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续缘
左显成
五十年,五十年。那是我们天津大学土建系地下建筑七五班值得纪念日子。年轻小伙子,青年姑娘,从祖国各地来到湖泊之地天津市。三十九位相遇,三十八位同窗,向往自己青春之梦,一份国家重托,一份责任,在这座学校耕耘。
时风催人泪,奋起紧直追。参差不齐学龄,年龄相差巨大,老师客服各种困难,填平沟壑,弥补人生道路坎坷,在起跑线上,同步起飞。
自然灾害,唐山1976年7月28日凌晨3点42分,中国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一带(东经118.2°,北纬39.6°)发生里氏7.8级(矩震级7.5级)大地震,震中烈度11度,波及天津北京,我们和老师抗震救灾,师生情,共建地震棚,在地震棚内共患难,教室里上课。老师百般热情,教学陪读,补课跟班,学生难以忘怀。
“三大伟人”去世,我们遇上,为他们悼念,为他们流泪,振起精神,继续战斗,阔步前行。社会正在变革,我们是起点,知难而进。老师启动多学一点,打开人的思路,也打开我们人生路。
迈向社会,我们从事不同行业,留校教书的,到外校教学的,设计单位,科研院所,施工单位,有我们身影,拼搏是我们共同行动。社会上不认可,我们用实际行动,用自己所学知识,改变了各个行业的面貌,做出了我们“工农兵学员”社会贡献。直到退休,单位返聘继续工作,最后退出工作岗位,颐养天年。
相聚是情,是义。记得我们同窗三年,天津大学8教学楼我们读书地方,九楼办公楼标志性建筑,图书馆,我们身影,31楼是住宿地方,青年湖纪念游玩散步地方,第一食堂是养育我们地方,体育馆,操场锻炼场地。天真浪漫,坝坝电影故事回放,穿过南开大学后门,夜晚电影吸引我们目光,豪情激励,总在头中回响。
六里台、七里台走出校门,到天津街道奔跑,买点生活用品和观看城市风光,开阔视野,总是难忘。
五十年的记忆,五十年回想,留下我们深深回忆,难以忘怀。我们学友,不论年纪老少,都想回校看看。1953年老校友,一身容光,身体笔直,走路挺拔,显得如中年,并没有变老,回到学校看看,永恒纪念,不可缺少。校友多情,总有那么多说不完的话语,用步行测量,看看学校风貌,湖泊、新的面貌。
北洋大学,天津大学,时代烙下的印。130年征程,130年丰碑。历史在改变,谱写人间的华章。工科理学,研究并演出一大戏,国际大舞台,校友遍天下,知乎来也,实事求是,治学宗旨。务实,干实事,做人本质。
多次回校,相聚尽欢。10年相隔,多次见面,总是那样投缘。三十八位班友,有的仙逝,有的体弱,家里有事,未来校相聚。思念总在心里,总愿同学身体健康。五十年相遇,来了十二位代表,外加女同学的丈夫,国际教育学院书记女士金旋,老班长陈金和组织相聚,天津校园。国际教育学院座谈会,听见同学丝丝话语,学习工作经历,激情高歌。退休自我保健,虚过七十岁,脸上刻记年轮,头上冰霜,无限荣光。欢歌笑语,总挂在脸上,夕阳无限好。读书八楼回访,现在已经成为海洋工学院教学楼。正在发放校庆130年的纪念品,资料和体恤衫。合影留念,个人拍照,体验在这里读书的时光。地震棚亲香,读书直接追求,就像燃烧的火焰,照亮我们前行的步伐。

老校区体验,天津市南开区学府街道经纬路92号;新校区天津市津南区海棠街道雅观路135号。校庆130年周年建工学院,盛大的会议,我们参与,并和师生交谈,敞开非心,吐露我们学成奋斗经历,共同为祖国建设出把力。
年老了养好身体,再回校看看,但愿同班学友,相聚真情在,夕阳红满天。没有什么告别,只有相聚再看看。到天津,到东北,去南方,来四川,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看看九寨沟风景,黄龙瑶池,四姑娘山,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黄山峰绮丽,华山峯和险。祖国河山壮,任您蹬行,只靠身体壮。
2025年10月6日星期一都江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