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一、为什么说“知行合一”这一经典理念与现代脑科学的研究高度契合?
答: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强调认知与行动不可分割,这一理念与当代脑科学的研究高度契合。
1. 神经可塑性与习惯形成
大脑通过“突触可塑性”不断重塑神经连接,重复的行为(“行”)会强化相关神经通路,使认知(“知”)转化为本能。例如,学习技能时,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固化神经回路,否则知识仅是浅层记忆。
2. 镜像神经元系统
人脑中的镜像神经元在观察和行动时均会被激活,说明“知”(理解)与“行”(模仿)共享同一神经基础。例如,看到他人痛苦时,若缺乏实际行动(如帮助),共情能力会逐渐弱化。
3. 前额叶与行动决策
前额叶皮层负责理性思考与行为调控,但若仅有认知而无行动,大脑会因“认知失调”产生焦虑。反之,行动能反馈至前额叶,修正认知偏差,形成“知—行”闭环。
4.多巴胺激励机制
实践(“行”)成功会释放多巴胺,强化学习动机,推动“知”的深化。空想则无法激活这一奖励机制,导致动力流失。
从脑科学看,“知行合一”是大脑高效学习的本质——知识必须通过行动嵌入神经网络,否则便是无效的“伪认知”。
(西北课改名校共同体特聘专家 范兆良校长)
作者简介:
范兆良:脑科学教育专家;“科学用脑 高效学习 健康成长”创始人
原北大附属实验学校执行董事长
现国培京师教育专家库专家
陕西师范大学课堂创新研究院研究员
西北课改名校共同体专家团特聘专家
衡水基础教育名师发展研究会副会长
多所高校特聘客座教授
带出了多位“科学用脑高效学习”金牌老师
把多所地方基础教育薄弱学校通过两三年时间打造成地方名校
把无数个对学习失去信心的孩子送入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