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祝贺阳光国际文学周刊发刊第524期
热烈祝贺阳光国际文学周刊发刊第524期
朗诵:莲子 妮雅 鸢尾 范月琴 马兰花开 配乐:黄远龙
山水如画 爽爽贵阳
爽爽的贵阳,山水之城与避暑天堂完美邂逅,让人在如春凉夏的惬意中尽享如诗时光,在夏日的徐徐清风中张开双臂,拥抱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
徜徉于这座有着山水禀赋和文脉传承的城市,漫步黔灵山,感叹森林古寺碧水间的自然生态;游南明河畔,感怀“水从碧玉环中出,人在青莲瓣里行”的和谐生活;登甲秀楼宇,领略“烟雨楼台山外寺,画图城郭水中天”的城市韵律。
弦歌不辍的孔学堂,童趣盎然的月亮湖,浪漫温情的花溪公园,古朴幽深的青岩古镇,烟雾缭绕的南江大峡谷……
延绵百里的环城林带,穿城而过的南明河水,星罗棋布的绿地公园,缓缓铺展出“十里山水半入城”的美丽画卷。爽爽的贵阳,城是一幅景,景乃一座城。
1.爽爽贵阳之河——花溪河
花溪河。著名作家陈伯吹先生在《花溪一日间》写道:“过贵阳不上花溪,如入宝山而空手归来。”吴鼎昌说:“彩笔新题坝上桥,驻看飞瀑卷回潮。”指的就是流淌而过的花溪河。
1960年4月底,周总理在出国访问回国作短暂休整,就下榻于花溪公园坝上桥旁的西舍,荡舟于花溪河上,为花溪山水增添了一段佳话。
勃勃生机满眼绿
花溪河边可怡情
彩虹下面碧波漾
河边林中有球场
河中划艇一幅画
天地之间如神话
2.爽爽贵阳之楼——甲秀楼
甲秀楼,位于贵阳市区南明河上,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以河中一块巨石为基设楼宇,历代屡加修葺,现存建筑为清宣统元年(1909年)重建遗存。
甲秀楼包括拱南阁、翠微阁、斋房、龙门书院等古建筑。甲秀楼分上下三层,均以白石为栏,层层收进,南明河从楼前流过,汇为涵碧潭;楼侧由石拱“浮玉桥”连接两岸,桥上有小亭名“涵碧亭”;整体朱梁碧瓦,三层三檐四角攒尖顶。是贵州省首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国务院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母亲河如明镜,映照着历史和未来
“涵碧亭”是游客打卡热门地
“城南胜迹”大牌坊
“翠微园”深藏不露
涵碧亭的另一面
甲秀楼,甲秀天下
3.爽爽贵阳之山——黔灵山
黔灵山,被称为“黔南第一山”,属于典型的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山体有白象岭、八角岩、大罗岭、象王山、七冲岭、檀山、杖钵山、关刀岩,最高峰大罗岭为1396米,是贵阳中心区第一高峰。
黔灵山是自然景观典型森林植被保存较为完好的山地,集山、林、泉、湖、洞、寺、猕猴于一体,是市民进行森林游憩和健身活动的重要场所。黔灵山境内建有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黔灵山公园,有弘福寺、解放贵州革命烈士纪念碑、麒麟洞、洗钵池等文物古迹。
屹立山巅的弘福寺
山林晨风送爽
假日里,黔灵山是儿童必游的乐园
荡舟黔灵湖
囚禁张学良的麒麟洞
猕猴喜迎游客
森林常态
拾步九曲径
4.爽爽贵阳之峡谷——南江大峡谷
贵阳南江大峡谷,以发育典型、气势宏大的喀斯特峡谷风光和姿态万千的瀑布群落为特色,风乐旖旎,景象万千。峡谷全长四十多公里,公园景区已开发18.4公里,峭峰顶立,地层古老,河谷深切,为典型的低中山峡谷地貌景观。峡谷内有自然景观80余处,各种姿态瀑布40多条,位于小南江的奢香瀑布,落差达150余米。可以在碧玉般的江水中漂流,也可漫步于峭壁栈道,浓荫小路,原始森林。峭壁上猕猴嬉戏,河中鸳鸯、野鸭畅游,小鸟飞翔,野趣盎然。
邝建生,五十年代生人,《贵阳日报》社退休记者、编辑。从知青队参军入伍,参加国外警卫任务三年。1979年2月17日参加对越自卫还击战。著有新闻文集《择拾金秋红叶》。现为阳光国际文学总社副社长、执行主编。
从贵阳山水如画
看作者艺术魅力
(阳光国际文学周刊编辑部)
《山水如画 爽爽贵阳》的作者以生动的笔触和优美的镜头语言,多方位展现了多彩贵州爽爽贵阳的独特魅力。
引人入胜的开篇,把爽爽的贵阳以山水之城与避暑天堂完美结合,让读者能够迅速感受到贵阳独特的城市定位和宜人的气候特点,营造出惬意、舒适的氛围,激发读者对贵阳的向往之情。
