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方言138
作者:每小平
长安方言一直保留着秦地古风,体现出古韵悠长,是长安大地的语言瑰宝,是文化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长安方言作为文化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不可避免地在各种不利因素的作用下不断演变,有的就人为的不断消失。它宛如一部历史典籍,每个语句、每个词汇都包含着典故传说、生产生活等方面。
长安方言是大唐雅韵,是有生命力的。任何一种语言,表达能力的强弱,完全有赖于多少人说了它多少年。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妙语连珠和口吐莲花,在千百年中传承至今。恰似一锅熬煮了千百年的老汤,最终凝聚成了今天的长安方言。
方言是地域文化的独特标志,在长安大地上,方言如同璀璨星辰点缀着华夏文化的浩瀚夜空,恰似一颗古老而明亮的星,闪耀在长安大地;承载着千年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和情感记忆。
普通话的推广普及,对长安方言有很大的冲击,传承千年的长安方言大都消失了。其实,长安方言是语言里的活化石,文言文里的战斗机。
雅言出长安,传承大发展。陕西自古帝王都,长安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是十三朝古都、是京畿之地,长安方言曾经是当时使用的官方语言。经过了融合发展形成各民族共同口口传播的长安方言,形成了丰富多彩一字多音多意的文化内涵。在长安人的语言中,至今仍保留着许多古老传统的俚语方言在城乡通用。这些方言既通俗又大雅,极具西安特色。
长安方言中保留了很多古汉语,若消失对我国文化是种缺憾和损失。《诗谱》载:“商王不风不雅,而雅者放自周。” 即三千多年前的周朝在丰镐建都开始,丰镐地区的语言即成为官话(雅言) 。秦汉时期民族大融合使长安话影响到全国各地,唐代达到鼎盛时期。
长安方言承载着浓浓的文化乡愁和文化基因,在戏剧,民歌、民俗等都以长安方言为主要展示方式,浓缩着陕西文化的精华。因而古汉语,史记及唐诗宋词、都需要用长安话来读,才能理解其中的方言词汇,读出当时的韵味来。方言字的考证,专家学者主要以宋代韵书《广韵》《韵集》等典籍为依据。《辞海·雅言》释义:“雅言,古时指共同语同方言对称。” 月是家乡明,话是家乡好! 雅言最早兴起于周朝,因周朝在长安沣建都,人们以说长安话为荣,说长安话成为一种风尚,足见长安方言的坚韧和持久。
长安方言,秦之声韵。长安有仓颉造字台,秦始皇统一文字;文字传承了历史、也记录着历史。秦人说话习惯粗喉咙大嗓门,秦腔高吼激越,言语粗犷奔放,为中国语言文化中的重要一支特色语。历史悠久的长安方言,可以说是五千年中华文脉的一个缩影,像不可触摸的“活化石”;不忘方言,客观上在传承着浓浓的历史文化。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维系故乡的人就是用方言。长安方言得天独厚,博大精深,各具特色,语言表达丰富多彩,广大农民一代一代将长安方言传承下来,流传至今并发扬光大!留住祖先的声音,让后人知道先人怎样说方言生活和交流的。在继承中保留,在使用中创新发展。从而加深对中华传统文化、对民族、对历史的认识和理解,激发爱国爱长安的乡土情结,其意义深远。
语出长安,留住方言。长安方言历史悠久,属于主流语言,是中华方言的瑰宝。长安方言通行于大长安,是人民群众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产生出集体智慧的结晶。长安方言是活的,充满了生生不息的动态和绵绵不绝的文化前景。在千年时间的流逝中,慢慢沉淀出长安方言,可有效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近乡情更浓,方言传心声。方言本身就是文化,尤其是方言就是地域文化第一符号,无论是腔还是调,通过方言就知道家在哪里,根在哪里、可让我们记住乡愁。长安方言朴实亲切,有着豪放高昂的腔调。方言就是我们的乡音雅言,是人们情感交流的纽带,人类文明通过方言将优秀文化得以留存和传承。
长安方言是一种文化遗产,不应以推广普通话而冷落。长安方言是一种启蒙语言,语句里包含着一种难解的情缘;它是一种最原始的文化,也是故乡的一种烙印。新生儿最先听到的就是方言,方言有感情,有温度,成为难以释怀的永远乡愁。中国幅员辽阔,全国各地都有方言。方言是贴在乡情上的标签,是百花园中一朵朵靓丽的奇葩。方言可以体现出各个民族的历史变迁,方言是历史与文化的沉淀,保留着各个不同时期社会生产生活的痕迹。
