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吴淞炮台遗址
隆光诚(广西南宁)
顺治鸿猷筑炮台,几番扩建壮图开。
两江交汇孤高也,二战侵争惨烈哉。
蛮寇疯狂行暴恶,雄师耗竭死荒莱。
醎腥尘土今芬郁,谨祭英魂万理该。
《七律·吴淞炮台遗址》评述
一、历史厚重与时空交织
首联“顺治鸿猷筑炮台,几番扩建壮图开”以清初顺治年间为起点,点明炮台兴建与扩建的军事宏图,奠定历史沧桑基调。颔联“两江交汇孤高也”突显地理险要,“二战侵争惨烈哉”则跨越时空,将吴淞口作为近代抗战前哨的悲壮历史浓缩于十字之间,形成古今呼应的张力。
二、战争图景的凝练刻画
颈联“蛮寇疯狂行暴恶,雄师耗竭死荒莱”以“暴恶”与“耗竭”的强烈对比,控诉侵略者暴行与守军惨烈牺牲。“死荒莱”三字尤为沉痛,暗示将士骸骨湮没荒草的悲凉,与尾联“醎腥尘土今芬郁”形成残酷与肃穆的转折——昔日血土,今已化为祭奠英魂的圣地。
三、情感升华与当代价值
尾联“谨祭英魂万理该”以“万理该”收束,既是对历史的正义宣判,亦暗含“铭记历史,珍视和平”的当代启示。全诗通过“筑—战—祭”的叙事链,将地理、战争、纪念三重意义熔铸一体,符合七律“起承转合”的章法要求,且末句“该”字押韵工稳,此诗以简练笔触完成历史叙事与精神传承,堪称怀古咏史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