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阳下的正定古城墙巍然矗立,游客络绎不绝。在喧闹的街头、宁静的古寺门前,总有一抹鲜亮的“志愿红”穿梭其间——耐心指路、协助搬运、讲解历史、维持秩序。其中一位精神矍铄、笑容灿烂的老人格外引人注目,他就是72岁的王金锁,原正定县常山红平安志愿者协会的会长。2017年初,该协会的老会长离任,工作一度陷入停滞。县委政法委领导找到刚退休不久的王金锁,希望他接过重任。尽管被心脏病、糖尿病缠身,每天离不开药,家人也极力劝阻,这位老党员仍毅然扛起了担子。“组织需要我,说明我还有价值。”他说。
协会当时仅有78人,公众对“志愿者”认知模糊。王金锁蹬着一辆旧自行车,开始逐村逐社区敲门、唠嗑。“平安建设靠大家,志愿者就是老百姓自己的守护者……”他不厌其烦地解释。他还创新宣传方式,把好人好事和志愿服务故事编成快板、排成小品,带着志愿者在公园广场演出。生动真实的演绎打动了群众,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理解和加入。一次在迎旭公园演出后,市民马凤云主动询问并最终加入志愿者队伍,如今已成为协会中一名能干的大队长。
在王金锁的努力下,协会从最初的78人,发展成覆盖城乡共21个分会280个大队拥有超过1.5万名志愿者,人均服务超300小时的公益组织。
随着正定旅游“火出圈”,志愿者们成为古城一张温暖名片。在熙攘的夜市、古老的城墙下,“红马甲”们默默守护秩序,为游客提供帮助。王金锁还推动协会升级服务,组建“古城文化宣讲团”,邀请熟悉正定历史的退休人士如刘秀珍等培训志愿者,将“九楼四塔八大寺”和荣国府、赵云庙的历史娓娓道来,让游客深度体验古城文化的魅力。
然而,超负荷的工作还是让王金锁的身体亮起红灯。2024年7月底,他累倒了,被送往省二院抢救,并于8月、9月两次接受心脏支架手术。即使在病床上,他仍心系志愿服务,每天询问进展,协调副会长组织交通疏导、卫生清扫等活动。出院后,他不顾虚弱,又迅速投入全民健身展演、科普月活动、慰问演出等志愿服务中。
2024年11月,王金锁荣登第三季度“中国好人榜”,获评“助人为乐好人”;当年12月,再获“河北好人”荣誉称号。面对荣誉,他谦逊地表示:“成绩是全体志愿者一起干出来的……‘中国好人’的称号是鼓舞和激励,我还能为建设美丽正定、美丽中国尽我一个老同志的力量。”
纵心中有万般不舍,但因健康原因,王金锁还是于2025年4月卸任会长。令他欣慰的是,接过重任的是并肩奋斗多年的资深志愿者、调解明星王花君。这支队伍的精神和干劲一直在传承!
从古稀之年临危受命,到八载春秋风雨奔波,王金锁用一辆自行车、一颗赤子心,将“志愿红”染成正定古城最温暖的底色。而他留下的,不止是逾万人的志愿者队伍,更是一种“奉献、守护、传承”的常山红精神。
来源:燕赵晚报
记者:南开宇 刘琛敏
编辑:王军卓 曹欢欢
编审:张茂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