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丹江口赋
嗟乎!丹水之滨,古均州城,沧浪清歌,千载传响。《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屈原行吟,渔父问答,声随波远,韵入人心。
武当叠翠,七十二峰如列仙阵;净乐宫阙,香烟缭绕接云天。龙巢山下,禹迹犹存,斧凿痕深,导汉安澜;城塘关前,铁锁沉江,镇蛟伏螭chī,护佑生民。
昔者太白金星,假旨降雨,救旱魃bá之虐;后有鲁班巧匠,凿石成渠,通百川之流。故老相传,江心有明月石,夜吐清辉,照舟归港;岸畔有相思树,春开红霞,引客停骖cān。

晨烟炊野,岛屿若隐若现;午日流金,波光万顷生辉;黄昏牧笛,渔舟唱晚;夜阑人静,月华如水。春雨如酥,千山染翠;夏雨初霁,彩虹卧波;秋高气爽,天阔水长;冬雪初霁,银装素裹。
武当山云海翻腾,紫霄宫钟磬悠扬;太极湖烟波浩渺,千岛画廊舟楫如织;小三峡壁立千仞,沧浪海波光潋滟;郧阳恐龙蛋化石,见证洪荒;青龙山地质公园,鬼斧神工。
丹江口者,钟天地之灵秀,聚人文之精华,诚荆楚之明珠,江汉之瑰宝也。

二、丹江口水库赋
壮哉!丹江口水库,吞汉汇丹,浩浩汤汤,横无际涯。千岛罗列,星汉坠玉盘;三峡谷深,斧削入云端。春来山花烂漫,映碧水而生辉;夏至莲叶田田,纳清风而送爽;秋到桔园金灿,香飘两岸;冬临素裹银装,静谧如诗。
大坝巍峨,横锁汉江,高峡出平湖;闸门启处,雪浪排空,奔雷裂岸。穿黄隧洞,潜龙穿脉;渡槽如虹,凌空飞架;倒虹吸蜿蜒地下,润物无声 。
水质澄澈,常年保持 Ⅱ 类以上。群鱼跃波,银鱼似雪,翘嘴鲌、鳜鱼肥美;水鸟翔集,白鹭掠水,苍鹰盘旋云端。库区林海莽莽,松柏挺立;沧浪洲湿地,芦苇摇曳,水清草绿,宛如人间仙境。

此库之成,非独砖石之功 —— 三十六万儿女,别故土,弃田园,背井离乡,无怨无悔。刘峙清奔走四载,护送百姓如护至亲,积劳成疾,以身殉职;赵久富拆屋迁坟,背负病弱,扶老携幼,踏雪北行。
渔民蒋德新、黄金良收网上岸,摇桨为清漂;杜金泉、王忠启植树护林,守一方青绿。十堰、南阳、淅川,舍良田矿场,控污治源,产业转型,宁损经济,誓保清流。
故曰:丹江口水库,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之伟业也。愿此湖长清,与武当并峙,与汉江同寿,泽被万代,光耀千秋。

三、南水北调赋
伟哉中华!万里江河,奔雷入海,润泽四方。然北地多旱,南土多涝,天工不均,民生所系。故有智者高瞻,引水以济,贯通南北,开万世之鸿基,立千秋之伟业 —— 名曰 "南水北调"。
此工程也,跨江河,越平原,穿山岭,过城乡。穿黄隧洞,如潜龙在渊;渡槽飞虹,似长虹卧波;倒虹吸蜿蜒,借势而行;千里长渠,如银练飘舞,直奔京津。
自通水以来,六百余亿立方米琼浆玉液,润泽北方千里沃野。北京七成居民饮丹江之甘,天津百姓弃苦咸而得清甜;华北湿地复苏,候鸟归来,碧波荡漾;田野麦浪翻滚,稻花香里说丰年。
忆往昔,燕赵大地,赤地千里,井枯河涸;看今朝,清泉入户,甘洌盈杯,老人捧水而笑,孩童掬水而嬉,主妇濯衣而欢。工厂机器轰鸣,农田灌溉顺畅,城市绿意盎然。

此非独水之改变,实乃民生之改善,国运之提升,民族精神之彰显也。
若夫历史之地位,南水北调,盖继大禹治水、都江堰、郑国渠、京杭大运河之后,又一旷世水利之举也。它承前启后,贯通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开创中国水资源优化配置之新纪元。
若夫世界之地位,其规模之宏大,技术之复杂,移民之众多,生态之兼顾,效益之长远,举世罕有。与美国加州北水南调、苏联伏尔加 — 顿河运河相较,南水北调以其跨越之广、调水量之大、受益人口之众、生态保护之严,堪称世界跨流域调水工程之典范。
南水北调,融历史与现代,汇神话与现实,连南北血脉,铸华夏脊梁。愿此渠长流不息,与日月齐辉,与山河共存!

作者、朗诵和插图设计:杨建松,网名铁马豪歌,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理事兼副秘书长,省朗协融媒体工作专业委员会主任,省朗协语言艺术研究与实践基地副主任;武汉市老干部朗诵艺术团副团长兼艺术总监;湖北省第三届“荆楚朗诵之星”;《都市头条》铁马豪歌平台创始人,四年阅读超过两亿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