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28日,西北课改名校共同体秘书长、陕西师大宋永成教授应邀到深圳市罗湖区参加课改活动。
27日上午,以“AI无止境 明师创未来”为主题的罗湖区第二届课程博览会在罗湖区梅园实验学校报告厅正式开幕。课博会由深圳市罗湖区教育局主办、罗湖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承办。罗湖区人大、政协、深圳市教育局等领导,以及多位教育界知名专家学者、罗湖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嘉宾出席了开幕式。宋永成教授应邀参加了此次盛会。



罗湖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高延勇致辞。他指出,此次课博会不只是罗湖课程建设成果的一次大检阅,更是激发区域教育创新活力、促进优质资源共建共享的加速器,罗湖区要紧抓教育数字化发展的机遇,加快推进以贯通培养为核心的区域新质课程体系建设。

罗湖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李春娥介绍了本届课博会的特色亮点。她指出,本届课博会与首届相比实现了质的飞跃:直播间数量由去年的61个增加到235个,课程数量更是呈4倍增长,1410门课程涵盖10大模块课程;2000余位教师走进直播间,参与课程展示与互动交流。其中,中小学名书记(校长)、名园长、名师工作室、名班主任工作室、教育集团校组成的五大品牌课程集群,凸显教育领军者的示范作用;学科类、素养类、人工智能、项目式学习、家庭教育、帮扶地区协作类六大特色课程,全面覆盖了教育教学多维度需求。

作为罗湖教育“14104”发展战略的关键实践,本届课博会不仅是区域教育成果的“展示台”,更是推动教育生态升级的“实践场”,罗湖正在以AI技术为驱动,深化“新质教育”探索,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罗湖方案”。

开幕式结束后,宋永成教授参加了罗湖区教育局《新质区域教育生态系统性重塑的实践研究》课题开题论证会,并且受聘担任课题组指导专家。本课题由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创新专业委员会立项,高延勇局长担任主持人。论证会由罗湖区教育局副局长高星主持。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李铁安,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李海东、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彭红玉、宋永成教授、深圳大学教育学部副部长曹晓明、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邹晓东、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创新专委会秘书长邓永刚 、武汉大学深圳研究院主任雷元怡等八人组成专家组,对课题进行了全面分析和论证。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该课题政治站位高、内容扎实、区域特色鲜明,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同时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
高延勇局长对专家组建议作了积极回应。他表示,课题组将提升研究格局,从“城区样本”迈向“湾区标杆”,在国家教育强国战略与大湾区发展背景下系统梳理政策与理论资源。罗湖将把“贯通育人”作为核心主题,直面学段割裂、“钱学森之问”等教育痛点问题,构建幼小初高全链条育人体系,探索区域层面“如何培养人”的罗湖答案。

罗湖区教育局、教科院、课题组成员,以及深圳市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应用实验学校、扬帆班、新质课堂授课教师代表参加了论证会。高延勇局长为课题组指导专家颁发了聘书。


论证会结束后,宋永成教授到深圳市洪湖小学,拜访了著名课改专家穆传慧校长,并且现场观摩了洪湖小学在课博会上展示的直播课。

28日上午,应深圳市罗湖区龙创实验学校邀请,宋永成教授为该校教师做了以《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育质量》为主题的课改专题讲座。宋永成教授结合国家政策要求和课改名校经验,就龙创实验学校课改发展方向、课堂流程、导学案编写、小组建设与评价等问题做了比较全面系统的阐释。龙创实验学校尉书楼校长做了总结发言。他指出,教育改革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罗湖区已站在全国教育改革的前沿,龙创实验学校需紧跟时代步伐,以 “稳中有进” 的态度探索符合校情的课改路径。他鼓励全体教师以此次培训为契机,主动转变教育理念,积极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推动学校课改深入发展。龙创实验学校刘春明副校长主持了报告会。




在深圳期间,宋永成教授还与高延勇局长、李春娥院长、李铁安所长、李海东副院长、邹晓东副理事长、穆传慧校长、尉书楼校长、刘春明副校长、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基础教育集团常务副总校长皮爱民、罗湖外语实验学校李国文校长、著名课改专家赵康主任、温传扬校长等人就课改发展、人工智能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以及合作推动课改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交流。
近年来,罗湖区在中小幼创新人才贯通培养、以AI为核心的“新质教育”探索方面成效显著。宋永成教授此行对加强西北课改名校共同体与罗湖区合作、推动课改名校在教育数字化和人工智能领域探索方面有重要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