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五岁之前,我很少离开生活的小镇,兴安岭东南麓的一隅就是我的全部世界,倒也过得充实。

K7093车厢一角
人到中年,花在旅途的时间便越来越多了。不是自己爱上了出行,而是不得已才要往返他乡。既然坐在了远行的车上,看着窗外流动的风景,听着嘈杂的聊天声,不能不有所思考。
若论人口密度,车厢肯定能排到前几名。四面八方的人,匆匆忙忙的穿梭在狭小的空间,摩肩擦踵间规划着不同相聚和离别的轨迹。这种不确定才是生活的魅力所在。
我不爱旅途,不是恋家,也不是不喜欢外面的风景,而是不喜欢旅途的匆忙感。旅途不是旅游,旅途是目的性很强的,而旅游却是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多了些随意和自由。正如生活一样,千篇一律是常态,偶尔放松一下才是点缀。我应该更适合千篇一律吧。

火车站出站口
途中见到的人和事很多,繁杂和焦虑融合到了这个大千世界。叛逆期的小女孩一个人出行让我感到担心,相伴旅游的老年夫妇让我有了幸福感,候车室里默默流泪的男孩让我猜不出他痛苦的心事,餐车里的乘务员和我一起分享了他的快乐瞬间……各种交织的感受,才是生命的主体,在这种感知下,物质的世界仿佛不见了,心外无物。
得意的事,总是愿意讲。不得已的事,才会藏在心里。而生活中的不得已却是常态,矛盾是,总想用得意的标准来衡量不得已,痛苦由此而生了。再痛苦的事也比不过擦干男孩的眼泪,最担心的事也没有比关心叛逆的女孩成长重要。观察、感受、体验旅途的过程,才是修炼。

【作者介绍】慈晨辉,黑龙江省绥化市人,内蒙古大兴安岭甘河国家湿地公园任职,内蒙古通俗文学研究会会员、鄂伦春旗书法家协会会员。长期从事大兴安岭森林文化和生态文学的研究工作,著有森林文化系列文章《森林深处有人家》和个人作品集《林中札记》。爱好古诗词创作,大量诗词在多家网站和诗集中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