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七、如何解读脑科学视角下的“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这一经典理念?
答:
1. 博学之:构建丰富的神经表征网络
大脑通过海马体-新皮层系统不断整合新信息。广泛学习(博学)能建立更多神经突触连接,形成丰富的知识网络基底。研究显示,知识面广者解决问题时前额叶与颞叶的协同更高效。
2. 审问之:激活前额叶执行功能
质疑和提问(审问)强烈激活背外侧前额叶皮层,这是大脑的“批判性思维中枢”。神经可塑性研究表明,定期质疑能使该区域灰质密度增加,提升分析能力。
3. 慎思之:默认模式网络的深度整合
沉思时默认模式网络与执行控制网络形成动态耦合。这种状态促进知识在后扣带回皮层与内侧前额叶间的深度重组,实现理解内化。
4. 明辨之:前扣带回的冲突监控
辨别真伪时前扣带回皮层持续监测信息冲突,同时腹内侧前额叶参与价值评估。脑电研究显示,优秀决策者的功能连接更强。
5. 笃行之:运动皮层的技能固化
实践行动时初级运动皮层与基底神经节形成自动化神经回路。通过小脑-皮层环路的反复强化,知识最终转化为本能反应。持续实践者白质纤维连接更密集。
神经科学本质:这一认知链条完整呈现了从知识获取到内化的全脑重塑过程,各阶段激活特定神经网络,最终实现“知-行”神经回路的完美统一。
(西北课改名校共同体特聘专家 范兆良校长)
作者简介:
范兆良:脑科学教育专家;“科学用脑 高效学习 健康成长”创始人
原北大附属实验学校执行董事长
现国培京师教育专家库专家
陕西师范大学课堂创新研究院研究员
西北课改名校共同体专家团特聘专家
衡水基础教育名师发展研究会副会长
多所高校特聘客座教授
带出了多位“科学用脑高效学习”金牌老师
把多所地方基础教育薄弱学校通过两三年时间打造成地方名校
把无数个对学习失去信心的孩子送入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