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2025年9月3日,我国举行了盛大的阅兵。
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和俄罗斯总统普京分别坐在习近平总书记左右,与26个国家和地区的元首齐聚天安门,一起观看了气势磅礴的阅兵式。
这次阅兵,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入新的征程,中国人民军队奋进建军百年的崭新亮相,是伟大的抗战精神和伟大的民族精神的深刻体现,是弘扬正确的二战历史观和维护战后国际秩序,是捍卫国际公平正义的重要宣誓。
45个受阅方梯队依次走过天安门,接受了党和人民的检阅,正步铿锵,战车轰鸣,军旗招展,战机呼啸,这一刻,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了北京。

80年前,以德国、意大利、日本为轴心国,保加利亚、匈牙利、罗马尼亚等仆从国的法西斯挑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美国、苏联、英国等同盟国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奋起反击,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的20多亿人口被卷入战争,这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场战争,主战场分欧洲战场、中国战场和太平洋战场,中国人民以农业文明硬抗工业文明,以牺牲3500多万军民的巨大代价,以空间换时间,拖住了日本80%的陆军、20%的海军和30%的空军,极大的减轻了欧洲战场和太平洋战场的军事压力。
正是因为有了中国人民14年艰苦卓绝的抗战,最终迫使日本侵略者无条件投降,法西斯阵营土崩瓦解。
二战结束后,中国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国际地位也得到了空前的提高。坦率来讲,我们是日本的文化母国,对大和民族有再造之恩。虽然“山川异域,风月同天”,但是日本畏威而不怀德,一直有称霸世界的野心。
公元663年,日本入侵朝鲜,企图以朝鲜为跳板进军中原,被大唐军队击溃在白江口,于是便老老实实地派遣使者前来虚心请教,直到现在,日本的文字、诗歌、茶道、服饰、建筑以及社会制度等等都有大唐遗风。到了明万历年间,感觉羽翼丰满的日本又蠢蠢欲动,又一次遭到了大明军队的重创,300年后,日本再一次入侵中国,并且侥幸赢得了中日甲午战争的胜利,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凭借2.3亿两白银的战争赔款,日本一举进入工业强国,于是又制造了“9.18事变”和“卢沟桥事变”,开始全面侵华。
关于中国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美国总统罗斯福在1942年1月6日的“国情咨文”中做出了客观的评价。罗斯福认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如果中国像法国那样不到一个月就投降,那么,日本肯定会整合中国的自然资源与人力资源,组成一支强大的“中日联军”,一定会打下西伯利亚和远东,苏联必将失败,日德就可以在苏联的乌拉尔山会师,伟大的“莫斯科保卫战”也就不可能发生了,欧洲战场就此结束。接下来德军肯定会再次进攻英国,日本也必然进攻印度,以英国军队当时的战斗力,根本抵挡不住两线进攻,没等二战结束,“日不落帝国”首先就倒下了,澳大利亚也在劫难逃,这样美国就失去西太平洋的战略屏障,二战的结局就是另一个版本了,人类的历史将会被改写。
在战后的80年,帝国主义忘我之心不死,西方淡化中国人民在二战中的作用,新的纳粹思想在欧洲反弹,各种敌对势力丧心病狂的反华、辱华,屡次挑战我们的底线,全球冲突升级,第三次世界大战的风险在加剧。
面对复杂的国际局势,中国在此刻选择亮剑,是向世界表明,中华民族珍惜和平不畏强暴,有捍卫和平的决心与力量。
长安街上刚劲有力正步,是国家的精气神,体现的是中国人民强大的凝聚力和执行力,是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步伐;智能无人机、无人艇、无人战车、变形金刚的191步枪等等这些武器装备,充分展示了国防军工从机械化到信息化再到智能化体系化的创造力和前瞻性,预示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势不可挡!”。
具备覆盖全球、全时戒备、有效威慑的DF --5C、DF--61、巨浪--3、惊雷1号等国之重器以武止戈,砥定乾坤,80万羽和平鸽飞向蓝天,这是向全世界昭告:“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必将胜利!”。
这次大阅兵,展示的是国威军威,更是民心所向,我们不是在炫耀武力,而是以这种看得懂的画面和听得懂的语言告诉全世界:中国人民将“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杨登福 2025年9月4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