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马岛一日游散记
崔志亮

海岛之趣,在乎山水之间,更在乎历史与现实交织的沉思。
自驾高速
七点十六分自坊子驶上潍莱高速,一路向东奔赴烟台养马岛。车过潍河大桥,但见潍水汤汤,奔流苍茫,天地间一时气象开阔。天色半阴半晴,光影游移,途经平度,窗外矮丘起伏,翠色扑面。田野间玉米正高,俨然青纱帐起,远处薄雾氤氲,如烟如纱,一路延伸至天际。
幸得导航指引,未有多绕。九时许,暂歇于莱西服务区。十点二十分,终抵养马岛停车场——此时场内早已车满为患,游人如织。
养马岛地处烟台牟平区,是黄海之滨一座原生态海岛,素有“东方夏威夷”“北方小马尔代夫”之誉。我因未提前与民宿登记车牌,不得其门而入,绕行三周,方知须待电子系统识别,方能驶入跨海大桥。直至十一点半,才终于安顿于预订的“宿野民宿”。

午食海味
店家告知须十二点方可入住,便将车暂停于路旁柳荫之下,携妻女先至吴家小厨用饭。朋友推荐的海鲜面自是首选,女儿另点一盅海胆鸡蛋汤。
海胆汤先上,每人分得一盏,轻啜一口,鲜气直贯颅顶,海洋的气息澎湃奔涌。汤尽而面未至,等候稍顷,海鲜面终于上桌。面碗不大不小,汤料丰盈,中有虾仁、鲜贝、木耳、腰花与胡萝卜丝交织,汤汁澄亮,香气四溢。面条类如米线,圆滑糯软,嚼劲恰到好处。一碗面二十元,价尚公允;海胆汤五十八元,略贵,却也鲜美难忘。
餐毕出门,见道旁多植无花果树,青果微紫,已是熟透。信手摘尝,果浆蜜甜,沁入心脾。十二点整,入住帐篷式民宿。屋内两张大床,空调清凉,正好小憩片刻,为午后游岛蓄力。
环岛骑行
下午三点,帐外风声渐起,树叶摩挲似雨。女儿推门察看,回报天色薄阴,日光温和,正宜出游。遂租电瓶车两辆,妻独乘一骑,我载女儿沿环岛路缓行。
正值退潮,海鸥低飞,白鹭踱步于灰褐滩涂之间。海面辽阔,细浪叠叠,远山如黛,楼影朦胧。环岛路上游人络绎,多驾电瓶车驰骋往来。海风咸腥,扑面而至,其中携老扶幼、笑语盈盈者众,亦不乏相依情侣,浪漫十分。
行至马埠崖,见一古雅牌坊,便转往獐岛。礁石滩上早已人声鼎沸,或观景拍照,或俯身捉蟹。游艇疾驰,喇叭声与海浪相杂,快艇掠水,拖出长长白浪。我们稍作停留,拍得几张照片,便续前行。
至一开阔沙滩,更见熙攘。拖拉机正拖艇上岸,沙地间蜘蛛蟹神出鬼没,倏忽往来。我捉得一蟹,留影后即释归海中。
历史沉思
心念秦风崖已久,赶至时恰见夕阳破云,金光如缕,洒落于青铜奔马群雕之上。相传始皇东巡至此,坐骑疲病,休养康复,遂赐名养马岛。然今已无马迹,唯见电车往来、游人如潮,岛名虽存,其实已易。沿途海景酒店林立,民宿散布,摊贩云集,空气中蒸腾着各式海鲜气味。旅游既兴,经济渐活,百姓安居乐业,岂非盛世一景?
又闻明代戚继光曾于此养马练兵,以御倭寇——旧事如刻,民族创痛犹存记忆。而秦皇遣徐福求仙问药,终成荒唐,一怒而焚书坑儒,徒贻千古之讥。历史循环,教训迭现,正如所言:日光之下,本无新事。思之岂不深长?

星夜篝火
暮色四合,一钩新月已悬西天。返回营地,燃起篝火,烤肉串、鲜虾、蛤蜊、鲍鱼等物,香气缭绕,情景宛如《远方的家》节目再现。美景佳肴,两不相负。
四野虫声细密,天心星斗辉煌。
养马岛之游,非惟海风沁人、海鲜可口,更令人神驰千载,视通万里。历史与现实于此交错,自然与人文彼此交融。今虽无马可养,却以另一种方式滋养着人心——或许,这正是旅行真正的意义。
奔赴山海,万物可亲。妻计划明日赶海,女儿期待海上日出。我则默默筹谋翌日行程。一日奔忙,身虽疲惫,却心满意足。遂枕海涛之声,缓缓入梦。
2025年8月27日于烟台养马岛

