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迹河北》
走马燕赵,"中国雕塑之乡"曲阳(2)
中华14亿人口,奇才荟萃。有神童可以将唐诗3百首倒背如流。但迄今为止还没听说过有一位神人将中国2千多个县份背诵下来的。2千来个地名也是词条,读全了不需要学历,直接就是博士。
太行山左的河北小县曲阳,还不很陌生。前几年驾车到京城,走京昆高速路,河北沿线路过多趟曲阳县,也没大在意。说她是中国雕刻之乡,一般人还真不知道。
聚焦曲阳县,起因是近期注意到两个大名鼎鼎的历史人物,一个是与战国时期智慧绝圣鬼谷子齐名的黄石公,一个是黄石公写的《素书》连带出来的西汉奇才张良。可以说没有黄石公就没有张良,没有张良的话,黄石公大概只有在曲阳县万世享祭,只能做雕刻行业的祖师爷。
曲阳是黄石公和张良知遇的源头之一。当然相关二圣的地方还有徐州下邳,山东平阴县东阿镇等地。与黄石公及张良结缘,所以迫不及待的想到曲阳县采风。
于是从度娘处做了功课,看曲阳还有什么好的去处可以一游。结果吃了一惊,名不经传的曲阳县竟有几样历史文化的大块头。除了有吸睛的自然风光大茂山,还有与黄石公有关的雕刻之乡,修德寺塔,仰韶文化时期的钓鱼台,宏伟壮观的北岳庙等。咱年令大了,至于山水风景,心情好近水可摸鱼,家门口即有万种风情。但厚重的历史文化,有嚼头耐琢磨。爱吃的是文化这一口。
从太行山右的省城太原到山左的曲阳县很方便。高铁动车很快到了定州,然后坐保定市区的公交车一会儿就到。
由此开始了曲阳一游。咱就学习导游说景般的,分头娓娓道来。
(一)北岳恒山,北岳庙
中国地大物博。有形容五岳回来不看山。五岳是大国东南西北中的代表性山脉。即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
我们地道的山西人当然明白,山西厚重的文化家底子有什么。北岳恒山就在雁北关外的浑源,应县一带,闻名世界的悬空寺就在恒山的脚下。这就怪了。怎么曲阳又出现了恒山,还有规模宏大的祭祀北岳大帝的庙宇。扫盲之后才明白,原来几百年前的明代,恒山给掉包了。
自春秋战国时期一直明朝,即太行山中段的儿孙山,今保定市曲阳县境内的大茂山。1700多年的历史长河,曲阳大茂山就是五岳中的恒山。历代皇帝与天对话的祭奠地就在曲阳。南北朝之前皇家就在此处修建了北岳大庙。到了明朝,皇帝下诏,北岳恒山易位,尊位让给今山西北部的玄武山天峰岭。自此,明清两代的皇家祭天处才改曲阳县到晋北玄武山,为新的恒山。老恒山落魄,但历史给曲阳留下了文化脚印。
北岳庙是曲阳县的4A级景区,交通便利,座落在县城西部。千年以来一直为皇家祭北岳大神之地,建筑规制绝非一般。自从清代改祭到山西恒山,北岳大庙有些沉寂落寞。而今文化保护,整修后的大庙供游人参观。北岳大庙遗存的历史文化资源十分丰厚。整个景区按昔日的占地面积圈起,计约250亩17万平方米之大。庙内是典型的中式传统对称式建筑,坐北朝南,亭台楼阁,历史遗珍随处可见。南门进去,依次有石桥,牌坊,朝岳门,御香亭,凌霄殿,三山门,飞石殿遗址,最后是宏大巍峨的德宁大殿。北岳庙集丰富的建筑,雕刻,壁画,历代碑印,定瓷,书法等文化艺术于一炉,对研究历史各朝演变时的政治,经济,文化提供了珍贵实物资料。尤其是北岳大神居住的德宁大殿,是北岳庙的主殿,最早建于元代的1270年,已有7百多年,为中国现存的最大元代木质结构建筑,通高25米,面阔9间,进深6间。青瓦如新,琉璃瓦顶精致壮观,宫殿式双檐高啄,螭首狮像等神兽壮严,栩栩如生。环绕一周的支架顶部都是斗拱木构,虽显陈旧,严丝合缝的精巧外露。游人无不为古人的智慧惊叹赞绝。
德宁大殿的壁画,咱虽是外行看热闹的,但浏览过就觉得精彩绝伦。据介绍,东西两厢壁画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其中有唐代画圣吴道子的"天宫图",还有其他大家的"北岳山神巡游图"等。各样人神有73位之多。各类形象腾挪飞走,如鲜活一般的动人。
北岳大庙真的是文化宝库。听当地出租司机说,北岳庙还是带神话的,和故宫一样。每逢暴雨泛滥,街面洪流积水,庙内却安然无恙,总是雨过天晴后,不留一点儿洪流积水。科学说不清玄学清楚,大概在威严的北岳大帝面前,龙王爷也得给面子吧。
(二),雕刻之神,黄石公
曲阳能有今天,中国雕刻之乡,誉为世界雕刻之都的桂冠戴在头上,不仅是享受了美誉,还让曲阳人实实在在得到经济的实惠。
此次到曲阳,到黄山拜祭黄石公是愿心。
黄石公是战国时期的古人,又经历了秦始皇统一六国,刘邦建立了大汉朝。他是一位出色的谋略家,思想家。他本名叫魏辙,出生于江苏徐州下邳。后做了隐士,藏在黄山洞中修行。写了一本《素书》,交给了张良之前,"圮上老人"几次考验张良。一本1336个字儿的《素书》,亦称《太公兵法》。该书帮助张良成就了"中国谋圣",能够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黄石公也得以名垂史册,成为与鬼谷子齐名的历史人物。
