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线建设启动60周年征文260
这儿曾经是一座山东“小三线“军工厂
穆宝忠
每当走进山东福寿园园区,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幅四面环山、湖水相映、风景如画的世外桃源,肃穆威武的老战士革命广场。转过山坡就会看到大片宿舍楼群旧址,许多人不禁纳闷,为何只见大片楼房矗立而少见人迹?这儿曾经发生过什么******?其实这儿原是山东“小三线”——国营山东红光化工厂的遗址。
一、筚路蓝缕 艰苦创业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国际形势严峻,美帝、原苏联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不断发动对我国的侵略战争。为了做好反侵略战争准备,我国开展了三线建设。1971年3月24日,国家计委发布(71)计字17号文件,要求国家第五机械工业部在山东建一座年产一万吨梯恩梯炸药厂;由国家燃料化工部负责建一座与该厂配套的年产一万吨浓硝酸厂。在山东新建两个工厂,属于两个部领导,一个是军工厂、一个是配套厂,山东党政军高度重视。
负责此项工作的济南军区副司令员成少甫少将及山东省经委副主任李春之率领省国防工办主要领导,马不停蹄、昼夜劳顿,在沂蒙、泰莱山区选定厂址。经几个月的反复勘察对比最后将厂址确定在长清县孝里公社龙泉官庄村南部山沟里。
这儿三面环山,属泰山余脉。系长清县、平阴县、肥城县三县交界处,厂区和主要生活区建在长清县境内,部分生活区建在平阴县境内,火车线转运站建在肥城县境内。
建厂初期这儿一无所有,数百名工程技术人员、职工,从天南地北的三线军工企业单位来到此处,建设者们脚踏荒山、头顶蓝天,开始了艰苦创业。没有地方睡觉,在农村“干插缝”房子地面撒上一层山草,铺上席子就是床;没有电,晚上就点煤油灯照明;没有自来水,就用水桶到水井里挑。冬天没处取暖,冻得睡不着觉。夏天无处纳凉,热的整夜难眠。
当地政府对三线建设给与高度重视,泰安地区从长清县、平阴县、肥城县抽调了五千余名民工赶赴现场施工,这些民工兄弟们白天在山坡采石、垒坝,修路,夜间就住在工地现场用高粱秸架起的棚子里,寒冬腊月没有取暖的条件。一天三顿地瓜面窝窝头,老咸菜,吃顿疏菜是奢念。这样干了一个多月,工作无法正常进行了。主要矛盾:第一、民工们的老咸菜都吃光了,那年代,运输全靠独轮车和地排车,从老家运也不方便,无奈,只能劝离家远的部分民工回家;第二、民工们用的铁锨、镐头、地排车轮条、车轴、钢钎、铁锤等生产工具磨损严重,没处购买,因那个年代这些物资属于生产资料,泰安地区的商店早已告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没有工具施工进度肯定受到影响。工厂供运科业务员于宪武奉命,到省国防工办找负责物资的穆玉璋帮助解决。穆玉璋找省经委李春之副主任,在青岛市联系到以上物资,立即派大汽车将其拉回,解决了施工过程中的难题。应当承认,没有这些农民兄弟的奋力拼搏,三线建设也不会取得这么大的成就,他们是三线建设的功臣!
建厂过程中施工用地坚持多用山坡地,少用可耕地的原则。先后共四次征地1235亩。
该工厂是由国家第五机械工业部领导下的山东立新化工厂(军工代号5805)和国家燃料化工部下属的山东红光化工厂。尽管都是县团级、近在咫尺,但不属于一个部管理,亟需统一指挥协调。济南军区和省革委决定任命济南军区毕树清为指挥、岳彩岂为政治委员(两位都是济南军区工程兵领导),刘吉乾、崔继闵、孙树芝、贡林瑞、徐忠纯、孙学信等同志为副指挥;冯翠善为副政委。这样两个厂的主要领导组合起来的班子工作起来较为科学。但这样运作了八个月,许多问题暴露出来了。大家认为这种体制无法正常工作,只得写报告建议将这两个厂合并为一个厂。经省、部研究报国家在1972年5月26日批准,将原山东立新化工厂和山东红光化工厂两个工厂合并为一个厂,厂名:国营山东红光化工厂(军工代号5805),从此,各项工作走向正常轨道。
工厂有一个坚强的领导班子,厂领导处处以身作则。刘吉乾厂长虽是国家行政13级高干且已年逾五旬,但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当他听说在山顶上建高位水池因原材料供应不及时完不成基建施工任务,立即发动全厂职工向山顶扛水泥、沙子、钢筋等建筑材料,那时正值“三伏”天,他光着膀子带领职工向山顶扛建筑材料,直至任务完成。当他听说建成品炸药仓库防爆墙因人手不够无法按时完成任务时,就从车间、办公楼各科室抽调一批身强力壮的年轻人组成突击队,他亲自带领突击队抬大筐,一连二十多天,直至完成任务。
副厂长孙学信负责基建施工工作,成年累月在工地,有一次指挥大吊车卸设备时,没料到吊设备的钢丝绳突然断裂,钢丝抽打到他的胸部,将其当场抽打倒在地,大家赶紧送往长清县医院。经医生精心治疗病情有所好转,但他挂着厂里的工作,病没痊愈就坚持出院上了班,孰料过了不多年病转变成癌症,在省立医院刚动完手术就不辞而别了。
张宗范副厂长负责工厂的物资供应,经常出差在外,吃饭冷一顿热一顿,生活也没有规律,有一次外出回厂路上天色已黑,因为家属也不在厂里住,回厂也没地方吃饭,就在路边饭店凑合了一顿,谁知发生食物中毒,回到宿舍上吐下泻,连求救的能力也没有了。巧合有位职工找他有事,赶紧把他背到厂卫生室,值班医生紧急抢救,命是保住了,可也落下了个胃疼的毛病,从此就离不开药,过了不多年成了胃癌致使身亡。
两位厂领导为了三线建设“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全厂职工永远怀念他们!