作者在描绘贵阳的山水景致时,运用的诗句,如“水从碧玉环中出,人在青莲瓣里行”“烟雨楼台山外寺,画图城郭水中天”,均出自文物自身,不仅增添了文化底蕴,还将贵阳的山水之美具象化,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细腻的笔触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自然风光旖旎的花溪,拥有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观,有花溪河贯穿其中,河水清澈碧绿,两岸植被茂盛,四季风景各异。春季繁花似锦,夏季绿树成荫,秋季金黄灿烂,冬季则有别样的宁静。十里河滩是典型的城市湿地,集水、林、堰、瀑于一体,形成了如诗如画的自然生态景观,是亲近自然、放松身心的好去处。
甲秀楼始建于明朝,历经多次重修和扩建,是贵阳历史的见证和文化象征。历史文化悠久,它承载着贵阳的发展历程,楼内有许多古代碑刻、楹联等文物,这些都是研究贵阳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料。其中,清代贵阳翰林刘玉山所撰的长联,堪与昆明大观楼长联媲美,概括了贵阳的地理形势及历史变迁。
具有独特建筑风格的甲秀楼,有三层三檐四角攒尖顶阁楼,这种构造在中国古建筑中是比较独特的。它屹立在南明河中的鳌矶石上,由浮玉桥连接两岸,朱梁碧瓦,四周水光山色,与远处的山峦、城市的建筑相互映衬,形成了“水从碧玉环中过,人在青莲瓣里行”的美妙景观。
黔灵山被誉为“黔南第一山”,山上植被茂密,森林覆盖率高,有众多的珍稀植物和野生动物。黔灵山的主峰大罗岭海拔1396米,登上山顶可以俯瞰贵阳城区的全貌。站在山顶“瞰筑亭”,城市的繁华景象尽收眼底,远处的山峦连绵起伏,让人心旷神怡,有一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之感。
南江大峡谷以其气势恢宏的喀斯特峡谷风光而闻名。峡谷两岸是高耸入云的悬崖峭壁,峰林陡峭,形态各异。谷内的瀑布众多,有的如白练垂空,有的似银河倾泻,其中“金钟瀑布”是中国最大的钙华瀑布,十分壮观。峡谷内植被茂盛,空气清新,富含负氧离子,是一个天然的大氧吧。沿着峡谷中的步道漫步,能够欣赏到各种珍稀的植物和鸟类,让人们在游玩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是远离城市喧嚣、回归自然的理想之地。
这组摄影作品总体介绍贵阳山水如画的城市风貌,然后分别从河(花溪河)、楼(甲秀楼)、山(黔灵山)、峡谷(南江大峡谷)四个点阐述,让读者从小视角了解贵阳自然人文大景观。在介绍各个景点时,融入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元素,如甲秀楼的始建时间、历代修葺情况以及它作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地位,花溪河与周总理的佳话等,使景点不仅仅是自然景观,更承载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提升了贵阳的城市魅力。
一座城市的内涵与文学紧密相连,文学赋予城市独特的精神标识和文化深度,而城市则为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背景。
阳光国际文学社诸多优秀作品 ,均以不同的视角展示了城市的风貌和精神特质,为城市注入灵魂。阳光周刊为作家老师提供了良好的创作环境和作品发表渠道,也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阅读资源和交流平台,促进了文化的繁荣发展。
诵读艺术团团长:马少宁
莲子,朗诵爱好者。沉醉于朗诵的海洋,感受文字的韵律,让心灵在声音中找到共鸣。希望在诵读中品读经典、浸润心灵。
妮雅,姓名:薛晓莉。一位生在北京长在福建的河北人。少年参军成为一名文工团员,苦练硬功为兵服务,人生芳华留给了部队。虽已退休,仍热爱舞蹈热爱朗诵热爱生活,希望自己所热爱的艺术让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鸢尾,姓名:刘朝霞,来自江苏南京。朗诵能带来独特的价值在于:让我在声音与文字的交融中,遇见更好的自己。
黄远龙,昵称:布衣男孩。担任多个微信公众平台的配乐师,擅长编辑制作、微信等自媒体配乐,有多部作品在各类平台展示,受到社会好评。
喜欢请给我双击关注哦
图
片
说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