黄石公一生只干了两件事,一件是《素书》成就了张良。另一件事,他在曲阳黄山修行时写了本《雕刻天书》,交给了曲阳人宋天昊,杨艺源2人。曲阳人在2千年之前就开启了石雕艺术的历史。
黄山座落在曲阳县城南十多公里的羊平镇。是一座平地崛起的石山。海拔也就300多米。山不算挺拔奇巍,但因有黄石公与张良的故事加持,有仙则名。黄山的石头呈黄色,储藏有丰富的硬质雕刻石料。古代曲阳人知道这个老头儿指引他们掌握了这门手艺,但不知他的具体名姓,只能因石而名,尊称为黄石公了。
黄石公的修行地,目前还有江苏徐州,山东平阴县东阿镇等地一说。根据学者的分析,都有痕迹可证。尤其《雕刻天书》,传授予曲阳人是不容置疑的。
曲阳县城中还有几处黄石公的大型雕塑。今日曲阳人吃的这碗雕刻饭,全赖神仙指路。感恩先祖黄石公是天经地义的。
全国雕塑艺术有几处知名地,如长春的雕塑艺术公园,还有称为"雕塑之都"的福建惠安等。曲阳人与石雕艺术真是天生的不解之缘。不说古代如何,与雕刻艺术发达的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相比,如意大利,法国等论剑,咱不敢乱说。反正国内石雕艺术的天花板就是曲阳人。首都北京的人民大会堂,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等国家标致的雕塑艺术杰作,都有曲阳雕刻大师的身影。
说句通俗的,我们在任何地方找位雕石头的能工巧匠,那是凤毛麟角。可在曲阳县,可以一簸箕一簸箕的随手拈来。
城东,城北,尤其是城南,一条路绵延十数公里,路两边简直就是雕刻艺术的长廊。数百家雕刻公司的车间,艺术品摆件陈列琳琅满目。放眼去是各种题材的雕塑人物,廊柱,城市公园的浮雕等。佛菩萨,伟人像,华表柱,有巨大号有袖珍品。曲阳城南部的雕刻广场,荟萃了一批曲阳艺术家创作的雕刻精品。创作风格多样,写意的,抽象的,古代传统的,现代风格的。真是无愧为石雕艺术之乡。
(三)修德寺塔,消逝的狗塔
曲阳县除有北岳庙名胜古迹,还有几座名塔。北岳庙往南不到一华里处有座"修德寺塔",是约1300年所建,寺庙已灰飞烟灭,但北宋年间新修的宝塔仍巍然耸立。塔型别具一格。她也是国宝级文物。当地设围栏保护,四周是一片长势旺盛的玉米庄稼地。还是当地财力有限,如果搁到南方沿海发达地区,肯定会弄座主题公园包装供奉。
曲阳县的文物老件还有钓鱼台,定窑遗址。钓鱼台是6千多年前新石器仰韶文化的遗址。座落于城西南18公里的店头村沙河东岸,一块8米高的巨大岩石,形似天然的钓鱼高台,所以被称为"钓鱼台"。这片遗址承载着华夏5千年厚重的历史底蕴。
定窑文化,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曲阳灵山镇岗北村的土台上,现存有定窑的遗址核心区。历史上北宋是陶瓷艺术的鼎盛期。定窑瓷文化与国内其它的汝窑,钧窑,官窑,哥窑,被并称为"5大窑"。是中国古代陶瓷艺术的璀璨明珠。也可称雕刻艺术的姊妹花吧。
最为遗憾的是王台北村的一座"狗塔"。塔不在了,只留下生动的故事。
为了去看这座没有影子的狗塔,特花了40元出租车费跑到王台北村。狗塔坡上只有一座现代人修的纪念小庙宇。
相传狗塔是东汉开国皇帝刘秀时所建。刘秀在争夺天下的征战时,一度不顺。曾经到了绝望的地步。他被官军征剿逼到曲阳的山中,敌兵焚山火烧他。命将尽时,有一狗子竟在垂危之际救了刘秀。狗子在附近的池塘里跳水湿身,然后奔跑回来替他灭火。一连多个回合。刘秀幸免于难,但狗子却因连续的狂奔累死了。刘秀后来做了皇帝,不忘狗子的救命之恩,他又知曲阳能工巧匠誉满天下,便下诏在他遇难处修建了一座精美绝伦的宝塔以纪念。
遗憾的是"狗塔"已湮没于历史尘烟之中,只留下一段脍炙人口的故事。
曲阳是县城,小城市建设的有模有样。通衢林荫大道,高层小区,文化娱乐设施一样不比城市弱。入夜,县城灯火阑珊,很是热闹繁华。碰到几个曲阳人,自信满满,说曲阳还有点儿国际范儿,经常和意大利人德国人谈雕刻买卖。时而在街上可碰到彩色五官的外国人。曲阳很是宜居,依山傍水,负阴而抱阳。好风水啊。与周围的县城比起来俺曲阳最美。
现代人享用互联网,文化创作再不是绅士淑女的专利。人人可以发表文字和视频。有曲阳的热血青年上镜,为了传播家乡曲阳这块亲亲的热土,出言的发问句有些太硬朗:"没来过曲阳吗?白活了!"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天下之大,无奇不有。对于辽阔的宇宙来说,人人都是井底之蛙。好地方多的是,不敢太夸张了。没来过曲阳的不敢算白活。
总之,曲阳是值得走一趟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