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老娘与新娘的交接”成为婚义注脚:一场被简化的女性人生接力赛
作者张忠信
将结婚意义窄化为“老娘与新娘的交接”,看似是对传统家庭角色传承的调侃,实则暴露了对婚姻本质的浅层解读,更是对女性人生价值的隐性束缚。
这种“交接论”,本质是把女性困在了“家庭容器”的角色闭环里。从“老娘”到“新娘”,关键词始终围绕“家庭身份”打转——仿佛女性的人生使命,就是从接过母亲手中的家务、育儿、持家责任,再等待某天把这副担子传给下一代“新娘”。婚姻本该是两个独立个体基于爱与尊重的人生结盟,却被简化成一场“家庭任务交接仪式”,男性在婚姻中的责任被悄然隐身,女性则被默认为家庭责任的唯一承接者。
更值得警惕的是,“交接”背后藏着对女性自我的消解。当人们谈论“老娘交棒给新娘”时,很少追问“新娘”是否愿意接、是否有自己的人生规划——是想先专注事业,还是更享受二人世界,抑或是选择丁克?在“交接”的叙事里,这些个体意愿都被“家庭传承”的宏大名头覆盖,女性的需求被压缩成“合格的家庭继承者”。婚姻的意义,从来不该是“谁接替谁”,而是两个成年人共同搭建生活,是彼此支撑着成为更好的自己,而非一方接过另一方的“家庭任务清单”。
或许有人说这是对传统的幽默化表达,但当“交接论”成为默认的婚义共识,本质是在强化“女性=家庭守护者”的刻板印象。真正健康的婚姻,不该有“老娘与新娘的交接”,而该是“伴侣与伴侣的同行”——没有谁是谁的继承者,只有两个人共同创造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打破这种简化的叙事,才是对婚姻真正的尊重,也是对女性人生价值的真正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