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革命先烈 传承红色基因
——夏津县第六中学长足远行有意义的开学第一课
宋云亮

九月一日清晨,秋高气爽,朝霞普照。
夏津县第六中学广场上,红旗招展,鼓声震天,初三全年级师生英姿飒爽、精神焕发、士气高昂、整装待发。这是他们为庆祝抗战胜利八十周年组织的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远足长达八十里的郑保屯镇柳元庄村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参观学习有意义的开学第一课。
出征前的誓师动员远足仪式在升国旗唱国歌后拉开帷幕。
党支部书记侯林先用铿锵有力、激昂洪亮的声音讲到:今天,我们热血集结,以一场特殊的“开学第一课”,以青春的双脚丈量信仰的里程——出发!目标:行程八十里——夏津县郑保屯镇柳元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同学们,这八十里,是刻骨铭心的数字,是热血铸就的丰碑。 八十年前,烽火硝烟最终沉寂,正义的阳光刺穿了法西斯的阴霾。那是一场何等惨烈而又何等伟大的胜利!山河破碎终重圆,英雄血肉筑长城。今天我们脚下的每一步,都刻印着这个光荣的数字——八十里,致敬八十载峥嵘;八十里,丈量八十载荣光!我们不是仅仅向着一个地理坐标前进,我们是踏着英雄的足迹,循着历史的召唤,去触摸那滚烫的民族记忆。每一滴汗水中,都浸润着我们对历史的缅怀;每一个脚印里,都镌刻着我们对先烈的崇敬—— 再没有比这行走的“思政课”更深刻的了!

柳元庄,是我们此行的心灵圣地。那里不是一座普通的院落,它是我们民族不屈精神的鲜活注脚,是我们红色基因最朴素的密码本。在那里,沉睡的不是石墙土屋,而是曾经激荡在鲁西北平原上的浩然正气。特别是小英雄孙洪喜的名字,他稚嫩的肩膀扛起的勇气,将如同一颗火种,照亮我们前行的路。面对敌人的屠杀他不屈服,这是少年脊梁撑起的民族尊严!洪喜小英雄的故事,不是历史陈迹,而是青春与家国同频的永恒回响——当故事里的少年英雄与行进中的青春脚步相遇,我们将读懂何谓真正的少年志气。

八十里,是体能的试炼,更是意志的熔炉,更是我们“六中人”顺道精神在征途上的又一次淬炼与升华!四个月前的六十里徒步,我们用脚步丈量了坚持的长度,用汗水浇灌了意志的沃土。那一次,我们证明了六中学子“不怕难、不畏远”的韧劲。今天,八十里的崭新挑战铺展在脚下,这不仅是对体能极限的又一次冲击,更是对“顺道精神”——那份在奋斗路上顺时应势、坚韧笃行、互助共赢品质的深刻践行!我们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在更高的起点上,向着更远的目标,去传承、去发扬那份刻在骨子里的精神力量!
我们身上没有硝烟,但前路必有烈阳,必有风沙,必有疲惫酸痛如影随形。此刻我要问:当脚掌磨出水泡,当汗水浸透衣背,当双腿沉重如铅,我们靠什么支撑?请记住,是柳元庄上空回荡的号角,是孙洪喜面对闸刀的无畏,更是四个月前那六十里胜利所沉淀的信念——我们六中人,能行!顺道精神,必胜!

最后,他用高八度的声调高声呼喊:同学们,此刻朝阳为我们壮行,大地为我们铺卷。让我们迈开坚定的步伐,向着那八十里外的精神高地进发!让汗水浇灌信仰之花,让足迹书写青春誓言!
仪式结束后,侯林先书记打头阵,带领一千多名浩浩荡荡的大队伍,唱着(歌唱祖国)振奋人心的嘹亮歌曲,迈着矫健的步伐,雄赳赳气昂昂的奔向紧靠京杭大运河的红色高地。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