在厂领导们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带领下,全厂职工奋勇向前,无人甘心落后。基建科1976年2月是山东省军事工业局表彰的先进单位,全科施工人员为了按时完成任务,早上班晚下班,公休日都很少休息,衣服忙的都没时间洗,天天在施工现场风吹日晒,皮肤都黢黑,导致施工的民工兄弟们调侃:“远看像逃荒的,近看像要饭的,走到眼前仔细看,原来是红光厂搞基建的。”生活工作的艰苦程度可见一斑。但大家精神生活很乐观,经常挂在嘴边上的一句话:“苦不苦想想红军二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无人叫苦喊累。
二、“军转民” 二次创业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国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党中央明确了“调整、改革、整顿、提高”八字方针,军工厂走“军转民”二次创业的道路。“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军转民二次创业对于当年军工人来说的确难于上青天。再苦再难也难不住三线军工人,为了找到理想的民品项目,科技开发人员跑遍了千山万水,吃尽了千辛万苦。终于在1982年下决心生产味精,本来是请省化工设计院来设计的,但设计院在合作考察期间认为我厂利用旧厂址搞设计太难,就不同意合作。无奈,工厂技术人员被迫上阵,自己动手搞设计,自己动手拆除旧设备、制作新设备,派出职工学习味精制作技术。1983年6月,第一次试车就生产出达部颁标准的“山菊花”牌味精,1985年即扭亏为盈,在军转民的道路上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1985年,工厂决定上一条年产一万吨啤酒的生产线,郑学智副厂长组织本厂工程技术人员自己动手设计啤酒生产线,除一些大设备靠外单位加工外,其余的设备全靠自己动手加工制作而成,全厂上下齐动员,在建设啤酒生产线的八个月期间,职工们每天工作基本上都在十个多小时,从没休过公休日,没有任何奖金和加班费。近八个月就建成一条年产一万吨啤酒的生产线,创国内啤酒建设史上的奇迹。经一次试车投产成功,生产出合格的“奥波”“洛神”牌啤酒。省委副书记兼济南市委书记姜春云来厂考察时盛赞这是济南精神。
工厂再接再厉,为节约成本,自己动手建了一座年产一万吨的淀粉厂;变废为宝,建了一座饲料酵母厂;综合利用,建了一座热电车间。这时的工厂已初步建成一座具有“山菊花”牌味精,“奥波”“洛神”牌啤酒,两个拳头产品,饲料酵母、淀粉两个辅助产品,一个热电车间,各类设施门类齐全,济南市的大型食品工业基地。
企业建起了幼儿园、职工子弟学校、职工医院、职工俱乐部、菜店,地方政府为厂配套建起粮店、银行、邮局、百货商店、派出所等服务设施。山东兰竹画院娄本鹤院长来厂参观后欣然命笔“山中小社会,泉城大企业”。
在物质文明建设取得可喜成绩的同时,精神文明建设也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三线军工人多年淬炼出:“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已经成为我党和国家宝贵的精神财富。
1987年“山菊花”牌味精荣获山东省、国家商业部优质产品称号。1988年“奥波”牌啤酒荣获山东省、国家商业部优质产品称号,1988年底,以上两个产品又在全国首届食品博览会上双双荣获金奖。
从1987年工厂连续四年被济南市评为文明单位。1989年晋升为市级先进企业。1990年晋升为省级先进企业。1989年和1990年被济南市委、市政府命名为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职工收入大幅提高。
工厂职工子弟学校培养的大批“军工二代”,经过各级学校的培养毕业参加工作后,许多成为大学教授、国家著名导演、在各级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担任重要领导职务,这笔无形的资产为工厂增添了无限光彩!
昔日的山东“小三线”——山东红光化工厂,经历了几度风雨几度春秋,告别了当年的风华辉煌,尽管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但这段历史给人们留下了刻骨铭心的印象,如今他像位饱经风霜、浑身疲惫的男子汉默默地站在那里,向过往的人们娓娓地诉说着那昔日的辉煌。我们不应该忘记中国三线建设这段历史!
2025、8、15
作者穆宝忠、原籍山东省青岛平度市。1972年1月在国营山东红光化工厂(军工代号5805)参加工作,历任工人、副科长、厂党委副书记、党委副书记兼副厂长。1991年调至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五三研究所,任处长、法律顾问、高级政工师。2011年退休。
著有三线纪实文学《红光记事》《小三线建设研究论丛(第十辑)山东小三线建设专辑》,副主编《毛泽东书信赏析》。
现任《中国企业档案》杂志老专家库专家、山东省写作学会会员、中共济南市委党史研究院“史敢当”宣讲团成员、山东福寿园三线精神文化顾问、山东三线军工文化研究室副主任、临沂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校外指导专家、山东崮元文旅发展有限公司文化顾问、济南市中区“五老”志愿者。





茶水分离 市树市花,扫码聆听超然楼赋
超然杯订购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
丛书号、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