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姜汉芸 朗诵: 李宏伟 姜汉芸

1945年9月2日
在东京湾 密苏里舰甲板
日本签字无条件投降
鸽哨掠过沦陷区的天空
终于迎来抗战胜利的曙光
苦难深重的人民啊
喜极而泣
奔走相告
是恭喜 是血泪 是追忆 是怀想 
回望14年中国抗日浴血奋战
泪水撕裂着我们的心房
14年鲜血浸泡的黄河水啊
记录着无数先辈的英勇悲壮
当法西斯的铁蹄践踏世界和平
当日寇的野蛮杀戮血流成殇
当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
东方战场汇聚抗日战争的力量 
中国没有屈服
人民没有屈服
多少母亲送儿打东洋
多少妻子送郎上战场
4万万同胞同仇敌忾
抗日的怒吼响彻四方

从卢沟桥事变到南京保卫战
从淞沪会战到武汉会战奋起抵抗
从平型关大捷到太行上的抗日烽火
台儿庄射向倭寇的弹壳在枪管里发烫 
那是攥着步枪的军人与日寇浴血奋战
那是黄浦江畔八百壮士英勇顽强
那是无数身躯筑起抗日的泣血长城
那是燃烧着火焰的天空撞击敌人的残暴与疯狂
祖国不会忘记
人民不会忘记啊
多少无辜同胞
惨死在日寇的铁蹄
多少爱国将领
驰骋在血腥的疆场
多少年轻的生命
永远停留着冲锋的姿势
多少壮士的热血
流淌在黄河长江 
风在吼
马在叫
黄河在咆哮
长江在咆哮
细数那些带血的番号
细数1700位冲向天空的热血脊梁
细数东北抗联的铮铮铁骨
细数八路军新四军筑起的铁壁铜墙
这是血与火的考验
这是生与死的较量
每一寸浸透血水的泥土
都记录了先辈们匍匐的躯体
每一面用鲜血染红的战旗
都铭记着将士们流血的脸庞 
我们怎能遗忘
我们怎能遗忘啊
那些磨平的枪托
还保留着紧握的温度
无数英烈的壮烈牺牲
托举起我们此刻的安宁与富强 
向中国军人致敬
向那些没有回来的先烈致敬
他们把名字刻进山河
让九月的风
带着勋章的重量
他们把热血
融进军人的血脉
让九月的太阳
放射着永不褪色的顽强
为不屈的中国 致敬
为伟大的胜利 致敬
今天的世界
仍然血雨腥风
为了和平 为了正义
为了独立 为了富强
我们警钟长鸣
我们紧握钢枪 
前事不忘 后事之师
正义必胜 和平必胜
中国军人守护着威严的国门与心中的信仰
勿忘国耻 缅怀先烈
伟大的抗战精神永远屹立在世界东方
2025年8月26日

作者:姜汉芸,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副研究员,教育部改革与发展网专家委员,湖北省公共关系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文学顾问、武汉市青年创业企业家商会特约顾问。曾历任教育部直属三个高教协会副秘书长;北京IBMG商业智库副总裁等职。组织并撰写《我们曾经年轻》《应用美学》《职业形象塑造与礼仪》《中国劳动就业服务企业管理学》《高校后勤管理学》等专著,《中国大百科全书》现代礼仪&商务礼仪副主编;在各大平台发表现代诗若干。

李宏伟 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副会长、 学习强国平台播音朗诵专家团成员 、全国百优金牌主播。
首席艺术顾问:瞿弦和
文学顾问:(以姓氏笔画为序)
艺术顾问:(以姓氏笔画为序)
主任编委:谢东升
编委成员:
投稿通道:
邮 箱:478358323@qq.com
联系人:陈立华 13907125104
投稿要求:
1.音频mp3格式、视频mp4,文件名:朗诵者姓名+朗诵+作者+《作品标题》,如:张三朗诵王五《火红的青春》。
2. 纯文本格式的作品文稿及简介,文件名:朗诵者姓名+朗诵+作者+《作品标题》+文稿及简介,如:张三朗诵王五《火红的青春》文稿及简介。
3.作者和朗诵者照片,照片请勿添加边框等装饰。
4.特约组稿多篇作品请分类编号。
5.投稿人请留下联系方式,方便沟通。
6.来稿我们会认真审听,择优发布。
总 编:谢东升
主 编:杨建松
副 主 编 :魏月辉 刘建林 陈 辉
承办单位: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融媒体工作专业委员会
支持单位: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诗歌音乐专业委员会
指导老师:晓 吾
责任编辑:陈立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