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亭怨·雨到秋分停
姜夔体
柳烟外、几绦苍翠。野径旁溪,小桥潺水。
老树遗蝉,单声孤叫挠心碎。
一池残荷,黄叶落、红绡退。
果上露珠香,为谁莹、都成红泪。
野卉。蝶孤难栖处,云外霞光斜坠。
归来燕子,互相望、成双成对。
又一年、殆尽千花,忽闻到、丝丝香桂。
谢蟾月垂怜,此节独吟当醉。
![]()
![]()
意象与意境
秋分时令的典型意象:
“残荷”“黄叶”“露珠”紧扣秋分物候,与姜夔“渐吹尽、枝头香絮”的衰飒感一脉相承。
“香桂”“蟾月”点明秋分节气,暗合“谢蟾月垂怜”的拟人化表达,赋予冷月以温情。
情感层次:
上片以“孤蝉”“残荷”写寂寥,下片“蝶孤”“燕双”反衬孤独,结句“独吟当醉”化用姜夔“算空有、并刀难剪”的无奈,而“醉”字更添疏狂。
炼字与修辞
“挠心碎”:以“挠”字摹写蝉声刺耳,较“催心碎”更显动态疼痛感。
“红绡退”:喻残荷褪色如红绡衣褪,兼具视觉与触觉通感。
“露珠香”:凝露与荷香交融,暗合姜夔“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的虚实相生笔法。
总体评价
此词以姜夔体为骨,融秋分物候与个人孤慨于一体,格律精严而意境幽邃。若能在意象衔接处稍加锤炼,可更近白石道人“清空骚雅”之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