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宣纸铺展,笔墨游走,职业画家康斌(康者)以两幅“每日一书画”——八尺横幅《盛世祥和》与六尺竖幅《月是故乡明》,将大明湖的朝暮景致与人文情思凝于尺幅。他以深厚的传统功底为笔,以对故土的赤诚为墨,让垂柳、荷花、白鹭与月色在宣纸上鲜活起来,既有东方水墨的雅致韵味,更藏着对生活、对故乡的细腻感知,值得细细品读,更盼方家教正。
八尺横幅《盛世祥和》,是一幅浸润着生机与温情的大明湖昼景图。展卷望去,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片依依垂柳,枝条如丝绦般垂下,墨色浓淡相宜,既有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的灵动鲜活,又暗合清代刘凤诰“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悠远意境。柳叶以点染之法绘就,嫩绿中透着新翠,仿佛刚被晨露浸润,风一吹便要拂动湖面,将夏日的清凉与生机,揉进这疏密交错的枝条里。
柳下湖面上,荷花姿态各异,有的鲜花盛开,粉嫩的花瓣层层舒展,露出嫩黄的花蕊,似在展露娇妍;有的含苞待放,花瓣微微收拢,宛如含羞的女子,带着温婉与娇羞。康斌先生对荷花的刻画,没有浓墨重彩的张扬,反而以淡粉晕染,尽显东方美学的含蓄之美。荷叶阔大如伞,以泼墨手法绘就,边缘晕染着淡淡的水色,仿佛刚经历过一场晨雨——叶面上的水滴,是整幅画的点睛之笔。他以极细的笔触勾勒水滴轮廓,再以淡墨轻扫光影,让水珠如珍珠般晶莹闪烁,似要滚落在湖面上,漾开一圈圈诗意的涟漪。荷叶的纹理间,仿佛萦绕着荷香,不必细嗅,便觉清芬顺着笔墨漫溢,让人恍若置身大明湖畔,被荷风柳韵环抱。
画面底部,水墨勾勒的石头沉稳矗立,线条简练却力道十足,与旁侧摇曳的水草形成刚柔对比。水草以淡绿与墨色交织,随波轻摆,为静谧的湖面增添了几分灵动。而最动人的,莫过于湖岸边柳树下那对白鹭。它们相亲相爱,并肩而立,姿态闲适——或许是在低头嬉戏湖水,或许是在抬眼凝望荷花,又或许只是伴着柳荫乘凉。先生对白鹭的刻画极为传神,洁白的羽色以留白呈现,仅用浓墨点出喙与爪,眼神温柔澄澈,没有丝毫矫饰,却将“祥和”二字诠释得淋漓尽致。这对白鹭,不是孤高的闲客,而是带着人间烟火气的生灵,它们的存在,让“盛世”不再是宏大的概念,而是化作一池荷柳、一对鹭鸟的安稳与惬意。
若说《盛世祥和》是白昼的热闹温情,那六尺竖幅《月是故乡明》,便是月夜的清幽与乡愁。这幅作品以竖幅构图,更显空间的深邃静谧。左上角,一轮亮闪闪的月亮悬于天际,康斌先生以淡墨染出月华,再以留白勾勒月轮,虽无过多修饰,却让月光如清辉般洒落,温柔地铺满湖面。湖水以极淡的墨色晕染,波光粼粼间,似有月华在水面跳跃,营造出“湖光秋月两相和”的朦胧意境。
画面中央,一株枯萎的老柳杆横斜而出,与周围绿柳成荫的鲜活形成鲜明对比。老柳枝干虬劲,纹理清晰,墨色深沉,带着岁月的沧桑。两只白鹭立于老柳杆上,姿态各异:一只单脚独立,脖颈微曲,似在凝视湖面的月影;另一只敛翅而立,目光望向远方,仿佛在吸纳大自然的清新气息。先生对白鹭姿态的刻画精准入微,单脚独立的白鹭,腿部纤细却稳如磐石,羽毛的蓬松感通过笔触轻重展现;另一只白鹭的眼神里,似藏着缱绻的思念,与“月是故乡明”的题跋遥相呼应。
整个画面被细长的柳丝覆盖,柳荫如帘,将月光与鹭影半遮半掩,更添朦胧之美。没有喧嚣纷扰,只有月光、柳影、鹭鸟与湖水相伴,静谧得能听见风拂柳丝的轻响,能看见月光在湖面流淌的痕迹。这份清幽,不是孤寂的冷清,而是带着乡愁的温暖——正如每个游子心中的故乡月色,无论走多远,想起那轮明月,便觉心头安稳。康斌先生以笔墨为媒,将对故土的深情,藏进柳丝缝隙,藏进白鹭凝望,让观者在清幽之境中,读懂“月是故乡明”的缱绻与厚重。
赏罢两幅作品,再看康斌先生的艺术之路,更能理解其笔墨中的温度与深度。1967年生于山东济南的他,自幼承家学,跟随父辈学画,打下坚实传统根基;上世纪80年代中期,又得娄师白、高冠华、姚治华等名师亲授,深耕绘画理论与技巧,拓宽艺术视野。这份“承传统而创新”的坚守,让他的作品既有传统水墨的雅致,又带着对生活的独特感知。
他笔下的景物,不是刻板复刻,而是情感的“再创造”——《盛世祥和》的荷柳鹭鸟,是对日常美好的捕捉;《月是故乡明》的月色老柳,是对故土深情的寄托。作为备受认可的职业画家,他的作品兼具欣赏与收藏价值:观者能在笔墨间感受东方美学魅力,藏家能见证一位画家扎实功底与独特风格带来的艺术潜力。
墨染湖光,鹭影含情。康斌先生的两幅白鹭图,是诗与画的交融,是传统与生活的碰撞。它们没有宏大叙事,却以细腻笔触、温润意境,让观者在喧嚣中寻得安稳诗意。这份艺术赤诚,值得品赏;而先生“敬请教正”的谦逊,更显对艺术的敬畏。愿这份笔墨诗意能被更多人看见,也盼他在艺术之路上,创作出更多打动人心的佳作。
题《盛世祥和》
柳丝垂绿蘸清塘,荷粉初匀露缀光。
最是祥和生趣处,双鹭依偎伴夏长。
题《月是故乡明》
冷月浮空照碧澜,老柳虬枝影自寒。
鹭立梢头凝远思,乡愁一缕墨中漫。
康斌(又名康者)男
1967年出生于山东济南,自幼跟随父辈们学习绘画,打下了坚实的艺术根基。上世纪80年代中期,有幸得到娄师白、高冠华、姚治华等名师亲授,进一步提升绘画技艺。深入学习绘画理论和技巧,不断拓宽艺术视野。凭借扎实的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备受认可的的职业画家。现为民盟盟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