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百家旅行商广州行,赵兰桂堂广彩惊艳国庆文旅盛宴纪实
(梁卫国 报道)
金风送爽迎华诞,彩瓷流光耀花城。国庆中秋前,近日(九月下旬),在广州媒体港内人头攒动、喝彩声不绝,一场以“激情全运 魅力花城”为主题的2025百家旅行商广州行文旅推介活动正火热上演。
“激情全运 魅力花城”——2025百家旅行商广州行文旅推介活动在广州举办。本次活动由市“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办公室指导、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主办、市广播电视台承办。活动汇聚全国约50个城市以及法国、日本、澳大利亚、沙特阿拉伯、阿联酋、新加坡等10个国家核心旅行商代表百余人,通过三维探线采风、多元市集展示、精彩盛会推介三大板块,以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举办为契机,拓展文旅交流合作平台,奏响老城市新活力的文旅融合新篇章。
与推介会同步开展的文旅市集,以“非遗传承+区域特色” 为亮点,邀请广彩、广绣、打铜、榄雕等多位国家级、省级传承人现场展演,打造“活态非遗博物馆”。市集设“一区一特色”专区,进行线路推介。
当广州市海珠区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广州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广彩代表性传承人、广东省陶瓷艺术大师冯瑞华老师手捧赵兰桂堂广彩作品亮相展台,那抹穿越162年的岭南华彩,瞬间成为全场焦点,让原本热闹的推介现场,更添了几分非遗艺术独有的震撼与惊艳。
展台前,冯瑞华老师指尖的笔锋在白瓷胎上流转,岭南特色的山水蜿蜒铺展,娇俏的花卉似要破瓷而出,灵动的瑞兽栩栩如生——从构思设计、金线勾勒,到织金填彩、斗彩点睛,再到包金口、入窑烧制,一套广彩工序在她的讲解中变得鲜活生动。
“这色彩也太绝了!”“金线织得比绣花还细!”围观的旅行商和市民忍不住凑近细看,手机快门声此起彼伏,有人蹲在展台前拍下瓷胎上的每一处细节,有人举着直播设备向镜头那头惊叹“广州非遗太顶了”,更有旅行商当场拉住工作人员询问:“能不能定制一批广彩伴手礼?下次带游客来一定要安排体验!”那层层围拢的人群、眼中难掩的赞叹,让赵兰桂堂广彩的“出彩”,成了这个国庆广州文旅推介最动人的注脚。
这份惊艳,源自赵兰桂堂百年传承的底气。清同治二年(1863),广东顺德碧江乡人士赵松新与妻子陈妹创立这间广彩瓷作坊,五代人薪火相传,让“构图紧密、彩绘精细、绚彩华丽、金碧辉煌”的广彩特色,在一百六十余年间从未褪色。
作为第四代传人,广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广彩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赵艺明,更是让这份传统焕发生机的“掌灯人”——2006年广彩入选省级非遗,2008年跻身国家级非遗,转折之际,他用一件广彩作品意外打开礼品定制市场,从此,赵兰桂堂的彩瓷走进文化场馆、登上城市宣传片,从奥运题材到网球赛事,赵艺明每年都以广彩为笔,书写时代故事。
如今,2025年十五运的题材已在他心中勾勒,他要让粤港澳大湾区的体育激情,在瓷胎上绽放别样光彩。 “要让年轻人爱上广彩,非遗才不会断档。”带着这份初心,从2010年起,赵艺明与冯瑞华夫妇便携手走进校园,十多年来累计培训超5000名广彩爱好者;女儿赵咏开起工作室,亦在越秀区少年宫给孩子们讲广彩里的岭南故事;儿子赵志健驻守广州塔非遗博物馆,让每一位游客都能看见广彩的流光溢彩。五代人的坚守,让百年广彩从作坊里的匠心,变成了融入生活的温度,更成了广州文旅最亮眼的文化名片。
当国庆的暖阳洒在赵兰桂堂的彩瓷上,那抹金碧辉煌的色彩,不仅惊艳了百家旅行商,更点亮了广州中秋国庆旅游的精彩。这场文旅推介,让广彩不再是玻璃展柜里的文物,而是能触摸、能体验、能带走的岭南风情——相信未来,会有更多人循着这份彩韵而来,在广州的街巷里寻非遗之美,在全运的激情中品花城之魅。而赵兰桂堂的广彩故事,也将在文旅融合的浪潮中,续写更多“出彩”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