又渐渐远去。姑嫂二人见状,不禁拍手欢呼起来。李氏女见那城隍爷相貌堂堂,身姿高大威猛,不禁脱口而出,对嫂嫂说道:“城隍爷长得还怪排场哩!”
嫂嫂打趣妹妹道:“你莫不是看上城隍爷了?干脆嫁给他得了。”
谁料,话音刚落,妹妹竟从凳子上出溜下来,一口气没喘上来,就此气绝身亡。周围百姓知晓此事后,便纷纷撺掇促成了这门亲事。如此,这位李姓女子,当真成了城隍夫人。
无独有偶,同样的故事后来在县城西的王范镇崔家也上演了。崔氏族人悲痛含泪,将尚未绽放芳华的爱女崔小随,安葬于崔氏祠堂西北方约五百米处,并筑起一座坟丘。
之后,崔小随托梦给家人,言及阴司地藏王召集第一殿秦广王、第二殿楚江王、第三殿宋帝王、第四殿五官王、第五殿阎罗天子、第六殿卞城王、第七殿泰山王、第八殿都市王、第九殿平等王、第十殿转轮王十大殿阎罗君王,详查其死因,觉颇为蹊跷。于是派人前往媒神之祖“月老婚姻登记处”调查,发现“崔小随”与“武大烈”之名,暗寓前世姻缘未了,巧合促成阴亲以作弥补。
于是,在地藏王与众阎罗王的主持下,由月老牵线“千里姻缘一线牵”,择定吉日,崔小随与武大烈城隍隆重举行“合衾之礼”,并被册封娘娘神位。家人得知后,转忧为喜,遂在崔氏女墓前立碑,上书“城隍奶奶之墓”六个大字。从此,王范街崔家便成了洛宁城隍爷家的亲戚。

余庄李氏之女拔得头筹,荣膺城隍大奶奶之尊位,端坐于城隍爷右侧;王范崔氏之女亦懿步壸蹊,有幸成为城隍爷二奶奶,位处城隍爷左侧。如此,余庄李氏家族与王范崔氏家族,便成了城隍爷的娘家人。
自此,每年三月初三老城城隍庙庙会,娘家人余庄李氏敬上头柱香,王范崔氏敬二柱香。庙会期间唱大戏,会安排娘家余庄李氏与王范崔氏族人在前排就座,若娘家人有一方未到场,则戏不能开演。这一风俗延续良久。
城隍奶奶的娘家哥嫂,还曾将其塑像请回家中居住数日。他们夫妻下地劳作时,便把孩子托付给身为城隍夫人的妹妹照看,孩子竟一晌午都笑容满面,不哭不闹,乖巧异常,众人皆感惊奇。
一日,他们又叫泥塑的妹妹照看院里晾晒的麦子,鸟、鸡、猪、狗皆远远躲开,不敢靠近分毫,麦子颗粒无损,安然无恙,一时传为美谈。
2016年,余庄李氏于城隍大奶奶的安息之地——寿安山(古称寿宛山),为其建庙塑像,并立碑以作纪念。此地,正是李氏女成为城隍大奶奶后长眠之所。


早在2012年,王范崔氏族人便在城隍奶奶墓址上建起了城隍奶奶庙,2015年,又在庙内塑起城隍爷与城隍奶奶之像。
倘若您有缘至此,便能看到城隍爷英姿挺拔、神武威严,端坐在庙宇正中。其右侧的李奶奶,面容和善,慈眉善目;左侧的崔奶奶,则尽显富态,端庄大方。如此景象,引得游人纷纷驻足,或虔诚祭拜,庙中香火终年缭绕不绝。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杨小沪,男,洛宁县景阳镇人,1947年生,中教一级教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