长安方言在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文化发展史上,发挥了不可磨灭的重大作用,在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因此,保护和继承优秀传统的长安方言是我们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让长安方言文化流淌至今,服务当代,留传后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离不开与文化互为培养基的语言。长安方言存留了诸多古语,是中国语言的活化石。方言作为汉语的独特表现形式,在语言文化,语言学中地位独特,放在中华文明5000年文明谱系中考量,人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方言就是最好的基因密码;中华文明内涵特质和价值取向,方言就是文化解码。保留方言,就等于保留下了打开中华文明奥密之门的钥匙,开启了智慧的宝库。
长安方言是古老文明的体现,是地方语言的精华;是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独特的文化基因,通过长安方言能追寻一个地区、一个族群代代相传衍变的历程。长安方言保留了很多古汉语,若消失则是对我国文化的缺失。他从远古飘来,充满着活力、是古汉语在长安方言中的留存,也是古汉语的活化石。《礼记·曲礼》曰:“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 了解好长安方言,掌握好长安方言,宣传好长安方言,解释好长安方言,是我们的一项光荣义务。通过不断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到长安方言的独特魅力,从而激发大家对方言的热爱与保护意识。
中国陕西的方言存古程度最高,陕西方言曾经是朝廷官方语言,被称为“大秦雅言”,相当于今天的普通话……昔日的长安范围东临蓝田,西邻户县;从渭河以南至秦岭……长安方言是一个地区的鲜明印记和乡音,体现在中华文明独特魅力中。说长安方言并分享是种快乐,有种自豪感。长安方言是地方文化的“活化石”,是汉语文化的组成部分。长安方言传承着古老历史的文化,是地域文化的直接标志,体现出浓郁的地域味和地方特色。
时代在变迁,文化大发展。随着普通话的推广宣传,长安方言正在快速消失,仅有一些老人或偏僻乡村的人们仍在使用,但词汇、发音及用字、词汇量仍存在缺憾。长安方言保留了很多古汉语,其消失是对我国的文化是一种缺憾。毕竟,长安方言的重要性是无法代替的。而普通话不过是方言的最大公约数,表现力远远赶不上一方的水土所产生的方言,且方言就是普通话的源头活水。重视和牢记长安方言,千万不要让她流失和消失……
若不重视长安方言的保护抢救,其消失已不可逆转。方言文化的基因需要我们来传承和发扬广大,绝不能遗失!否则,对不起我们的先人,对不起我们的后人,也对不起我们的良心,更对不起我们的传统文化!
“小说是民族的秘史。” 同样,地域和方言文化也是民族的秘史。通过长安方言可解读千百年的古文诗句,了解千百年前的文化,回味寻找过去的传统及历史。长安方言保留了古音和古时的习俗,是研究历史不可或缺的乡音和乡愁。
长安方言是长安人生的根,是从祖宗延续而来的标签。长安方言是身份认同的标志,是在外人的情愫,也是与故乡沟通的纽带,承载着背井离乡的愁苦和拚搏奋斗的信念。长安方言是河流,源于祖宗的血脉,不断传承弘扬广大。不论在那里,长安方言根深蒂固,铭刻着人的一生,并不断孕育延续。“乡当见乡当,两眼泪汪汪。”闻声思故土,方言拨心弦!人的迁徙就是语言的迁徙,身居它乡,若听到熟悉幸运有魅力的长安方言,你会倍感亲切如同见到了乡亲,你会主动搭言:“乡当!你是咱那里人?”“饭吃了没有?”“到这里来干啥?”
方言的培养在家庭,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老辈传少辈,子子孙孙无穷尽。“我们是方言的载体,愿为它传承并发扬光大。” 每当听到乡亲们说的长安方言,吾就感到很亲切、很温馨,真正使人感到方言就是家乡,就是吾永远的乡愁。
《长安方言》1-----137分别在《长安人》《爱长安》《京兆文学》《今日头条》《复兴文化传媒》《作家新地带》《西部都市网》《三秦文学》《西安盟讯》《百花洲诗刊》、《南山窗》《三秦散文家》《西安政协》《艺空联盟》《长图荐读》《网易》《新新文学》《百度》《都市头条》《现代文学小说分会》《顶端》《关中文学》《新浪》等网站平台上刊载后,受到133.358万读者6127位网友的留言点赞;许海峰、成鹏、贺博、王群英、王小侠、章文、郝振宇、李新、鱼总编、杨余良、陈雯、李乃生、刘德明、赵利平、李安良、马有山、安如磐石、羽桥、王科、王玲玲、马春桥等6194位读者先后分别多次写出宝贵的评语进行点赞,还有的为某句某字某方言与我进行探讨、并给我发来他人文章对照,令我欣慰不已。
文字改革,白话文运动,普通话的推广,原先的古言旧语已无藏身处,皆归入方言里。方言的消亡变得无可挽回,成为人们耳朵的乡愁。
乡当见乡当,两眼泪汪汪。在异地他乡,听到长安方言倍感亲切,乡音乡情浓缩其中。乡当:你是长安哪里人?来到此地……?
年轻人因方言与普通话差异而感自卑,皆学普通话。三十年后定会因父母教会了长安方言而感念,毕竟那是先祖遗留给我们的一个念想。似一条跨越星汉的长长脐带细若游丝,却因血脉相识。
长安方言似松柏那样在长安千年存在,但愿方言能唤醒人们的乡愁。方言是文化,需要大家来传承,长安方言是地域精髓不能丟!吾有责任来把先辈的方言保留和传承。不管你在哪里,只要听到长安方言,就会倍感亲切的。
本稿对某些生僻字用同音或近似字标出!现实中,长安方言中还有一些有音无字表述的词句,不能将风趣、幽默、亲切、形象准确表述出,值得人们去窥探深究。吾对长安方言是认真、严谨、务实的,本着热心、有心、用心、专心并为之不懈奋斗。吾恳请并欢迎广大读者提出宝贵的批评意见和好的建意,共同参与到长安方言中来,传播乡音、为传统文化、为和谐社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感谢张利萍和子女为本稿的大力支持!
耍把戏:指哄骗人;做魔术或逗人笑的意思!
例句:他爱耍把戏!成天不干正经事最爱哄骗人!
魔术师耍把戏的技艺实在高!
很平常的他,竟然在众人面前耍把戏把人逗笑咧!
耍猾教(耍花招、耍猾刁):贬指不讲理、撒泼胡来耍奸使阴招的意思!
例句:胡成最惯用耍猾教(耍花招、耍猾刁)手段!
耍花椒:指嘲笑、讽刺瓤人;调戏、调情的意思!
你再甭耍花椒咧!我是个本分不爱开玩笑的人!
评论某人的言过其词,让人觉得是耍花椒!
别来你那一套鬼把戏!想耍花椒你是白日做梦!
挨:指遭受忍受;困难度过;拖延时间的意思!
例句:做错了事挨打!挨饿的人最爱珍惜粮食!
三年困难时期人们在挨饿中苦度日月!
他负伤后宁愿挨疼,也要把事情完成好!
挨的:贬指骂人的粗话的意思!
例句:他用言语调戏女人,女人骂他挨的!
亏:指受损失;欠缺;亏负;多亏;还指反说的意思!
例句:前天生意亏本!今天盈亏如何?
他不讲理,说出的话理亏!这次功亏一篑!
农夫讲:人不亏地,地不亏人!
多亏她提醒,改天要给朋友行礼送份子钱!
亏你这个姐姐,啥事都能让着亲弟妹!
亏得:指多亏;还指反说的意思!
例句:多亏老师和文友的热心帮助,才使我提高了写作水平!
这么冷的天,你还穿单衫,多亏你身体好!
亏空:指支出超过收入;欠人财物的意思!
例句:这个月亏损咧!下个月争取盈余!
勤俭节约过日子,经济生活上不要亏空!
亏蚀:指日蚀和月蚀;亏本;损耗的意思!
例句:亏蚀是一种气象变化,要科学对待!
她掏了1000元钱做生意,结果亏蚀咧!
日常用品要亏蚀,但需要做好登记和汇总!
亏损:指亏折、支大于出;因病或营养不足使人身体虚弱的意思!
例句:这个月咱家经济亏损咧!主要是买车!
因做手术,几天不能吃喝,人的身体亏损咧!
亏人:指占了他人利益,遭人指责谩骂的意思!
例句:亏人的事不能做!人的良心不能坏!
你若做出亏人事,就要挨众人的责骂!
人五人六:贬指人装腔作势,矫情、造作、装模做样等的意思!
例句:别看他表面人五人六,背后做见不得人的丑事坏事。
村主任没有说话,哪有你人五人六的份儿!
你鼻子插大葱装大象,凭啥你人五人六的!
规:指圆规;规则;劝告;谋划主意的意思!
例句:上数学课要带上圆规!到较遵守校规!
规劝娃复习!明年再高考!做好上半年规划!
规定:指对某人某事规定;规定内容的意思!
例句:单位的规定,是大家工作遵守的指南!
上边有了明文规定,下面就要遵照执行!
规范:指约定俗成;合乎规范主意的意思!
例句:长安方言是地方话!语言规范是普通话!
她文章中这个词的用法不规范、有待改正!
规划:指长远的发展计划;做规划的意思!
例句:国家已制定了十年规划!咱们好好干!
秦岭保护,应当全面规划,人人遵守!
规矩:指一定的标准;端正老实的意思!
例句:不吃不拿群众的东西,规矩要遵守!
出门办事说话要有规矩,不可随意乱来!
规行矩步:指举动合乎规矩;墨守成规不变通!
例句:他这人中规中矩,做事从来都是规行矩步!
她比较呆板不灵活,遇到事情只会规行矩步不变通!
每小平 笔名 每牧 每文 网名 长安美 长安区作家协会理事 民俗委员会主任 区诗词学会监事长 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 市民盟老盟员联谊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陕西省中国现代文学学会文艺评论分会会长 陕西省中国现代文学学会诗词分会会员 陕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 乡土文学委员 陕西省柳青文学研究会会员 理事 副秘书长 陕西省唐诗与杜甫研究会理事 原长安区政协委员 区政协特聘文史员 民盟长安区工委原副主委兼韦曲支部主委 长安区武术协会名誉顾问 西安地名协会特聘专家 陕西省仓颉文化研究会长安分会副秘书长 杜曲乡贤 人文地理 方言 习俗 秦腔 社火 武术 民协文化研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